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可再生能源政策: 外国经验43. 立法 美国 1978 年 PURPA 法要求电力公司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 1992 年 EPACT 法要求可再生能源供应到 2010 年比 1988年提高 75%,对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开发给予延期征税及税收减让; 1998 年国家综合能源战略要求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技术开发,到 2010 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至少达到25GW;1993 年 CCAP 法;联邦水电法;地热法;海洋热能转化法。 德国:1990 年电力供应法,规定电力公司可以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以普通用户价 65-90%的价格购买电力。 英国:非矿物燃料义务(1990 年)要求电力公司应确保用
2、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厂通过招标与电力公司签订合同,在电价上给予补贴。竞争使规模扩大,成本降低。1990 年风力招标工程的中间价为每千瓦时 17 美分,但是到 1997 年就下降到 6 美分,补贴也由原来的每千瓦时 13 美分下降到第千瓦时 2 美分。244. 定价 与电网相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按电力公司可避免的成本确定; 固定的鼓励电价:规定一定时期内(比如说 10 年),电力公司按平均电力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可再生能源的电价,由用户来承担差价。在德国风力电为平均电价的 90%,在丹麦为 85%。 规定电力公司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且通过招标定价,价格差额由用户承
3、担。英国、爱尔兰及法国执行这一制度。 净电用量计费:用户按自备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量抵扣外购电量后的用电量交纳电费。美国已有 23 个州实施。 绿色电价:用户自愿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支付较高的电价。美国加州有 1%的用户购买绿色电力。45. 系统效益收费(SBC)加利福尼亚州电力部门进入竞争市场后实施公共福利计划以保护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及补贴低收入者,这是通过从用户那额外征收 3%的附加费用,建立信托基金完成的。在19982001 年,共筹措资金 14.1 亿美元,其中 5.4 亿美元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计划,包括补贴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低息贷款及信用担保,能源及技术
4、研究和用户折扣。46. 需求侧管理和综合资源规划 可再生能源作为资源包含在需方管理及整合资源计划之内。美国的一些州使用系统利益费(SBC )进行需方管理。47. 自愿协议 政府同企业或行业协会签订协议,通过协议,企业履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及能源保护,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或税收减让。这是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OECD)内有 200 多个这样的自愿协议,美国的自愿协议包括能源之星建筑及关注环境照明计划。348. 中小企业能源审计 1976 年美国能源部建立了能源分析及诊断中心(EADC),免费为制造业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提供能源审计服务。服务由政府提供资金,由 26 个州立大学和四所
5、非政府研究机构执行。自 1981 年以来,已完成了 7700 个审计项目。49. 工业能效网络 挪威的能源供应几乎全部(99.8%)来自水电。为了促进合理利用水电资源,石油能源部水能资源司建立了一个工业节 能网络,跨 13 个行业,500 家公司,占工业能源消耗的70%。通过该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咨询服务、培训以帮助他们提高保护能源的能力,补贴能源审计,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最高额多达 50%),为各行业制定能源消耗标准,出版能源消耗报告,此计划涉及的行业平均每年能源消耗降低1.4%。50. 政府采购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在能源方面支出 80 亿美元。相关法律要求政府生产国产的节能产品及“绿色产品
6、”,例如,要求联邦政府到 2005 年采购 100,000 辆使用无污染燃料(使用天然气、电能及生物质能)的机动车,这将有效促进无污染机动车的发展及刺激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4附件 B: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的两种方案一. 中国能源供应与需求的现状经历过多年的能源短缺之后, 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能源盈余。1998 年,中国的煤炭产量首次排名世界首位,石油产量排名第五,电力产量排名第二。 但有趣的是,中国现在却成为了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1999 年,中国的煤炭产量是 1045Mt, 原油产量为 160Mt, 天然气产量为 25.2Bm3,电力产量为 1239.3TWh。能源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非常
7、重要的位置,1997 年终端用能设备能源总消费金额达到 1234.5 万亿元人民币。 近 20 年来,中国在能源效率和节能方面获得明显进展。年平均能源节约率(即年平均能源密集度下降率)在 1981 年至 1997 年间 高达 4.4% ,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3.7 倍。如果根据中国官方正式公布的汇率进行换算,中国的能源密集度 (即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的 2.8 倍,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 2倍。表 1. 1998 年中国的能源供应、消费及贸易-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电力 一次能源总量探明可采储量中国世界114.5Bt984.2Bt3.8B
8、t143.4Bt1.37 1012m3146.4 1012m3产量中国世界中国排名1250Mt4550Mt1161Mt3519Mt523.28B m32271.8B m3191167TWh4000TWh21240Mtce12110 Mtce3消费量中国世界615Mtce2219Mtce190Mt3389Mt21.4B m32240.5B m31001TWh12400TWh1322 Mtce12110 Mtce5进出口量中国世界出口量32.29Mt进口量1.58Mt524Mt出口量19.84Mt进口量49.06Mt1994Mt 446.1B m3-资料来源: 1. 1999 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
9、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年 9 月。2. 世界能源统计回顾,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1999 年。3. 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经济中煤炭工业和天然气工业的竞争,亚太经合组织,曼谷,1999年 8 月。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非常低, 平均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六分之一,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 54%。人均电力消费量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九分之一,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45%。表 2. 世界各主要国家能源指针比较中国 美国 日本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世界能源密集度 1996 年公斤标准煤,1997 年美元值l.674 0.549 0.232 0.439 0.5671997 年人均能源消费量kgce
10、1118 11530 5820 6580 20801997 年人均电力消费量Kwh919 13739 8132 8021 2090(1996)年平均能源密集度下降率%4.4(1981-1997)1.4(1973-1996)1.2(1973-1996)1.2(1973-1996)1996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Mt-C805 1463 291 2980 5983注:能源强度为 1996 年耗能量除以 1997 年国民生产总值,单位是:公斤标准煤每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资料来源: 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国家经贸委,1999 年 11 月。6二. 中国能源供应与需求的二种方案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
11、 中国已经开始从事能源供应与需求的预测研究。原中国能源部组织了 60 多个研究所、大学、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及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官员进行了一项名为“2000 年2050 年中国能源战略研究”的研究报告。该项研究持续了六年,于 1996 年完成。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则是中国工程院所作的“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了弄清中国煤炭实际消费量与煤炭需求量的变化,国家计委和原煤炭工业部组织了一个联合调查组,作了一个名为“中国煤炭消费量与预测研究”的调查报告。调查组研究了 25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煤炭消费工业和煤炭生产企业,结果显示,1996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1346Mt,少于同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2、 1437Mt 的数字;1997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 1311Mt,少于同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392Mt。该报告还预测,2005 年全国煤炭需求量(不包括净出口量)将达到 1360Mt,与 1996 年的需求水平相当;2010 年该煤炭需求量将为 1500Mt,而原来的 2000 年计划全国煤炭产量为1400Mt。这说明,煤炭需求量已经大幅减少, 90 年代中期提出的预测及计划产量应当适当调低。2000 年计划产量起码应当推迟至 2010 年执行。这将不可避免的给中国能源供应与需求情况及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很大影响。本报告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资料,做出了 1998 年至 2050 年的
13、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的预测。假设条件: 人口增长及其结构性变化。该预测模型根据总人口出生率制定多种方案。中间方案假定2050 年总人口为 15.4 亿,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70%,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 34%。 经济发展及其结构性变化。系统动态模型被用来预测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趋势。为了实现在21 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应该而且有可能保持一个相当高的经济增长率。假定 2000 年至 2020 年为 7%,2020 年至 2050 年为 3.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应从2000 年的 35%增长到 2050 年的 70%。 技术进步。假定能源消费产品和能源使用设备的终端用能设备已经或
14、即将采用最新的商用技术,能源密集度急剧下降,从 2000 年的 386(百万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降至 2050年的 77tce/每百万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按 1990 年价格计算)。7 供应能力。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以外,假定国内的开发能满足能源的需求。将来的供应能力将以现有经济上可开采的能源为基础,并且适当考虑技术进步所增加的经济上可开采能源的储备。 环境因素。假定煤炭需求增长率尽可能地放慢,天然气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会大。表 3.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的假设条件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第三产业比率 %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比率%高龄人口比率%能源强度:tce/百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000
15、2010 7.5 2000 35 1300 35 14 38620102020 6.4 2010 41 1420 47 19 26020202030 4.8 2020 46 1490 56 24 18020302040 3.6 2030 52 1530 62 28 13020402050 2.8 2040 58 1540 66 31 992050 70 1540 70 34 77注:高龄人口是指 60 岁以上的人口。资料来源:1. “2000 年2050 年中国能源战略研究”,能源部课题组,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年5 月出版。2. “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姚愉芳,贺菊煌,社会科学文
16、献出版社,1998年 8 月出版。方案设计:预测 2000 年至 2050 年的能源需求将采用两种模式。BAU 方案是根据现存的发展趋势,以上述假设为前提所作的预测;而 ED, 或称“加速可再生能源方案”,假设政策环境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下表详细说明了这两种方案。8表 4:2000 年至 2050 年中国能源需求的预测 21998 年 实际数量2010 年 2020 年 2050 年通常情况预测加速情况预测通常情况预测加速情况预测煤炭,Mt Mtce1310.0936.01500.01071.02100.01500.01800.01285.02500.01786.01400.01000.0% 6
17、0.6 53.8 54.6 49.2 43.1 27.4石油,Mt 190.0 280.0 360.0 320.0 740.0 520.0Mtce 270.0 400.0 514.0 457.0 1057.0 743.0% 17.5 20.1 18.7 17.5 25.5 20.4天然气,Bm 3 21.4 100.0 160.0 200.0 250.0 300.0Mtce 28.5 133.0 213.0 266.0 333.0 400.0% 1.8 6.7 7.8 10.2 8.0 11.0核电,GW 2.1 20.0 40.0 50.0 120.0 240.0TWh 14.1 120.0
18、 250.0 313.0 720.0 1440.0Mtce 5.3 40.0 80.0 100.0 216.0 432.0% 0.3 2.0 2.9 3.8 5.2 11.9可再生能源,Mtce 304.6 347.8 441.1 502.9 756.0 1068.0% 19.7 17.4 16.0 19.3 18.2 29.3总计,Mtce 1550.0 1991.8 2745.1 2606.9 4148.0 3643.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二氧化碳排放量,Mt-C 793.0 998.0 1385.0 1230.0 1921.0 124
19、5.0注:1.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之外,其它种类的能源供给可以满足国内需求。2. BAU 方案是基于现存的发展趋势,而 ED 假设政策环境有利于可再生能源。3. 煤炭需求不包括出口。4. 水电不包括泵储电站。95.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根据它们在热电厂的热能消费量,被换算成标准煤,即每千瓦时换算成公斤标准煤,该比率 1998 年是 373,2010 年是 330,2020 年是 320,2050 年是 300。6. 二氧化碳排放比率,即每吨标准煤排放炭的吨数,煤炭 0.68, 石油 0.54, 天然气0.41。参考书目:1. “2000 年2050 年中国能源战略研究”,能源部课题组,中国电力出版
20、社,1997 年5 月出版。2.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工程院,1998 年 12 月。3. “中国煤炭消费量与预测研究”,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联合调查组,1999 年。4. “中国农村能源年鉴”,1998 年-1999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年 5 月出版。5.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预测结果说明:1. 能源需求总量巨大,结构变化显著。根据 BAU 方案,常规能源在 2050 年的需求总量将达到 4148Mtce, 是 1998 年的 1.7 倍,煤炭需求量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例将下降到 43.1%,可再生能源需求量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例将达到 18.2%;而根据 ED 方案,2
21、050 年能源总需求量比 BAU 方案少 12.2%,煤炭需求量比BAU 方案低 44%,煤炭需求量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例将下降到 27.4%,可再生能源增加了 41%,可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例将上升到 29.3%。2. 人均能源消费量将达到较低水平。在 BAU 方案下,2050 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为 2690kgce。因此必须采用新技术去提高能源效率,并且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低能耗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3. 可再生能源有可能成为主要能源。按照 ED 方案,到 2050 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量将达到 1068Mtce,接近 1998 年的矿物燃料和核能消费总量 1240Mtce。可再生
22、能源占常规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将为 29.3%,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能源。4. ED 方案将使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现状得到大幅缓解。10对中国来说,未来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能源需求,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降低煤炭消费量和发展可再生能源。ED 方案的实施,将会大大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节能效率,从而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 2020 年的 1230Mt-C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 这个数值将远远低于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对中国所作的 2031Mt-C 的预测,也低于美国 1990 年实际排放 1346Mt-C 的水平和 2020 年预测排放的 1975Mt-C 的水平。 所以
23、,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20 年之前,是不会超过美国的。三.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前景将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各种预测集中在一起,我们估计,所有可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总量将从 1998 年的 304.6Mtce 增加到 2010 年的 347.8Mtce。该数字有可能在 2020 年提高到 4 41.1502.9Mtce,2050 年提高到 756.01068Mtce。装机容量将从 1998 年的 66.2GW 提高到2010 的 118.0GW。2020 年达到 184.2218.3GW,2050 年达到 458.5707.0GW。表 5. 1998 年至 2050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与使用
24、的预测1998 年实际量2010 年 2020 年 2020年 2050年 2050 年BAU方案ED 方案 BAU 方案 ED 方案水电, GWTWhMtce其中,小水电GWTWhMtce65.1208.077.625.280.029.8110.0350.0116.035.0112.037.0160.0500.0160.050.0160.O51.2180.0563.0180.055.0176.056.3260.0760.0230.070.O224.067.2320.0935.O280.075.0240.072.011生物质能 Mtce其中:传统利用新技术利用其中:发电, GWTWhMtce2
25、24.5222.02.50.82.00.75210.0140.070.03.012.04.0230.090.0140.010.040.0 12.8250.090.0160.015.060.019.2275.040.0235.030.0120.036.0310.040.0270.050.0200.060.0太阳能, Mtce热水器 Mm2Mtc太阳房 Mm2Mtce热发电, GWTWhMtce光伏电池发电, GWTWhMtce2.215.01.815.00.37-0.0130.030.0115.2100.012.0100.03.00.10.20.10.150.330.1236.0200.024.
26、0270.08.11.02.00.84.08.83.250.0250.030.0400.012.02.04.01.58.017.86.4161.0400.048.01000.030.010.020.08.0100.0220.075.0298.0600.072.02000.060.020.040.016.0200.0440.0150.0风力发电, GWTWhMtce0.2480.660.254.010.94.06.017.46.08.023.28.050.0156.044.0100.0312.088.0地热,热利用,Mtce其中发电 GWTWhMtce0.440.0280.110.042.00.
27、10.50.176.00.21.00.310.00.31.50.525.00.52.50.850.01.05.01.512海洋能发电 GWTWh Mtce-0.61.60.63.09.03.05.015.05.08.024.021.016.048.042.0总计, Mtce其中:发电GW TWh Mtce304.666.2210.878.7347.8118.0375.5126.0441.1184.2578.2192.1502.9218.3684.5230.0756.0458.5 302.5 418.51068.0 707.0 2100.0 643.5注:1. BAU 是按目前趋势发展,ED 是
28、生态驱动。2. 各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预测考虑资源潜力、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与常规能源的竞争力等因素。3. 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 25MW 以下的水电站。4. 生物质能新技术利用包括制沼气、气化、液化和发电。5. 1998 年风力发电包括:联网风电场 224MW,605GWh,小、微风力机 15.6 万台,18MW,36GWh 。6. 太阳能热水器每平方米集热面积每年提供 120kgce 能源,被动太阳房每平方米每年(采暖季)节省 25kgce 能源。7. 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小水电 3200,生物质能发电 4000,太阳热发电1800,光伏电池发电 2200,风力发电 2010 年为 2700,2020 年为 2900,2050 年3100,地热发电 5000。8. 发电量按火电厂热耗折算标准煤(gce/KWh),1998 年为 373,2010 年为 330,2020年为 320,2050 年为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