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7 页复杂直流电路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经电路中任何一节点的电流的 ( ) A. 代数和等于零 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 D. 矢量和大于零2.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点电流之和应( ) 由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都不对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 A. I=U/R B. IR =0 C. u=0 D. I=0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何时刻任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 ( ) A. 代数和等于零 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 D. 矢量和大于零5.叠加原理是分析( ) 的
2、一个重要原理。A. 简单电路 B. 复杂电路 C. 线性电路 D. 非线性电路6.在图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 A. 3 B. 4 C. 5 D. 6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 ) A. 交流电路 B. 直流电路 C. 线性电路 D. 三种都适用8.在图所示电路中,I 1 和 I 2 的关系是 ( ) A. I1I2 B. I1I2 C. I1=I2 D. 不能确定9.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 B. 电压与电阻C. 电压、电流、电阻 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0.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可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定理 ( ) A. 可
3、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D. 以上都不对11.在图中,R 1 阻值减小时,则: ( ) A. 电压源 E 产生的电功率将减小 B. 电压源 E 产生的电功率将增大C. 电压源 E 消耗的电功率将减小 D. 电压源 E 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大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 B. 通过节点的各电流C. 电压、电流、电阻 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第 2 页 共 17 页13.判断图所示(a )(b )(c)(d)电路中等效的电路为 ( ) A. (a)和(b ) B. (a)和(c) C. (c)和(d) D. (b)和(c)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4、I 等于 ( ) A. -2A B. 0A C. 2A D. 1A15.图示电路中电流 I 为 ( ) A. 5V B. -15V C. -5V D. 15A16.图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 “-”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 ,读数 10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 正确A. I1=10A,U=-6V B. I1=-10A,U=6VC. I1=10A, U=12V D. I1=-10A,U=12V17.图所示电路中,电位器 RP1 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 RP2 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 I1、I 2的变化趋势是 ( ) A. I1 减小、I 2 增大 B. I1 增
5、大、I 2 减小C. I1 不变、I 2 减小 D. I1 减小、I 2 增大18.图中的电流 I 为 ( ) A. -1A B. 1A C. 2A D. 3A19.图 4 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 R 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 ) A. 0A,2W B. 1A,2W C. 1A,4W D. 0A,0W20.图 3 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 R 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 ) A. 1A,2W B. 2A,4W C. 2A,2W D. 0A,0W第 3 页 共 17 页21.如图所示电路中 U 为 ( ) A. 30V B. -10V C. -40V D. 15V2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6、间 (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23.某电路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 A. 有三个回路 B. 有四个回路C. 该电路有 4 个节点 D. 该电路有 2 个节点24.计算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是欧姆定律和( ) 定律A. 节点电流 B. 回路电压 C. 楞次 D. 基尔霍夫2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小,它的端电压 ( ) A. 不变 B. 越高 C. 越低 D. 不能确定2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I1=0.8mA,I 2=1.2mA,R=50k,则电压 U 为 ( ) A. 20V B. -20V C. 50V D. -50V27.
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 E,电源内阻不计,每个电阻均为 R,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 ) A. 0 B. E C. 2E D. 4E2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 ( ) A. 节点 B. 封闭面 C. 闭合回路 D. 节点和封闭面29.在图中,I=( ) AA. 4 B. 2 C. 0 D. -230.电路如图所示,E=( ) VA. -40 B. 40 C. 20 D. 0第 4 页 共 17 页31.下图中,所示电流 I1、I 2 分别是 ( ) A. I1=1A,I 2=2A B. I1=2A,I 2=1A C. I1=I2=-1A D. I1=I2=3A32.电路如图(a)
8、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 ,如图(b)所示,则其参数为 ( ) A. IS=6A,R0=2 B. IS=9A,R0=8C. IS=-9A,R0=4 D. IS=-6A,R0=233.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 ( ) A. 电压源作短路处理 B. 电压源作开路处理C. 电流源作短路处理 D. 用等效电源代替34.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受控源 D. 恒流源35.电路如图所示,I=( ) AA. -3 B. 3 C. 5 D. -536.设定的 I3 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 I3 的电流应为 ( ) A. 8A
9、B. -8A C. 2A D. -2A3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I 为 ( ) A. -3V B. 5A C. 2A D. 3A38.已知:当 IS=0 时,I=1A ,则当 IS=2A 时,I 为 ( ) A. 0 B. 2A C. 4/3A D. 7/3A39.利用叠加定理解复杂电路时,在考虑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应 ( ) A. 所有电源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变 B. 所有电源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变C. 应为电流源断路,电压源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D. 应为电流源短路,电压源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第 5 页 共 17 页40.复杂电路指的是 ( ) A. 多回路电阻
10、 B. 可用串、并联简化的电路C. 无法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多回路电路 D. 含有多个电源的电路41.如图所示,电阻 2 中的电流 I 的值是 ( ) A. 0A B. 2A C. 3A D. -2A42.节点的定义是( ) 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A. 一条 B. 两条 L C. 三条 D. 以上都可以43.下列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B.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叫回路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达式为I=0 。D.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达式为V=0。44.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 ( ) A. 欧姆定律 B. 全电流定律 C. 法拉第
11、定律 D. 电荷守恒定律45.已知:I 1=1A,U 2=2V 则 US 为 ( ) A. 7V B. 5V C. (R+1)V D. -7V46.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 电路进行计算的A. 单电源 B. 较大 C. 较小 D. 任意47.N 中含独立源及电阻,当 R=0 时,I=3A,当 R=2 时,I=1.5A,则 R=1 时,I 为 ( ) A. 1.5A B. 3A C. 0.75A D. 2A48.已知:I=5A,若 IS 改为 27A,则 I 为 ( ) A. 1.26A B. 5A C. 7.5A D. 15A49.RL 获得最大功率时,R L 为
12、( ) A. 7 B. 12 C. 4 D. 350.所谓复杂直流电路就是 ( ) A. 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 B. 有两个电源组成的电路C. 有两个电源以上并不能用串并联电阻知识化成单回路的电路第 6 页 共 17 页D. 由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回路5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 ( ) A.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B.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也有关C.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有关D.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也无关52.图示电路中 2 电阻吸收的功率 P 等于 ( ) A. 4W B. 8W C. 0W D. 2W53.已知某节点 A,流入该节点电流为 10A,
13、则流出该节点电流为 ( ) 。A. 0 B. 5A C. 10A D. -10A54.某电路有 3 个节点和 7 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 ) A. 3,4 B. 4,3 C. 2,5 D. 4,75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直流电路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 I入 出 B. +=0I入 出 C. 0ID. 0I56.题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I 为 ( ) A. 0A B. 1A C. 2A D. 4A57.在图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 ) A. 2 B. 3 C. 4 D. 158.电流所流过的闭合回路称为 ( ) A. 电流 B.
14、 电路 C. 电源 D. 负载59.图示电路中 P 点电位为 ( ) A. 5V B .4V C .3V D .2V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B.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第 7 页 共 17 页C.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D. I=0 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电流方向无关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所谓支路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连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B. 所谓节点就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C. 所谓回路就是任意的闭合电路D. 所谓节点就是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62.题
15、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 U 供出的功率为 ( ) A. 6W B. 12W C. 30W D. 063.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若电路有 3 条支路,2 个节点,则要列出( ) 个独立方程A. 1 B. 2 C. 3 D. 以上都可以64.图示电路中,当R 1增加时,电压U 2将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65.把图 1 所示的电路用图 2 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 A. US =1V, R =0.5 B. US =1V,R =0.5 C. US =4V,R =266.图示电路中,电流 I 为 ( ) A. -3V B. 5A C. 2A67.图 2 所示电路中
16、,电位器 RP1 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 RP2 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I1、I 2 的变化趋势是 ( ) A. I1 减小,I 2 增大 B. I1 增大,I 2 减小 C. I1 不变,I 2 减小68.电路如题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 RL 二端的电压 UL=5V,则可以判断出开关 S1、S 2 的状态是 ( ) A. S1 断开, S2 闭合 B. S1 闭合,S 2 断开 C. S1、S 2 均闭合 D. S1、S 2 均断开第 8 页 共 17 页69.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 ( ) A. 理想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开路处理B. 理想电压源作开
17、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短路处理C. 理想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短路处理D. 理想电压源作开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开路处理70.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 在对外部电路有等效关系 D. 在对内部电路有等效关系71.电流源的特点是 ( ) A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小 B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大C.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大 D.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小72.叠加原理适用于( ) 电路A. 直流线性 B. 交流线性 C. 非线性 D. 任何线性73.题图所示电路,R 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 ( ) A. U1 不变 B. U2 增大 C.
18、U3 增大 D. U2 减小74.题图所示电路,按图(a)接法 R 消耗的功率为 20W,按图(b)接法,R 消耗的功率为80W,则图(c)接法中, R 消耗的功率为 ( ) A. 20W B. 80W C. 100W D. 180W75.题图所示电路中,当 2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表读数是 3V;而当 6V 电源单独作用时,电压表读数是 2V;若将 6V 电压源换成 12V 的电压源,并与 2A 电流源共同作用,则电压表读数是 ( ) A. 7V B. 1V C. 5V D. -1V76.图示电路中电压 u等于 ( ) A. 4V B. -4V C. 6V D. -6V77.对外电路来说
19、,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来替代,这是( ) A. 戴维南定理 B. 叠加原理 C. 基尔霍夫定律 D. 支路电流法第 9 页 共 17 页78.图示电路中电流 I= ( ) A. -2A B. 2A C. 8A D. -8A79.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为 08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 ( ) A. 支路 B. 节点 C. 回路 D. 支路81.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过它的电流恒定 B. 它的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 通过它的电流与外电路无关 D. 它的
20、端电压不随外电路的改变而改变82.应用叠加定理时,错误的描述是 ( ) A. 叠加定理只能应用于线性电路,不能应用于非线性电路B. 叠加定理只能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叠加,而不适用于功率的叠加C. 叠加定理只能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而不适用于线性交流电路D. 叠加定理可以将复杂线性电路转化为单电源电路进行计算83.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0I列方程时,其中 I 的符号 ( ) A. 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 B. 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C. 与实际电流方向一致取正D. 只有在正方向选定时,电流才有正负值之分84.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 100V,短路电流为 10A,当外接 10 负载时,负载电流为( )
21、 A。A. 5 B. 10 C. 20 D. 1585.题图所示,4mA 恒流源的功率是 ( ) A. 输出 4mW B. 吸收 100mW C. 吸收 4mW D. 输出 100mW86.电路中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作用应为零,即理想电压源用( ) 代替,理想电源用( ) 代替A. 开路、短路线 B. 短路线、短路线 C. 开路、开路 D. 短路线、开路87.电路如题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 RL 二端的电压 UL=5V,则可以判断出开关S1、S 2 的状态是 ( ) A. S1 断开, S2 闭合 B. S1 闭合,S 2 断开C. S1、S 2 均闭合 D. S1、S 2 均断开第
22、10 页 共 17 页88.在题图所示二端网络中,电压 U 与电流 I 之间的关系为 ( ) A. U =105I B. U =10+5I C. U =5I10 D. U =5I1089.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当电流源产生的功率为 20W 时,R w 的值为 ( ) A. 0 B. 2.5 C. 7.5 D. 590.在题图所示电路中,I 为 ( ) A. -1A B. 1A C. 2A D. 5A4 V 3 A 4 4 I 91.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当理想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2A ,那么当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共同作用时,I 应为 ( ) A. 1A B. 1A C. 2A D. 3A8 V 4
23、 A 1 0 4 RLI92.叠加原理只适用于 ( ) A. 非线性电路 B. 直流电路 C. 交流电路 D. 线性电路93.电路如图所示,a、b 两端可等效为 ( ) A. Uab=1V B. Uab=2V C. Uab=3V D. Is=1A94.如图所示的有源二端线性网络接上 1 负载时的输出功率与接上 4 负载时相同,那么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参数 Rs 应为 ( ) A. 4 B. 2.5 C. 2 D. 195.电路如图 a 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如图 b 所示,则其参数为 ( ) A. Is=6A, R0=2 B. Is=9A,R0=8 C. Is=-9A,R 0=4 D. I
24、s=-6A,R 0=2第 11 页 共 17 页96.将图中的二端网络替换为电压模型,则等效参数 US、R S 为 ( ) A. -4V、2 B. 4V、0.5 C. 4V 、2 D. -4V、0.597.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 )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D. 无电流,有功率损耗98.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对内电路而言是 ( ) A. 可以等效 B. 不等效 C. 当电路为线性时等效 D. 当电路为非线性时等效99.戴维南定理只适用于 ( ) A. 外部为非线性电路 B. 外部为线性电路C. 内部为线性含源电路 D.
25、内部电路为非线性含源电路100.电路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流 I= ( ) A. 2A B. 1.5A C. 1A D. 0.5A101.叠加定理适用于计算 ( ) A. 线性电路电压、电流 B. 非线性电路电压、电流C. 线性电路电流、电压、功率 D. 非线性电路电流、电压、功率102.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U 为 ( ) A. 0V B. 2V C. 4V D. 6V10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阻压降的代数和( ) 电动势的代数和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大于等于104.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有源二端网络的目的是 ( ) A. 求电压 B. 求电流C. 求电动势 D. 用等效电源代替二端网络105.下列 A. B. C. D 四个图中,与图 E 等效的时 ( ) 106.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