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蜡烛教学内容:蜡烛教学课时:1 课时知识与能力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 的背景。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过程与方法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教学重
2、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联想拓展法、点拨。预习导学1 导入新课设计(一)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 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
3、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设计(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 45 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2作者链接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 年开始写作。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 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
4、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 ,长篇小说日日夜 夜 ,诗集友与敌 。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 年 10 月访问中国。1950 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 至 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 军人不是天生的 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 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 1944 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 1974 年度列宁奖金。3、知识链接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
5、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 、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4背景链接1944 年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 月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6、,切断驻希腊的德军“”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5、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拂( )晓 肃穆( ) 烧灼( )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精疲力竭( )合作探究展示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把握文意。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削 迫击炮拂晓 颤巍巍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小组补充、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明确:1944 年 9 月 19 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
7、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 45 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二、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
8、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 ,心里是怎么想的?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 ”她想了些什么?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
9、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 “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选三位同学交流,小组评价。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1)学生自由讨论。(2)选两位同学发言。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
10、 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 ”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 ”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 ”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
11、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三、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小组合作。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
12、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 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 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 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
13、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学生默读、品味,小组之间交流。明确: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 “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 “烧死了的树木” ,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
14、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 ,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四、课堂小结“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
15、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 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板书设计蜡 烛 西蒙诺夫一、战士偷袭牺牲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发现烈士 掩埋烈士 守护战士精心选材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四、再现并赞美火焰。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
16、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反馈检测:1、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 出那些水。(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 在老妇人的近旁。(3)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 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
17、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 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 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
18、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3、 (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4、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5、第 2 段和第 3 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6、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答案(1、 (1)舀 (2)打 (3)抄 2、示例:希望和平。必要时会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战。再次了呼吁和平的心声。3、 (1)不多余。 “还”字突出德军炮击时间长,老妇人的处境十分危险。 (2) “揣”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4、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献给苏联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5、围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6、示例:耐心地、两臂交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