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孔乙己》教案(第3课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97182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孔乙己》教案(第3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孔乙己》教案(第3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孔乙己》教案(第3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温故知新。找学生概况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穷困潦倒、好喝懒做,追求功名至死不悟,自命清高、迂腐不堪、死要面子,同时又有着质朴善良的一面的社会边缘人。二、探究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根源。明确:三、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总结: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和封建制度人吃人的罪恶本质。四、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阅读。1、小组讨论:同是描绘旧式读书人的悲剧,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在人物形象、主题、作者的态度、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2、全班交流,明确:(1)人物和主题

2、思想。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因此,这两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肉体的毒害、摧残。(2)作者的态度。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别。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的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那又脏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的描绘是嘲讽而带有温情的,作者对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来源:gks

3、tk.Com(3)表现手法。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3、这两篇小说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学情预测此题主要是讲清为什么喜欢的原因。教师可从人物、主题、结构、语言诸方面作一些提示,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必下结论。三、布置作业。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形,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200 字以内) 。教学反思:本课的成功之处:1,、课前准备: 来源:gkstk.Com来源: 学优高考网由于文章特定的社会背景,因此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对清朝的科举制度有一个补充说明,这样才能穿越到人物的那个时代,对孔乙己这一形象进行全面的了解。2、比较阅读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本文的情节比较生动,学生学起来兴致较高。课前的预习工作准备充分,课堂进展很顺利,尤其是和范进中举进行比较赏析,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学生对于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理解的比较深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