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183267
  • 上传时间:2019-02-12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doc
    资源描述:

    1、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初级中学 林贤茂 黄忠杰一、教学目标1回顾八年级下的已学知识,自学课文,结合孙中山的话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说出 20 世纪初中国的局势;结合邹容革命军,能够理解 20 世纪初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研读史料,讨论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名词。2知道孙中山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2难点:20 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

    2、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回顾历史出示图片:孙中山设问:同学们学过或从影视剧中看过孙中山的事迹,说说他为什么“弃医从政”?自 1900 年起,世界格局怎样?当时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提示学生看教材中的“阅读卡”,自主回答。世界与中国:(回顾第一课内容)从谈话入手,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检查学生有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同时复习第一课的相关内容点拨背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

    3、时代,他们是怎样认识的?出示:孙中山在兴中会的话:“方今强邻环列,”邹容的话:“十年灭国,百年灭种,其信然夫。”提示学生看教材的导语:20 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感受这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本环节由自问自答开始,着重体现了“20 世纪初中国 的社会现状”,切中主题。用孙中山、邹容的话更能感受 20 世纪初的中国阅读材料活动探讨设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20 世纪初的中国(从政治、经济等角度)(1)20 世纪初的中国政治:(2)20 世纪初的中国经济:追问:“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中国”具体是怎样做的?最大的一个领域是什么?追问:这种控制还表现在哪些学生描述:20

    4、世纪初的中国:北京仍然在被八国联军侵占、“洋人朝廷”等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修筑说明列强通过控制经济命脉强化对华经济侵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还表现在其他多个经济角度是重点内容,设置追问,活动等使学生明了“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就是资本输出的具体表现知道铁路是列强当时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还表现在各个方面。材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行业?(让学生结合 P11 资料,运用数据,认识 20 世纪初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控制的史实。)活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势力的不断深入,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追问:有没有产生客观一些积极影响?行业,如钢铁、纺织、水上运输等行业。)图 1-21 就是列强投资案例,列强对中国的

    5、投资是一种野蛮的经济掠夺,只是在客观上为清帝国经济提供动力,本质是经济掠夺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不同讨论结果(观点),引导学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列强的掠夺本质,为下面“保护民族经济”运动掀起而铺垫研读教材了解目的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应该怎么办呢?1有识之士怎么做?结合图 1-22 教学2新兴的社会力量有何作用?3革命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做的:(宣传革命、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4呈现材料:邹容革命军选段,注明发表时间。设问:为什么邹容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不可不革命”,会有什么影响?(出现众多的革命者)设问:革命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了呢?在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曾经做出

    6、哪些努力,其结果是什么,得到哪些经验教训?“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等,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如张謇。接受西方的学说生齐读邹容“革命军选段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新的社会力量成长起来,在宣传革命新思想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学生回忆戊戌变法的内容,再次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必须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导出民族资产阶级在收回铁路权方面所做的努力。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使生感受到革命的目的是摆脱列强的控制,争取中国的独立、富强和发展使学生渴望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这一时期日本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 20 世纪初的中国革命是唯一的选择叙述故事学法指导1清末众多革命者中,孙中山为什么被

    7、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再次重温:孙中山弃医从政设问:我们能从孙中山身上得到什么启示?2结合相关史实,说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又是如何进行革命的呢?(1)组织革命团体: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出示图片材料,特别强调兴中会、同盟会的性质)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故事,他是推动革命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知道“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1)独立完成表格,说出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概况1学生通过讲故事、阅读材料知道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观2通过列表了解两个革命团体基本信息,说明孙在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思超链

    8、接: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2)宣传革命思想:三民主义。超链接:三民主义结合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解读,说说对它的理解(2)自主阅读 P13 资料,学生研读分析三民主义。独立完成表格想的转变通过材料分析和列表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与同盟会革命纲领的联系追忆往昔情感提升1介绍同盟会活动包括两个方面: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武装起义。出示图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黄花岗起义被捕烈士。林觉民像及与妻书2设问: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追问:结果是什么?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清政府的行为?出示陈天华猛回头学生阅读教材,诵读与妻书前一段,欣赏歌曲意映卿卿阅读教材:清政府的“新政”与立宪运动

    9、。欣赏陈天华的猛回头从中体会革命者英勇不屈,为革命死而后已的精神同时明确,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政府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承前启后,理清脉络。本课时上承八下历史与社会的最后一课内容,下启辛亥革命及之后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回忆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也让学生对接下去的学习有了基础。(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 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等,既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10、引进课堂,又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3)设问有效,层层递进。本课时的问题,如“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时代,当时的时局怎么样呢?”“邹容为什么会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等,都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了解、理解全局内容。(4)情感教育,步步深入。本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设计了四个情感教育的环节,步步深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2不足之处 教材 P13 有思考题(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藐视 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这个题目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探究题目,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没能提供更多的史料,学生对论从史出理解的不是很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18326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