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传记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导学号 56110009)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熊庆来,1893 年 9 月 11 日出生在云南弥勒的朋普镇息宰村,1913 年考取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他先后在比利时、法国的四所大学攻读。他给父亲的信中说:“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 ”留学8 载,熊庆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在法国名师的指点下,他发表了一系列数学论文,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1921 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 28 岁的熊庆来为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在此任教的 5 年间,熊庆来讲授了十多门课程
2、,编写了包括球面三角等十几种讲义。1926 年,清华大学聘请熊庆来参与筹办算学系。他在清华算学系增设研究部,这是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编写的教材高等算学分析 ,被商务印书馆收入第一批“大学丛书”出版,成为全国大学算学系的必用教材。1932 年,他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召开的国际数学会议,会后到巴黎的研究所研究函数论,两年间写出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论文。1934 年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无穷级定义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 。这也确立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并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1937 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和教授的熊庆来收到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聘请他回滇任云南大学校长的电
3、报。他与龙云约法三章,龙云允诺后他立即决定放弃清华的优裕条件,回滇服务于桑梓。上任伊始,熊庆来便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从全国各地聘请专家充实云大教师队伍。动物学家崔芝兰、数学家赵访熊、社会人类学家吴文藻、文史专家顾颉刚等各学科的专家及一批后起之秀陆续做了云南大学的教授。全民族抗战时期办学经费困难,熊庆来想方设法四处筹集,得到美国罗氏基金的多次资助,昆明富商董澄农先生捐建了澄农馆,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建了映秋院。在他的努力耕耘下,到 1938 年,云南大学有了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云大正式成为国立大学。自 1937 年至 1949 年,熊庆来在云南大学担任了 12 年的校长。这 12 年,是“
4、云南大学的黄金时代” 。在 1946年,熊庆来领导之下的云南大学被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 15所大学之一列入该书。熊庆来自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起直到晚年,几乎把毕生的心血与时间都花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只要是人才,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培养他。1931 年的一天,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论文,论文的作者华罗庚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时的华罗庚是金坛中学的一名小庶务员。熊庆来马上写信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又破格让清华算学系招进了华罗庚。在熊庆来的精心培养下,华罗庚写出堆垒素数论 数论导引等数十种专著,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熊庆来依然抱病指导两个后来成为著
5、名数学家的年轻人杨乐、张广厚。再加上陈省身、严济慈、钱三强、钱伟长等,熊庆来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典范,被誉为“不仅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更是识千里马的伯乐” 。在描述父亲的性格时,他的儿子熊秉明用了四个字:平实诚笃。这确是熊庆来性格之写照。他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不善辞令,生活恬淡,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在欧学习期间,他励志向学,16 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熊庆来治学严谨,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即使在任校长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
6、为学生上几节课。然而,熊庆来的平实诚笃中却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熊庆来在 1951 年因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就是以这种病残之体一直坚持做研究工作。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他开始学习俄文,经过努力,最终他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俄文数学文献。熊庆来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教育家,是将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这颗数学界的明星将永远熠熠生辉。(摘编自弥勒县数学家熊庆来等资料)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庆来留学 8 载,正如他给父亲的信中说的:“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男以努力读书为要。 ”这为他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熊庆来性格“平实诚笃” 。他生活恬淡,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研究,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C熊庆来治学严谨认真。这表现在他在任云大校长期间,拿出诚意聘请专家提升学校的“软件” ,又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的“硬件” 。D熊庆来具有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他脑溢血后病情稍有好转,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还开始学习俄文。解析:C 项,任云大校长期间的事例是表现熊庆来治校严谨认真的,治学严谨认真的事例是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和对自己数学论文的修订。答案:C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语言质朴
8、简练,从不同方面突出表现了熊庆来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态度,并大量介绍了他的辉煌丰硕的学术成果。B熊庆来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他以“熊氏无穷级”理论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为中国人争得了光荣的一席之地。C熊庆来对学术研究一向执着而且才思敏捷,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D作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仔细,一旦发现错误,就一一圈出,并加以改正。E熊庆来一生识才爱才惜才,被誉为“识千里马的伯乐” ,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大力资助。解析:A 项,概括不全;本文对他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较少,而不是“丰硕” 。C 项,“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错
9、误。E 项,文章中未提及对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等的资助。答案:BD3.熊庆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对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第 2 段,写熊庆来筹备清华大学算学系,并在清华算学系增设了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编写教材高等算学分析 。第 4、5 段写他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招聘专家,筹措经费,把云南大学办成了著名学府。第 6、7 段写他倾尽毕生精力培养人才,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将这些内容分类概括作答即可。答案:机构建设方面:他一手创建了清华算学系
10、,还在清华算学系设立了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执掌云南大学 12 年,使云大由省立到国立,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教学方面:他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时都亲自编写讲义,认真教学。人才培养方面:他倾尽毕生精力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导学号 56110010)鲍勃迪伦:迷人之谜柏 琳鲍勃迪伦是谁?1985 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
11、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1941 年 5 月 24 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 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1959 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 。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 ”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 20 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
12、起了“迪伦”的艺名。1962 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 。1963 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 20 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 年, 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 。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 “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
13、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 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 ,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 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 ”这首收录在
14、专辑重返 61 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作像一块滚石 ,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待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 “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 ,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
15、汗 。 ”70 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 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 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 ,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80 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
16、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 ,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摘编自 2016 年 10 月 15 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有删改)相关链接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 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 年),而 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鲍勃迪伦的传
17、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 ,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战之后, “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
18、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解析:C 项, “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答案:C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B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C 像一块滚石 ,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此鲍勃迪伦不再热衷反叛文化运动,被视为民谣的叛徒。D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他也因此找
19、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E60 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此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解析:C 项,原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迪伦只花了 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 。时间不对,是在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之后才不再热衷反叛文化。D 项, “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属于强加因果。E 项, “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 70 年代末。答案:AB3.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
20、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 答案:“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 ,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 ,又是重新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导学号 56110011)程千帆评传莫砺锋1913 年 9 月 21 日,程先生出生于长沙清福
21、巷本宅。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不用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等“俗学”做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礼记 古文辞类纂 经史百家杂钞 资治通鉴等。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需的。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
22、养。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堪称天作之合的这对夫妇,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诗词写作中有琴瑟唱和之乐,而且在学术上互收切磋之益。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 。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当初我们之所以写这一类的文章,并用这样一些方式来研究古代
23、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千帆,在这些论文中,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应该说,这种方法是贯穿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之论。例如写于 1944 年的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 ,对韩诗中向称难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二句从光学的角
24、度进行了探索,从而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正因为怀着解决难题的明确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凭着一时灵感的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程先生对陈寅恪注意到附丽于科举的“行卷”风习与唐人小说的关系而未及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隔 30 余年后,他写成了专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对这个问题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对一个问题思考、研究长达 30 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终于求得比较圆满的解决,并且只写成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而正因为程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论文,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把学术推向前进。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
25、他还主张研究者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不应视之为两个各不相关的学科。推而广之,他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谈一个问题,首先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 ”他又说:“如果说我有一些看法与别的先生有些不同,那是与我反复看某个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沟通比较分不开的。 ”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对象虽然往往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6、的一项是( )A程先生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自幼就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这为他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 “这种方法是贯穿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 , “这种方法”指的是“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C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讲求实证,从来不发凿空之论。D私塾教育启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是程千帆先生的学术修养形成的重要原因。解析:C 项, “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理解有误, “发现问题”应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答案:C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君硕先生设想是把传统士大
27、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B金陵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程先生从此走上了专治古代文史的学术道路。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沈祖棻这位同甘共苦数十年的人生伴侣。C程千帆夫妇尝试用一种前人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去研究古代文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D程先生主张研究文学史一定要着眼于某一个阶段,就某一具体问题提出看法再继续向外扩展、壮大。E程先生的治学范围相当广博,举凡史学、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他都有很深透的研究,且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解析:A 项“设想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错,原文中说“不用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等俗学做教材资治通鉴等” ;并且“这与当
28、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文中也无体现。C 项“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 。D 项表述不准确,原文中说:“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 “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答案:BE3评传出自程先生的弟子莫砺锋之作,提笔记录恩师的点滴无不饱含追思,字句无不洋溢倾慕,试结合文本从“师道” “学习” “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任选其一,谈谈你的感受。答: 解析:本题是开放式探究题,解答时从“师道” “学习”
29、 “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谈自己的感受,要先提出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师道”角度,可从注重积累、学无常师、知行合一等方面分析;“学习”角度,可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影响学习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师生关系”角度,可从老师以身示范,学习尊师重道等方面分析。答案:(示例)学习方面:学习必得打好基础。程先生在私塾中学习,文辞义理并重,被要求用文言文写文章、记日记、写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关键因素。程先生在金大的四年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还向许多其他老师请教。他的学术上的成就与这种如饥似渴式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学习要讲究方法。在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程先生根据实际情况,尝试了“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并将其作为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也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学习要实事求是,立足根本。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之论,故而其研究成果皆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三个角度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