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 鉴赏形象和技巧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
2、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一、鉴赏形象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 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
3、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形象一般包括赏析形象的特点和赏析物象的作用两点。(1)赏析形象特点(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胡杨人家刘之蔚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
4、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 ,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
5、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有手抓羊肉不?”“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
6、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 60元。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
7、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
8、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 60 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
9、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 ,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选文略有删改)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 分)解题思维(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分析老代的形象。“很腼腆”的形象以及“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 60 元”和“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的语言,可见其“憨厚” ;把他媳妇当作他女儿的情节, “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的表现,可见其“
10、豪爽”和“大度” ;“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的表现,可见其“淳朴” 。(2)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做到有归纳有分析。答案:(1)老代憨厚,没有生意人的精明, “我”问他饭钱,他不说具体数字,只说昨天有人给了 60 元;(2)老代淳朴, “我”和他谈好饭钱 60 元,给他一张票子,他不要, “我”强行给了他。(每点 2 分,答 “豪爽、大度”也可)分类型,鉴赏形象的特点1赏析人物形象的特点(1)欣赏人物形象的技巧写人叙事类散文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标 画 关键 句 子 明 确 人物 身 份 分 析 性格 特 征 知 晓 典型 意 义(2)人物形象内
11、涵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动、愚昧、自私、贪婪等。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社会地位、意义代表等。(3)抓住正面描写通过分析作品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刻画,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把握其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进而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4)关注时代背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都难免带上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这又往往通过主要人物形象体现出来。因此,欣赏人物形象时,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5)重视侧面烘托作品
12、刻画人物形象,有时会有作者倾向性的议论评价,或是其他人物的对比烘托,答题时对这些内容也要给予关注。2赏析物象特点(1)抓住散文的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需标记景观,因为景观就是物象;状物散文,需标记事物。(2)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3)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 性格、本质、精神等),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4)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牛铃叮当李清明水乡多水牛。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
13、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
14、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 “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 “蛙泳”等
15、全套的游泳本领。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 “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16、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
17、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州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本文有删改)文中多次写到“牛铃” ,有什么艺术效果?(5
18、 分)解题思维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牛铃”在文中多次出现:第段“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第段“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第段“牛铃骤响” ,第段“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 ,第段“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勾画出这些语句,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根据“牛铃”自身线索的作用,再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即可。答案:呼应题目,点明文旨。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答出第一点 1 分,答出第二点 2 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 5 分)“两角度”解答主体物象的
19、作用主体物象(又名“中心物象” )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容主旨作用。主体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2艺术构思作用。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二、鉴赏技巧(含语言)(一)构建表达技巧总体系“表达技巧” ,一是指表达方式,是对各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运用;二是指表现手法,即对联想、想象、象征、衬托、铺垫、渲染、抑扬、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点面
20、结合、疏密相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三是指修辞手法,即对比喻、拟人等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也涉及语言特色。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表达效果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叙述人称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肖像、动作、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对话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1、侧面描写 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富有感染力。白描运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事物,不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抒情间接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或在叙事中包含喜恶褒贬。记叙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议论夹叙夹议 记叙、议论交叉运用,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特点 表达作用联想想象联想,就是由已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想象,就是凭借文字、符号、标
22、记的示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意,在脑海中建立起与这些示意相符的形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术表现力。铺垫为主要情节作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情节。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说服力;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亲切自然,感染力强;选材典型,紧凑集中;内涵深刻,给人强烈震撼。点面结合将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 ,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连接过渡的材料作为“面” 。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
23、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疏密相间“疏”浅层是指语言简洁,构思、层次、结构随意自由;深层是指人生气度,豁达大度。“密”浅层是指语言细密,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笔法细腻,深层是指内涵丰富,感情细腻。散文的“疏”其实是疏中藏密, “密”其实是密中含疏。疏密相间,既使文章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匀称和谐,避免平板描述的毛病,又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风格鲜明,耐人寻味。3.修辞手法(见小说专题)4语言特色:常见语言特征或风格名称 名称解释 艺术效果 鉴赏方法准确周密语言运用准确,无懈可击。用词精确,无法替换;修饰、限制语科学,无法删除;用语合乎客观实际,合乎事理
24、逻辑,合乎语法规范,体现人物、事物个性特征。举出实例,分析其如何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言简意赅用最少词句表达丰富的意义。主要为“炼句”赏析。特征是以少胜多,言简意丰,简洁洗练,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举出实例,揭示内涵,概说特征。生动形象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运用多种修举出实例,分析其生动形象的成因或辞格,新鲜活泼;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交换。表现。朴素自然语言自然不做作,少雕饰。发自内心,出于至诚,感情真挚;明白如话,清新自然,不堆砌,少修饰,不做作;真切平实,通俗易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举出实例,说明表现(白描、口语、大众化)
25、,概说好处。含蓄蕴藉语言含意深刻,含而不露,言在此而意在彼。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欲言而休;富有言外意、弦外音、话中话;深沉厚重,深蕴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举出实例,揭示其丰富内涵,略析其成因(象征、双关、暗示等)及好处。幽默风趣语言诙谐机警,活泼有趣。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举出实例,说明用意,分析好处。庄重典雅语言平实沉稳,严肃庄重。采用典范书面语,拒绝俚词俗语;常用古语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多用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深沉厚实,义正词严。举出实例,说明成因和用意,略说好
26、处。清新明快语言干净利落,明白晓畅。语言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斩钉截铁,单刀直入,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痛快淋漓,雅俗共赏。举出实例,分析特征、好处。绚丽华美语言酣畅淋漓,辞藻华丽。辞藻华丽,注重修饰,表意细腻,体物入微,穷形尽相。多用修辞格,讲究技巧,富于联想、想象,纵笔泼墨,气势如虹,内容丰富,表意充分。举出实例,分析特征,好处。音律和谐语言具有音乐美。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音律讲究;多用叠词、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性。举出实例,分析成因、好处。整散结合整句(对偶、对比、排比、反复、顶真等)与散句错杂。语言具有整齐美,对称美、复
27、叠美、回环美、错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得文采丰富,文气十足,情浓意满,酣畅淋漓。引出整句,分析其语言美感,略说整散结合之妙。5.篇章结构名称 内涵 艺术效果开门见山开篇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强调突出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总领全文;总起下文;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卒章显志结尾点明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强调之效。照应题目 文章正文与题目照应。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首尾呼应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重复开头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严
28、谨。前后照应 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后应。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伏笔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的埋伏。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耐人寻味;结构圆合严密。铺垫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使文章叙述的事情更简洁明了,更容易突出主题,使中心明确;使读者有更清晰的观感;使文章有更清晰的逻辑,容易做
29、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二)赏析修辞手法(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过去)柴禾是家力的象征。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节选自柴禾 ,有删改)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 分)解题思维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修辞
30、手法。分析鉴赏时,要结合全文内容和主旨来说明其作用。(1)文中的四个“看见”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逐渐朽去的过程。(2)四个“看见”突出了“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 自责和无奈之情。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从内容上答出第一点 2 分,从效果上答出第二点给 3 分。)(三)赏析表现手法( 含篇章结构)(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耳边杜鹃啼罗 琅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
31、,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 。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 ,有人叫“映山红” ,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
32、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他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
33、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 ,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 ,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 ,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 ,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
34、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 ,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 , “姑虎” ,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 ,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
35、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1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 分)解题思维本题考查把握文章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能力。(1)内容上,引用“姑嫂鸟”的传说的作用是丰富了文章内容 ,也引发读者美好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结构上,这一传说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答案: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 “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每点 2 分)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 分
36、)解题思维审读题干中的“谋篇布局”可知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谋篇布局”可从内部(线索、脉络) 结构和外部( 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如时间、空间、逻辑等;过渡和照应等)结构两方面思考。本题“杜鹃啼”是这篇散文的线索,回答要紧扣线索的作用。答案: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点 2 分)(四)赏析表达方式( 重点是记叙和描写)(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
37、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
38、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
39、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
40、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撕裂。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 15 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 14 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
41、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节选自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有删改)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 分)解题思维本题考查从叙述方式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表现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两步走:(1)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叙述特点:顺序、倒叙还是插叙、补叙。文章讲述了一个古老村庄一天的生活,从早上起来写起
42、,到晚上看电视结束,按时间顺序写了人们一天的生活状态,显然是顺序。(2)从内容(农村生活的特点 )和结构(呼应) 两方面作答其好处。答案:顺叙(以时间为线索)。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天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叙述方式 2 分,作用 2 分,共 4 分。)(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枣香醉人洪丽丽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
43、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节选)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 分 )解题思维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可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句子含意等方面着手。接连三句“一年又一年” ,形成排比、反复,感慨时间的流逝,写出爷爷奶奶的日夜操劳和渐渐衰老。爷爷奶奶和枣树相衬托,有一种感伤之情。答案:排比、反复,衬托;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
44、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 答出修辞手法 2 分,表达效果 2分。)(五)赏析语言艺术对语言的综合鉴赏一般是就文中某个段落或段落中的几个句子进行鉴赏。鉴赏可从炼字炼句、运用手法及语言风格几方面展开。(2012山东卷)原文见本节例 5。以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 分)解题思维本题从分析语言特点的角度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文章语言平实洗练,简洁细腻,多用短句;形象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优美抒情,意象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蕴涵丰富等。这些都是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只要任选出两种结合段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即可
45、。答案: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从两个方面答题,每一点2 分,共 4 分。)在鉴赏表达技巧这一类题目时,一般的答题模式为: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即指出运用哪种技法,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说出具体效果。在回答具体效果时,要答出对主旨或作者情感的作用,或者在结构形式上的效果。后两个环节要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