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 1.3.1 有理数加法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学情分析对于绝大多数刚升入中学的七年级新生,有理数的运算都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有别于小学数学中的直接加、直接减的算法.以加法为例,计算 2+(-6)本应为加法运算,但实际计算中用(6-2),仅这一点,就让许许多多七年级新生感到困难.新课程标准为了突破
2、这一难点,强调了计算的算理. 同时,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在教学中抓住了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学法指导 实例探究、自主练习、小组合作、自学互帮。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能出现的问题)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二、探究正数、0、负数进行加法运算有几种类型三、自主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学们,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 0 的加法运算然而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的范围如:“我市某天的气温是 50C-1 0C,它当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和是多少?”该如何计算要解
3、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2、在小学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 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3、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一辆汽车作左右方向行驶,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那么向右行驶5km 记作 ,向左行驶 5km 记作 。如果这辆汽车先向右行驶1、思考。2、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答案。3、+5km、5km写成算式是:学生有可能回答不完整老师给予引导四、总结归纳有理5km,再向右行驶 3k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2) 、如果这辆汽车先向左行驶 5km,再向左行驶3k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3) 一辆汽车先向右行驶5km,再向左行驶
4、3k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4) 先向右运动 3m,再向左运动 5m,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5) 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5m,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6) 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右运动 5m,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7) 如果物体第 1 秒向右(或左)运动 5m,第 2 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 m.(+5)+(+3)+8写成算式是(5)+(3)8写成算式是:(+5)+(3)+2写成算式是: (+3)+(5)=2写成算式就是: (+5)+(5)=0写成算式就是: (5) + (+5) =0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学生不易理解 加
5、强引导数加法法则五、强化步骤,理解算理六、例题教学、巩固新知, 七、讨论小结八、课后作业4、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5、见课件6、例 计算:(1) (3)(9) ;(2) (4.7)3.9;(3) 0(7) ; (4) (9)(9) 巡视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请学生评讲练习;鼓励学生用熟悉的例子解释运算结果和存在的问题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给同伴说说。(5)+
6、0=5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得出法则,然后逐步叙述。5、学生思考、观察理解。6、自主练习,小组合作互帮。讨论存在的问题并交流发言。异号两数相加不容易掌握。3.加强练习。8、教材第 24 页习题 1.3 复习巩固第 1 题。7、学生思考并交流发言。板书设计1.3.1 有理数加法一、有理数加法法则: 二、例题(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 计算:(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 (1) (3)(9)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2) (4.7)3.9;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3) 0(7) ;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4) (9)(9) 三、小结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