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经历尺规作角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和研究意识。2、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3能够通过尺规设计并绘制简单的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难点:作图步骤和作图语言的叙述,及作角的综合应用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教法及学法指导: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学中采用了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再结合课件展示,运用多媒体等手段,直观性强,克服教学中的枯燥现象,同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大课堂容量,达到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
2、,让学生根据探究目标和自学指导,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索、讨论得出结论.来源:gkstk.Com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巧妙设疑,情境引入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 AB。(1( 请过 C 点画出与 AB 平行的另一边。(2( 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想办法.生 1: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按上图的方式(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只要保证过点 C 作出与 AB 平行的另一条线段即可.所以我用一个三角板的一边与 AB
3、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然后移动三角板,使与 AB 重合的那边过点 C,这样过 C 点画线段 CD,则 CD 就是所求的与 AB 平行的另一边.生 2: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现在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生 3: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能不能过点 C 作一个角等于BAC,且使这两个角是同位角呢?设计意图:创设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情境,将平行线的识别与作角的问题比较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而明确本节学习的重点作一个角等于已
4、知角.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引入起到铺垫作用,新知识引入水到渠成 .二、模仿实践,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尤其是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师板书课题: 用尺规作角师:用尺规作图,它的步骤有哪些呢?生:已知、求作、分析、作法.师:好,那我们现在先来写已知、求作.师生共析: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教师带领学生作图:教师口述作法,学生根据教师的口述作图。 (找几个学生板演)在学生作图的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圆规的使用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同学们在下面按照老师的步骤用尺规作AOB,使AOB=AOB.作法 示范(1)作射线 OAO
5、BAAO师:请问:那你所作的角一定等于已知角吗?请同学之间合作交流想办法比较一下生 1:我用量角器量了量所作的角与已知角,可以知道这两个角相等.生 2:我把所作的角与已知角重叠,看到这两个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说明所作的角与已知角相等.师:很好.这样我们就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下面我们两人一组,再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一人叙述作法,一人根据作图.学生分组活动.现在你会了吗?解决新课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师:请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课本的图 2-24 中, 过点 C 作 AB 的平行线.学生独立完成,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过程比较复杂,教学时,一方面应要求学生按(2)以
6、点 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点 C,交 OB于点 D;AO(3)以点 O为圆心,以OC 长为半径画弧,交 OA于点 C;(4)以点 C为圆心,以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D;D BACOACDO(5)过点 D作射线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OB。AOB就是所求作的角。D BACO BACDOD BACOACOD BACO照作图步骤亲自操作,同时对于“已知、求作和作法”的书写要求应循序渐进,此时可以只要求学生能看懂步骤,按照步骤进行正确操作。学生只要在本学段完成后会运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这个作法就可以了。按照步骤完成作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测量、比较等方式验证新作的角
7、是否等于已知角。本作法的真正道理在于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边边边) ,这一点学生将在以后的学习加以体会。在此实际也为后面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应该关注数学学习的长远目标。三、体验成功,深化提高大家基本掌握了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掌握这内容.1. 已知: AOB利用尺规作: AOB ,使AOB=2AOB.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作图方法、作图语言、作图技巧)2. 已知: 1, 2求作: AOB,使得AOB= 1+23. 已知: 1, 2求作: AOB,使得AOB= 1-2学生完成.议一议如图,已知AOB,EO 1F,利用尺规作图
8、,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能很快的找到方法并正确画出图.师总结用尺规比较两角大小的一般方法:以一个角(如1)的顶点为顶点,以该角的始边为始边,作另一个角(如2) ,若两个角的终边重合,则1=2;若2 的终边落在1 的外部,则21;若2 的终边落在1 的内部,则21.设计意图:根据前面的示范,进一步体会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巩固作法和语言表述. 通过交流作图技巧,逐步实现,由单纯的模仿向实际应用转化,以达到知识的内化. 同时通过学生的板演进一步规范,在这其中教师注意学生在说作法时语言的规范性,注意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图的严谨规范性.四、课堂小结,纳入系统师:同学们,这
9、节课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生 1:我学会了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生 2:能利用尺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生 3:会用尺规作两个角的和、差及倍数.生 4:我这节课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师:大家说的很好,以后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问题,积累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对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以及积累的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除了对于知识的总结之外,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较多,应注意学生对于参与活动感受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五、达标检测,评价矫正1、如上右图所示,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AOB作法:(1)作射线_;(2)以_为圆心,以_为半径画弧,交
10、OA 于点 C,交 OB 于点 D;(3)以_为圆心,以_为半径画弧,交 OB于点 D;(4)以点 D为圆心,以 _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C;(5)过_作射线 OA AOB就是所求作的角2、如图所示,过点 P 画直线 a 的平行线 b 的作法的依据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学生板演区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已知: 求作:AOB=2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 ,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六、布置作业,落实目标必做题:课本 57 页 习题 2.7 第 1 题选做题:课本 57 页 习题 2.7 第 2 题课外阅读
11、:板书设计:2.4 用尺规作角引例 做一做议一议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是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的。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知识,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在引题抛出之后,能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且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有效的、成功的。在介绍“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法的过程中,由于这个作法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而且这个作法的本身的证明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边边边” ,这个定理是学生还没有学习的。因此这个部分的课程,就难免存在“填鸭
12、式教学”的嫌疑,但是如果把这个作法完全让学生去摸索,凭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都是无法实现的。这个矛盾,让我觉得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知指导下生动地、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教学建议有所出入。失去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的知识也是短暂的、易忘的、表面的和感性的,这又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我觉得我的教学方法、手段、素养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还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继续发展他们的个性思维。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学生进行交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今后要努力的是: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尝试通过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提高应变能力,能够面对一切意外的事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高屋建瓴,使自己处于较高的着眼点,宏观地分析各个知识结构的关系,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的提出、鼓励学生自己对事件进行分析与判断。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