1、小升初暑期地理衔接经纬度网,等高线先学习读下边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各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各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位于中纬度的是_和_。(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 点在 B 点的_ 方,c 点在D 点的_方,B 点在 C 点的 D 点_方,D 点在 E 点的_方,E 点在 A 点的_方。(4)赤道穿过的是_点,该点应该属于_洋。(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
2、是_。看右图,回答问题:A 点位于 经 度, 纬 度。B 点位于中低高的 纬度。A 在 B 的 方,C 在 B 的 方,D 在 B的 方。A 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B 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G(10S,70E )H(30N,50W )在下面 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 P 点的位置符合:东半球 北半球 低纬度 在我国境内 四个条件。(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 ) B( , )C( , )120013001400110 100 90 30 20 10 100 110 12010 1010 1020 20 20 2030 3030 30P P P P (2)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 A(
3、20S ,40W )B(20N,40E)C(20 S,40W)根据经纬线定方向:A 点在 B 点的_方向。 C 点在 B 点的_方向。C 点在 A 点的_方向。根据下列各点的经纬度画出经纬网图并标出它们的位置E(30S,70W )F(10N,0)A 的地理坐标(_,_ )B 的地理坐标( _,_ )A 在 B 的 _方向阅读经纬线图,回答:A 20N (1)写出图中三点的地理坐标:A、 B、B C 10N C、(2)判断图中三点均在北半球还是 0 南半球?(3)判断图中三点均在东半球还是30E 40E 50E 西半球? 看下图回答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分别属于那个半球: 半
4、球、 半球; 半球、 半球。1、下列四幅图中的 P 点,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在图 1.3-18 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D 点在 A 点 方向。读经纬网图(如图 1.326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点的经纬度 A 是 ,D 是 。(2)B 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 A 点的 方向。40 30 20 5 15 20 20 30 40 20 15 5504030302010102030304050(3)D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A、B、C、D 位于 S 的 方向。(4)A、B、C、D 四个点中,太阳光终年能够斜射的有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5)A、
5、B、C 、D 四个点中,春分日最先见到太阳的是 ,日落时间最晚是 。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 A、B、C 三点的地理坐标:A_ B_ C_(2)A、B、C 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位于低纬地区的是_;位于高纬地区的是_。在经纬网中,有 A、B 两个点,根据 A、B 两点的位置填表格。右图中 A 点在 B 点的方向,C 点在 A 点的方向B 点在 C 点的方向.A B经度纬度在南、北哪个半球在东、西哪个半球在低、中、高哪个纬度带在五带中哪个纬度带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无极昼极极夜现象(1)A 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A
6、BC0 302040(3)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 B 点位于 A 点的 。根据纬度写出相应的五带名称:(图中横线表示纬线,度数为纬度)90N带6634N 带2326N0 带2326S6634S 带90S 带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一是 辨别法;二是 辨别法;三是 辨别法。本图应采用 辨别法,箭头所指方向为方。图中 AB 段延伸方向为 方向,BC 段向 转弯。 (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小河大致是由 向 方向流。林地在村庄的 方向。 上图中 A 点在 B 点的方向 C 点在 A 点的方向 B 点在 C 点的方向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 (图中虚线) () (图中虚线)() 图中 A()读
7、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 1: ,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 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 甲山在乙山的方向。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A BC100 200300 100300200100300200100200300A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若山顶乙的海拔为 495 米,计算乙山顶与 B 地的相对高度是 。如果要从 A、B 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C D E 估算 E 的相对高度(深度)是 。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l)图上最高处的海拔在 米以上。
8、最低处的海拔在 米以下。(2)图上 a、 b 两条虚线中,表示山脊的是 ,表示山谷的是 。(3)图上 A、B、C 三处,表示陡崖的是 处,表示鞍部的是 处。(4)从 Cb 两点到 A 点,较容易的是 点,原因是 。(5)A 字母所在点与 C 字母所在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 米以上,a 字母所在点与 b 字母所在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 米以上。读图,回答问题。(1)右图中 C 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m,a 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m,B 和 a 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m。(2)图上 C 点大约位于 D 点的_方向,A 点位于 C 点的_方向,D 点位于 b 点的_方向。(3)如果要爬上山顶 D,从路线 CD 或路
9、线 BD 中选择一条坡度比较小的路线,应选择_。(4)A 到 D 点的地形属于( )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5)若右图中比例尺为 1:30000,用尺子量得 ab 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m。(6)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_,表达的内容越_。读下面的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_ ,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米。(2)用直尺量,可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3)图中 A 点位于甲的 _方向。(4)图中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高度,等高距是_;甲山顶可能的高度是_。A、450 米 B、550 米 C、650 米 D 、470 米 (5)若山顶乙的海拔是 545 米,A 点的海拔是 150 米,计算乙山顶与点 A 的相对高度是_。(6)如果要从 B 和 C 两处爬上山顶乙,则选择从_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的理由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