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活动导入) 投影打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过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那么,谁愿意利用这副中国地形图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分布情况呢?(老师对参与学生给以评价、鼓励)(过渡转折) 由以上活动,我们又一次明白了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我国全都俱备,沿海还有广阔的大陆架,南北、东西在气温和降水上相差也很大。这些都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类型提供了条件。(分组讨论) 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一个农业决策者,让你在以下不同地区选择农业类型,你会选哪一种,为什么?(用投影打出:内蒙古草原、成都平原
2、、太行山区、长江沿岸等) 学生分析后,老师评价。(总结归纳) 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在选择农业类型时必须考虑地域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即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制宜。(板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来源:学优高考网讲授新课(读图分析) 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这要求同学们必须先搞清什么样的自然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农业。请同学们利用图 4.16,分析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哪些地方适合农?哪些地方适合林?哪些地方适合渔?哪些地方适合牧?(师生总结)1.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例长江三角
3、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区等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优越。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4.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宜林则林” “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违背这些原则不合理利用土地或利用过度都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讨论归纳) 让学生结合以上分析,总结因地制宜的概念。(板书)因地制宜概念、原则学生归纳后用投影打出因地制宜概念: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
4、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事例分析) 用投影打出以下例子,让学生明白不同农耕区、林区,只要存在一方面自然条件差别都有可能导致农作物品种、林种的差异。事例 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土壤差异、气候差异)事例 2:我国海南岛上香蕉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为什么?(热量条件的差异)事 例 3: 我 国 农 作 物 种 植 中 , 北 方 以 小 麦 为 主 , 南 方 以 水 稻 为 主 。 为 什 么 ? (水 源 条 件 差 异 )来 源 :学 优 高 考 网 gkstk(教师总结)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仅要合理选择农
5、业生产部门,还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的品种。(事例巩固) 投影打出以下资料事例 1:贵州麻江成为“锌硒米之乡”贵州省麻江县是一个苗族占 80%的内陆山区农业县,由于该县土壤富含锌硒元素,近几年,他们大力开拓特色米产业,经科技专家的指导,目前, “锌硒多元素米”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麻江县也由此成为“锌硒米之乡” 。据测定,麻江锌硒米平均含硒量达 0.04 mg/kg,能满足人体每天摄入量的要求,此外,麻江锌硒米的其他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大米,使这一锌硒米成为一种优质保健米,为山区群众增收创出了一条路子。(引导分析) 为什么麻江能成为优质保健米“锌硒米之乡” ?(这里的土壤富含锌硒元素,适合
6、该种米的生长)(学生讨论 )事例 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给学生放出照片。提问: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这种做法对不对?(对。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后经人工改造,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 。 “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时防止塘水泛滥,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树叶等投入池塘可成为鱼的饵料,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事
7、例 3: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包括一类保护珍禽黑颈鹤在内的 140 多种候鸟在此越冬。草海周围居住着 3 万多农民,人均不到 5 分耕地,农民生活贫困,人鸟争地,矛盾尖锐。历 史 上 的 草 海 , 水 域 面 积 45 平 方 公 里 。 上 世 纪 70 年 代 , 人 们 围 湖 造 田 , 水 域 面 积 减 小 到 5 平 方 公里 。 80 年 代 重 新 筑 坎 蓄 水 , 草 海 水 域 面 积 有 所 恢 复 , 农 民 弃 田 上 岸 , 骤 感 生 计 艰 难 。(学生讨论) 草海地区农民围湖造田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这种做法违
8、背因地制宜的原则,破坏了草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草海地区农民该怎么办?请你为他们出主意?( 开放式讨论,教师给以归纳)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学生交流) 因地制宜或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相信大家也收集了许多成功与不成功的例子。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大家自己收集的案例成功与不成功之处在哪?(事先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根据课堂时间分析几个案例)(提问启思) 由以上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大家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要,人们不合理的行为最终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总结) 大家谈了很多成功、不成功的例子,由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
9、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资料分析) 用投影打出资料:我国世纪年代初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 1996 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局面。(问题)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及后来的滞销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量)(承转过渡) 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业品种选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但同时农业生产还受市场需求等一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板书)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自然条件
10、社会经济条件(见板书设计) 来源:gkstk.Com(学生活动) 让学生分析讨论“活动”:图中为城市中心区、为城市郊区、为远离城市的地区。面对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应选哪一项?为什么?如果当地气候条件允许,种植果树,该在什么地方?用字母标出。(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归纳:处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因为 B 处靠近城市中心区,这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C 处选择种水稻、小麦、玉米。这里远离城市,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源充足。在山区可发展林业,栽种果树。(提问启思) 该活动中考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地形、气候、水源等)考虑的社会经
11、济条件主要有哪些?(市场需求量、距离城市的远近、交通等)(学生交流)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许多,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并说明主要受哪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流过程中教师板书所提到的社会经济因素并补充学生没提到的影响因素。课堂总结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说明要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促使农业持续发展。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有一个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易受风沙、洪水侵蚀,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应该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请你写一篇小短文,谈一下你的想法,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2.交流讨论学生收集的进行农业生产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