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考试要求 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3能会看溶解度曲线图及应用曲线图解答相应问题 4了解结晶现象及方法 知识整理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在_、_ _条件下,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_、_条件下,_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如何检验溶液是否饱和?_。 (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不能,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能,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质,溶质不溶解,则溶液已经饱和,溶质溶解,则溶液不饱和,改变温度 加入溶质 蒸发溶剂,改变温度 加入溶剂,第1
2、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4)判断正误: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同温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牛奶、豆浆等不属于溶液 ( ) 二、物质的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 1四要素: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B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 D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
3、克,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 E在40时,100克水中加入40克氯化钾后达到饱和溶液,则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克。,对,错,错,对,一定温度、100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溶质质量,E,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2)指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的意义:_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2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外因_。 3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 (2)溶解度曲线越陡,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 (3)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_;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如_;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_。,在20时,100克水中加入31.6克硝酸钾后达到饱和溶液,温度,温度 溶解度,越大,该温度两物质溶解度相同,硝酸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4.溶液的结晶 (1)定义:溶质从 中以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常见的结晶方法: 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固体物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于溶解度随温度 的 (二)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_、_时,某气体在1体积水中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 2影响因素(外因):_和_; 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_;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_ 【解释】 1打
5、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_。 2炎热的夏季,鱼儿经常抬头出水面呼吸_。,温度较高,气体溶解度较低,水中氧气不足,溶液 晶体,较小,而增大,一定温度、 压强,饱和,温度 压强,越大,越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溶解的气体冒出,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例题分析 【例1】右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o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B(填“”、“ (3) 25 33.3%,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例2】(2014广东)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丸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
6、0-30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 的KCl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l0g水中, 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思路点拨】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 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故B正确; C、20时KCl的溶解度是33g,相当于100g溶液最多溶解氯化钾33g;10g水中加入5gKCl,溶解3g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g/(3g+10g)100%=23%;故C错误; D、50时KCl溶解度是41g,相当于100g溶液最多溶解氯化钾41g,10g
7、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4.1g,有固体剩余;5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88g,相当于100g溶液最多溶解硝酸钾88g,1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8.8g,无固体剩余,故D错误【解答】B,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强化训练: A组 1【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
8、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C,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3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右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4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物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质量将
9、(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 质量A B(填“”“”或“”)。,C,A,25,降低温度(增加A物质或蒸发溶剂),减少,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B组 6.(09广东)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
10、表回答,甲,相等或甲=乙,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 _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 _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X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Y,则该温度X的取值范围是 该溶解度Y的取值范围是 g 7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两条) _ _、_ _ _。(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观察到A
11、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等,37.3,145.8,20x30,36.0Y36.3,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37.5%,A、C、D,固体部分溶解,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8、(2014汕尾)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12、质量为 g。 (3)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4)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 法提纯B(填序号)。趁热过滤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9(2014年揭阳)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增大,136,B,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 (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 _ g/100g水; (3)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 _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_(填写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NaCl 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A,NaCl,85.5,降温结晶,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