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7687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毕业论文摘要: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 1 部分,与舞蹈专业的教育不尽相同。如何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有必要对这门学科进行认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而,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 3 方面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 环节? 教学目的?特殊性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 1 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 1 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 1 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 1 的教学大纲和统

2、1 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 杂乱、 “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 3 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1 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

3、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 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 1 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 观看舞蹈作品时的“ 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 释什么叫舞蹈 吗?” 全场鸦雀无声。 “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 1 两声附和 天鹅 湖。 “知道什么是 现代舞 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7

4、嘴 8 舌,交 头接耳,接着 报出 1 连串的名称“ 街舞”、 “芭啦芭啦舞”、 “劲舞”、 “霹雳舞” 、“韩国组合舞”。 “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 ”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 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 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 ;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 现 。“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

5、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 1 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2 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 1 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 4 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 ,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

6、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 在教学内容的这 个环节上,必 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论文网 )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 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 1 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 1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 意象” 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

7、“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 “点面结合” 。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 1 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现代舞是 1 种观点,1 种对当代世界中 艺术功能的态度。 ”“在 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 。”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舞“晦涩难 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

8、,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2 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 “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 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 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 小 5 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 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

9、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3 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 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 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 1 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 1 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 1 种“ 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3 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

10、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 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 1 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 ”,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

11、、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 1 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1 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 1 定的文化特点。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 ”欣赏1 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 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其次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

12、目标之 1,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舞蹈 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而更重要的是挖掘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对于文理科大学生来说,创造能力不是指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将舞蹈欣赏作为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学科里发挥创造力。在人们的眼里似乎科学与艺术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很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与 艺术是 1 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舞蹈教育理论家吕艺生在舞论中也说到:“实际上,我 们每个跳舞的人,几乎无不天天使用 90、180、720等数字概念,天天生活在“180”的几何图形中。 ” 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

13、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共同的目标都是认识客观世界,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巧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成功所必须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 ”通过舞蹈艺术欣 赏课程,提高文理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舞蹈种类风格的特点,还对舞蹈形成的历史、人文、生态、 风俗等都有进 1 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专业特别有帮助。1 位外语系的学生写道“对于外语系的同学来说,舞蹈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芭蕾舞等多种经典舞蹈都起源于国外

14、,对我们了解外国文化,促进外国文化的普及,对于开拓视野,以及对外国文明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 文科的学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文学和 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历史上无数的文学家和艺术有很深的联系。艺术给文学创造带来灵感和动力,文学给艺术主题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课程中对各种舞蹈作品的欣赏,使我们加深了对艺术的认识,对我们在文学方面的认识也增加了更新的材料。 ”“我的专业是数学,1 直以来我都希望数学符号能如音符般跳动,思维能力如舞步般流畅,其实音乐与舞蹈与数学是交融的”这是 1 位理科学生的体会。从学生们的心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

15、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今天,舞蹈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 年2010 年)的颁布,使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凸现。我们相信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在高校已不再是“点缀门 面”“附庸风雅”,它将在探索和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并将会建立独立的舞蹈学科体系,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 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 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年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年版 人体律动美育郑慧慧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刘沛译 载舞蹈2002 年第 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舞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