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资料(二)转帖秦汉部分 李斯:谏逐客书1这是李斯写给秦王(统一六国后称为始皇) 的奏议书。秦王适时正驱逐客卿,李斯写了这封谏书,秦王被说服,立即废除逐客令。 2作品开头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 。列举的秦国著名客卿有: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该文列举广招客卿而富国强兵的秦国四代君主是:穆公、奏孝公、秦惠王、奏昭王。 3 谦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指百姓。 4 谏逐客书中的“书”与与陈伯之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 报任少卿书的“书”不同,为奏议书。 5评说李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即如何说明逐客之非的:(1)列举史实,说明客卿使秦国富兵
2、强。(2)秦王所爱声玩好尚且取之它国,为何人材倒不能用别国的呢 ?(3)逐客是削弱自己、有利敌国之举。(简) 6分析本文正反对比、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重于正面评说,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第一段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田强兵的事实。然后用“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田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十分醒目,发人深思。(简) 贾谊:过秦论1 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均上奏汉文帝。 2 过秦论属史论体。结句拟括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3 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指崤山以东。作品描写陈涉起义“斩木为兵,揭
3、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等,文采飞动,极有感染力。 4 过秦论 “当是时,商君佐之” ,商鞅辅佐的是秦孝公。 5 过秦论中“过”的意思是:指责过失(即指出过失)。 6 过秦论的题目含义及作者写作意图:(1)题目意为论说秦朝的过失。 (2)是为了总结秦王朝兴衰胜败的历史教训来作为汉王朝的前车之鉴,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记取历史教训,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简) 7 过秦论的结论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这一结论的:(1)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2)用层层对比的手法叙述历史事实,秦的发展,登峰造极而迅速覆亡。( 简或选) 8分析过秦论所用的对比手法及时突出主旨的作用:(1)秦统一
4、之前秦与六国诸侯比;秦统一后登峰造极与一介戍卒陈涉起义比;陈涉力量与六国诸侯比;秦统一前与统一后声威、力量比。(2)凡此,均更加深刻地说明秦国灭亡主要在于自身不施仁义,发人深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论述) 9 过秦论以主要篇幅历述秦之强盛,最后却转入写秦亡而得出结论,这样写的好处是:欲扬先抑,对比强烈,结论自然,令人信服。 10语言特色:文中多用铺叙排比的句式,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这种气势和句式,都使人读起来感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常酣畅。(简或选) 晁错:论贵粟疏1这是
5、晁错上给文帝的奏疏,选自汉书食货志 。主要论说以粮食为贵的道理:“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要重视农业生产。 2 论贵粟疏从正反两面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当时可行的具体措施。明君要“贵五谷而贱金玉” ,国家要“损有余补不足” 。 司马迁: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 3000 多年的历史。 史记中用于记述帝王事迹的是“本纪” 。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是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传纪文学,代表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报任少卿书1本篇是书信。任少卿,作者的朋友,名安。任安受牵被腰斩,曾写信向司马迁求援,
6、司马迁作此书回报。信中,作者自述了遭受宫刑的前因后果以及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这篇不可多得的“奇文”提出了“发愤著书”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论点。 2提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成为“发愤著书”理论的是司马迁。(见报任少卿书) 3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的创作目的在于成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事业。 4书中与“身残处秽”同义的句子是:“大质已亏缺矣” 。 项羽本纪1. 这是史记人物传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作品对项羽的坑秦卒、烧秦宫、屠咸阳、烹说者只轻
7、轻带过,主要歌颂其作战的勇猛,同情其不幸结局。 2项羽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意思是学了兵法,可以抵挡万人。 3秦始皇出巡,项羽见之曰:“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见之曰:“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分析两人的不同性格:(1)项羽与秦有仇,出身贵族,有大志,锋芒毕露; (2)刘邦出身平民,艳羡心理,有大志,性格略委婉。 4 项羽本纪(节)中的主要情节:项羽小时学书学剑故事;钜鹿之战 (破秦救赵的一次战斗,斩杀宋义、击破秦军、威震诸侯);鸿门宴( 项羽入关后与刘邦的一次交锋,由项羽入关受阻、项伯报信、鸿门晏饮,刘邦脱身构成);垓下之围( 叙写项羽最后结局,由别姬、东城决战、自刎乌江等情
8、节构成)。 5 项羽本纪中的成语: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从壁上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羞见江东父老。 6以“鸿门宴”为例,分析刘、项两方一些主要人物的个性:范增深谋远虑,对刘邦极为警惕,能审时度势;刘邦工于心计,能言善辩;樊哙忠心耿耿,率直豪爽;张良有情有义,胸有成竹。(简) 7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常以身翼蔽沛公”者为项伯。 魏公子列传本文选自史记 。魏公子即信陵君,姓魏名无忌,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表现了他窃符救赵的壮举。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献计并自刎的人是侯生,即侯赢。 班固:1 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9、经多人之手成书。班固死前只写出汉书的大部分篇章,其妹班昭在马续协助下补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名著。 苏武传1 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苏武父名苏建,因军功封侯,苏武的传记附在他的传后。作品略写苏武出使匈奴、归汉等,而对卫律逼降、李陵劝降以及苏武卧雪牧羊剐重点详写。 2 苏武传是汉书中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文学性的一篇,也是充满爱国精神的佳作。3 苏武传中以人情感化劝降的是李陵,用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手段逼降的是卫律。 4 苏武传中“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 “北海”指今贝加尔湖。 5比较卫律和李陵两个降将的思想感情的差异:卫律死心塌地投敌,满足一时的富贵荣华,一幅叛臣嘴脸;李陵计较个人恩怨,置民
10、族大义于脑后,但内心尚有愧,面对苏武,痛苦而泣。(简) 6以苏武回答李陵的劝降分析苏武的思想境界,即苏武形象:满腔爱国之情,坚持民族气节,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绝不贪图功名利禄。(简) 7分析文章善于以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一般情况只作简要交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而对卫律的逼降和李陵的劝降以及卧雪牧羊等,则作为重点加以详写,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刻画,使苏武的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简) 8典故“鸿燕传书”出自苏武传 。常惠叫汉朝使者对单于说:“皇上在上林苑射猎,射中一只雁,雁足上系着用绸子写的信,上面说苏武一行人在某个大泽里。 ” 张衡:东汉著名的天文学
11、家和文学家。诗用比兴手法,以“美人”比君子,以珍宝比仁义,以水深雪纷比小人。 四愁诗1张衡同声歌 四愁诗在五、七言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2 四愁诗是骚体诗,但不是对屈原作品的刻板模拟。它是中国诗史上较早的七言诗试作。最早录此诗的是文选 。所思:是心中思念的人;太山:即今山东泰安的泰山。本篇写怀人愁思。 汉乐府:1乐府原指音乐机关。 “汉乐府”是汉代的乐府诗。叙事性是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色。 2乐府负责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供演奏之用起于汉武帝。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汉乐府在形式上采用杂言和五言,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其中特别是
12、五言为汉代民间首创,后经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陌上桑1叙事诗,叙述太守调戏采桑女子遭到严正拒绝的故事。 2分析采桑女子秦罗敷的形象:美丽,勇敢、坚贞;聪明机智,能说会道。(简) 3通过夸饰秦罗敷的服饰和用具之美以及观者的反应,侧面描写其美貌,以人物对话入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喜剧气氛。 4 “夸夫”对丰满人物形象和增强诗的喜剧意味的作用:表现罗敷的聪明机智,能说会道;揭露了封建官僚害怕上司的心态,增添了几分诙谐色彩,增加了喜剧性。(简) 平陵东汉乐府叙事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把
13、小黄牛卖掉来凑钱赎身。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这是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 2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借孔雀起兴,预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 3主题思想:通过刘兰芝、焦仲卿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讴歌了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简) 4主要情节和结构方式:(1)全诗共分四段:第一段辞归,第二段送别,第三段逼婚,第四段殉情。(2)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组成,并在全诗中占主导
14、地位。诗中多用照应手法,体现了结构的细密。(简) 5以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为例,分析此诗善以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 。刘兰芝的外柔内刚,焦仲卿的懦弱无奈,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利,都通过他们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简) 6 “兰芝辞别”与“太守迎亲”的作用:“兰芝辞别”表现兰芝性格坚强,不在婆婆面前露出惊慌与悲伤;“太守迎亲”反衬兰芝不慕富贵荣华,忠于爱情。(简) 7焦母指责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兰芝针锋相对回答“奉事循公姥,进止敢
15、自专” 。 8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点明悲剧原因是“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 9此诗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10诗末段景物描写的象征意:刘、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简 ) 古诗十九首:1产生的年代是东汉。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 ,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 。 2 古诗十九首艺术形式上多用五言,善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行行重行行1表现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缠绵情感;“衣带日
16、已缓”表示思妇相思之苦;“浮云敝白旦”比喻思妇对在外丈夫的挂念和猜疑。 2与“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哀郢) 含义和表现手法相同的是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为比兴语,托物寓意,受到历代好评。北方的马总是依恋北方,南方的鸟总是在朝南的枝条上筑巢,表示人们总是怀念故乡。 迢迢牵牛星1借织女思牛郎的神州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是最早比较完整的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诗篇。 2 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句运用了出自诗经的典故。 3 迢迢牵牛星中的叠字及意思:迢迢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的样子;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札札织机声;盈盈水清澈的样子。表达感情色彩的叠字是“脉脉” 。叠字互相呼应,形成和谐回荡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美。(简或选) 西北有高楼此诗空中送琴,描摹琴声,缥渺空灵。 “清商随风吹,中曲正徘徊” 。(清商,乐曲名,流行于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