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冯延巳鹊踏枝学案一、预习检查1、冯延巳的简单介绍,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冯延巳的理解。2、冯延巳的词的艺术特点,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大家都知道“唐诗” “宋词”的说法,其实在唐代末期就已经有了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五代时著名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 。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情感抒发的艺术手段及其营造的感情境界。2、初步了解冯延巳其人以及他的词的特点。三、学习重、难点1、题解关键词冯延巳:对人生世事的敏感,对生命乐与悲的,深层体验。2、结合预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以及你对他的认识。初步了解冯延巳词的艺术境界和抒情技巧。四、学习
2、过程(一)自主学习读本首词上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1、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者为什么说“每到春来”?试着从季节和情感角度回答。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 ,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提示: 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
3、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 )2、 下阕中的“河畔青芜” “堤上柳”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内容上,和上阕有什么联系?。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提示: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 “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 “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 ,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 ) (二)合作探究1、 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中“闲情”二字的内涵的?在这里,闲情二字是不是作者“无病呻吟”结合作者简介部分内容
4、和写作背景回答。2、 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意境?3、 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闲愁的连续性的?(三)精讲点拨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与此相类。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学过的诗句,从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着手,谈论对这句诗的理
5、解,可各抒己见,不必拘泥于老师的讲解。比如 l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五、反思总结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抒发的具体真切,作者在写作时都喜欢使用很多的艺术手法,本首词也不例外。认真阅读本首词,看看本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以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当堂检测读冯延巳鹊踏枝其一,思考问题 鹊踏枝其一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仔细阅读,在抒情手法和表达技巧上又有什么特点 ?(可以对比我们学过的本首词来回答,注意其相同点)问题 1、这首词,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写“千万片”意
6、在哪里?这首词所写之“愁”是什么愁?仔细思考回答。问题 2、借景抒情是冯延巳词的重要手法之一,试分析“借景抒情”手法在这首词中的应用,分析其艺术效果。词作赏析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上片首句“梅落繁枝千万片” ,即给人以哀婉之感。梅花凋零本就伤感,何况眼前飘落的“千万片”呢?“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其情感的细腻、真切与哀婉,不难想见。多情者谁?梅耶?人也。 “落红本是无情物” ,多情的自然是看花的人了。“多情”而更言犹者,足见出其痴情的程度之深。 “学雪随风转 ”梅花不甘飘零而苦苦挣扎,这难道不与人面临生命无常时的缝络与执着极其相似吗?花自飘零,本是无可奈何之事,而犹“学雪随风转”, 由此
7、折射出诗人的缝络情怀与执着热情。这正是正中词情感特色所在。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所“愁”者何为?笙歌易散,繁花易落,人生易别。这是人世间所有乖者的共同悲哀。这里,既有着诗人对人生易别的追悔,更有着对“昨夜笙歌”的痴迷与执著。下片“楼上春寒山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这是诗人酒醒后登楼凭阑时所见所感。酒醒后的无限愁绪,本希望登楼凭阑能有所化解,可是春寒四面,过尽征鸿,直到暮色很深了仍然无处解脱,反而更增添了诗人孤寂凄寒之感。然而,既然心中的怅恨愁绪无法排解,诗人又何以在楼上从白昼到暮深滞留如此之久呢?“一晌凭阑人不见。蛟绢掩泪思量遍” ,这是最好的感情回语。这么久凭阑远望
8、,为的只是想见远方的离人,但却不能达到,只好以“蛟绢掩泪” ,深深地把他思念了。诗人用情之深、之切,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也更显现出诗人挣扎的无奈与执著的热情。一 、 课 前 预 习 学 案一 、 预 习 目 标 1、 仔 细 阅 读 这 首 词 , 体 会 作 者 所 抒 发 的 情 感 , 以 及 为 抒 发 情 感 所 使 用 的 表 达 技 巧 或抒 情 手 段 。2、 查 阅 相 关 的 材 料 , 结 合 课 下 的 注 释 , 把 握 冯 延 巳 词 的 特 点 及 其 艺 术 价 值 。3、 在 理 解 本 词 的 基 础 上 , 背 诵 全 词 , 会 写 重 点 的 句 子 。
9、二 、 预 习 内 容1、 作 者 介 绍 :冯延巳(903960) ,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据夏承筹冯正中年谱记载:“冯延巳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工书喜词,而且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可谓多才多艺” 。南唐先主李璟很欣赏他的才华,封为秘书郎,让他陪伴太子李煜。喜欢词的李璟也对他也很器重,即位后,自中书侍郎拜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中大家,与晚唐温庭筠、韦庄,鼎足而三。他首开南唐词派,开始了从花间到南唐质的飞跃,影响及于宋初。清末冯煦在唐五代词选叙中说:“吾家正中翁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启欧、晏,实正变之枢纽,短长之流别。 ”对于冯延巳在南唐词及五代北宋之际词派衍变中的地
10、位与作用,作了确当的评价。冯 延 巳 词 的 特 点 , 可 以 用 四 个 字 来 概 括 : 因 循 出 新 。 所 谓 “因 循 ”, 是 说 他 的 词继 承 花 间 词 的 传 统 , 创 作 目 的 还 是 “娱 宾 遣 兴 ”, 题 材 内 容 上 也 没 有 超 越 “花 间 词 ”的 相 思 恨 别 、 男 欢 女 爱 、 伤 春 悲 秋 的 范 围 。 所 谓 “出 新 ”, 是 说 他 的 词 在 继 承 花 间 词传 统 的 基 础 上 , 又 有 突 破 和 创 新 。2、写作背景南唐词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段风月,一番闲情。当然不必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也无需贬低为一
11、味的荒淫之作。它更多的是抒写闺怨之情,有的是真情、真诚和善良。而没有高深梗慨之气。当然,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老地荒未必消得了一个情字,人情亦是文学的基础,正如欧阳修玉楼春中所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南唐词中的风花雪月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有其独特的一片天地。在情感表现上,“花间”词人们以一首首纤纤细腻、绮艳、温婉的风格,抒写这无限的爱恨情愁。这种风格经两宋的发展,词应写闲情真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3、轶事先知据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 元宗(李璟)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 ,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李璟)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
12、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元宗悦。这种君臣之间以戏谑为欣赏的态度和关系,可以看出冯词的“闲情”韵味。因此,从总体风貌上看,冯词并未完全摆脱“花间”题材范围,仍是写男女相思之主题,表现女性的幽怨与深情。和其他唐五代文人词一样,冯延巳也没有兴趣去表现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风云,而是把主要笔墨倾注于描写其富贵享乐生活,抒发其伤春悲秋情怀。从他的词中,我们仍能感受和领略到较明显的香艳之态和脂粉之气。4、内容预习(1)作者这首词主要写“闲情” ,在行文时,却多次写到与“春天”相关的词语。比如“春来” “花前” “ 青 芜 ”“堤上柳” ,思考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以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2)
13、结合上述写作背景和人物的介绍,思考本首词中所写的“闲情”的意义。这和“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愁”是否相同。三 、 提 出 疑 惑认 真 阅 读 领 会 作 者 简 介 和 写 作 背 景 部 分 , 同 时 将 自 己 在 预 习 时 遇 到 的 问 题 写 在下 面 , 提 高 上 课 的 针 对 性 。问 题 1 问 题 2 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