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双休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与化学变化中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相符合的是( ) A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 D1.2克碳与3.2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A,2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A B C D 3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 ) A等于(ab) g B大于(ab) g C小于(ab
2、) g D不大于(ab) g,A,D,4(2016,安徽)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的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D,D,6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 D纳米镍粒
3、子的化学性质,C,B,8(2016,怀化)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 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C,9(2016,天水)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C,10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4、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B,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硒(Se)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在加热条件下,硫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Na2S)、亚硫酸钠(Na2SO3)和水,硒也能与NaOH溶液发生类似反应。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硒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2,(3)84消毒液是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现北京地坛医院)于1984年研制的一种消毒液,能迅速杀灭
5、各类肝炎病毒,后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它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HCl)混用,如果二者混合,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aClO2HCl=NaClCl2H2O,13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并分析:取2.16 g 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 水和5.28 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g,含碳元素_g。 (2)该物质中 (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6、(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0.24,1.44,含,0.48g,参加反应的氧气(或氧元素),(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四、计算题(共18分) 15(8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 (1)生成CO2的质量为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3.3,16(10分)(2016,安徽)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 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