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边塞征战、感时伤乱诗歌阅读鉴赏导学卡教学目标:(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 、了解边塞诗和感时伤乱诗的风格特点;(4) 、积累边塞诗和感时伤乱诗的常见意象;(5) 、初步了解边塞诗和感时伤乱诗的常用表现手法。一边塞诗:1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2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1) 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2) 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3) 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4) 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5) 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
2、往和平的;(6) 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7) 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8) 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3艺术风格和技巧:风格:豪迈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等。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4题型初探(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请作简要分析。 (5) 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6)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7).全诗
3、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鉴赏示例】从军行 杨 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释】牙璋:调遣军队用的兵符。百夫长:唐以前曾有的低级军官试分析“照”和“自”在句中的妙处。试从“景”和“情”两个角度对这首诗作一番赏析。2【参考答案】一、“照”,表现军情紧急,渲染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由“烽火照西京”而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表现了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激情。写景,首先极具画面感,“烽火照西京”、“牙璋辞凤阙”和“铁骑绕龙城”均色彩鲜明、动感十足,尤其是“雪暗凋旗画,凤多杂鼓声”,一从视觉,一从听觉,可谓绘
4、色又绘声;其次,写景采取跳跃式,首句是背景和起因,第三句就到辞京出发了,第四句已经包围了敌人,五六句则是战场撕杀场景。最后,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抒情,除了情景结合,最突出的是直抒胸臆,如“心中自不平”以及末尾两句。二感时伤乱诗:1意象:黄叶、孤帆、秋草、残垣、孤雁、黄花、冷月、寒烟、荒径、古道、西风、清霜、乱石、衰鬓等2 “感时伤乱诗”题材比较宽泛,它涉及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因而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来说也多姿多彩。 “感时伤乱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吊古伤今、
5、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 )时令变换、伤春悲秋的伤感(如:李清照声声慢 )忧国伤时、关心民间疾苦(如:杜甫石壕吏 )3艺术风格和手法:风格:深沉抑郁、凄清孤寂、伤感悲凉、苍凉广阔、愤激悲慨等;手法:主要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烘托渲染、怀古伤今、虚实结合、乐景哀情(对比反衬)、用典等。4题型初探:(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2)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3)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鉴赏示例】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铁马蒙毡
6、,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 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3【注】这首词是南宋沦亡之后,作者隐居山林所作。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春感”的?【参考答案】提示:1、以虚写实:上片写对故都凄凉情景的想象,下片回顾故国情景。2、今昔对照:上下片的情景对比;3、化用与用典。“春感”:对南宋故国表达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三、练习精选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从 军 行 从 军 行陈 羽 王昌龄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横笛闻声不见人,
7、红旗直上天山雪。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 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横笛:笛子。新声:新的乐曲。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 分)答:_(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4 分)答:_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书 边 事张 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_(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4 分)答:_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 分)山丹题壁明杨一清关山逼仄人踪
8、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 分)4答:_(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4 分)答:_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 分)西江月 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 分)答:_(2)作者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 分)答:_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 分)浣 溪 沙姜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1)有人说,“山滴岚光水拍堤”中的“滴”字用得别出心裁,请加以赏析。(4 分)答_(2)结合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简要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凉 州 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3 分)答:_(2)“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5 分)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