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1、多媒体展示: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
2、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2、简介文体和作者文体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体裁有说、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言体裁“骈文”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 ,大家都仿效他。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精读细品,分析内容,把握主旨1、指导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
3、作者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吗?(学生讨论、总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教师小结: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文眼”统领全篇,开头第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为下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本文可分为两层。2、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水“奇” “异”的景色特点呢?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来描写的呢?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
4、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教师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出发,极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中心,学生齐读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四、指导学生再读,细细品味文章写作特点(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体会讨论:1、文章采用了许多不同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2、在景色的描写过程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来表现的。3、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有诗歌的味道。-。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角度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使形象
5、生动丰满,立体感特别强,尤其景物的动静对比描写突出。2、笔法灵活,构想巧妙。作者先总后分,全文以情驭景,以景生情,挥洒自如,虽然全文没有一处写人,但是使读的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3、语言清新流畅,精与锤炼。本文是骈文,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句式整齐、充满了音乐美,不愧为山水游记中的上乘作品。 (可以联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二)指导学生背诵,比较阅读,回味迁移比较阅读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周敦颐的爱莲说 、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文章。再次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和文章主旨。练习:运用不同描写方法及通过不同描写角度,表现一处景色。 五、文章总结: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总 :具 体 描 述 ( 分 ) 水山 清急 山 高树 多景 美与 朱 元 思 书 奇 山 异 水 , 天 下 独 绝 正 面 描 写侧 面 描 写含 蓄 地 否 定 了 世 俗 社 会 ,表 达 了 对 大 自 然 的 向 往触 景 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