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60937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测量和简单运动一、复习策略1、机械运动及其描述(3)记住几种较典型的相对静止实例如:加油机与受油机,卡车与联合收割机同步卫星与地球或地面上静止物体顺流而下的竹排与江水(4)运动的描述: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v=s/t单位:1m/s=3.6km/h几种速度的计算熟悉几个常见速度如:步行约 1m/s,自行车约 5m/s,声速,光速,超音速飞机 v340m/s2、长度的测量(1)单位(从大到小)光年,km(10 3m),m,dm(10 1 m,1 个手掌宽) ,cm(10 2 m,1 个手指宽),mm(10 3 m),(106 m),nm(10 9 m), (1010 m,分子直径)(2)刻度

2、尺的使用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选;放(贴,齐,平) ;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读(准确值1 位估读值单位) ;记(3)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纸张厚度,细铜丝直径) ;替代法(圆柱周长,地图长度) ;配合法(硬币直径,身高) ;滚动法(花坛周长,汽车里程表) ;公式法(一卷铜丝长度) 3、时间的测量(1)单位(从小到大):秒(s),分(min),时(h),天,月,年(2)秒表的读数:小格格数大格圈值大格示数(3)列车时间的计算:24h天数分钟数(4)特殊测量:单摆法,脉搏法4、误差(1)误差不是错误(区别)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3)减小误差的方法二、典例剖析例 1、( 天津)

3、王刚同学在 做了一些测量 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 15.8_;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26_解析:同学的身高尺度是米,所以应为 15.8 dm;物理课本长度为 26 cm答案:dm;cm例 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四个数据中正确的是( )A1.8 分米 B18.2 厘米C182.3 毫米 D182.34 毫米解析:用最小刻度为 l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能准确到毫米,毫米的下一位还要估计出来,所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就可以看这个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不是最小刻度毫米位如果是则正确,不是则错误1.8 分米的倒数第二位“

4、1”为分米;18.2 厘米的倒数第二位“8”为厘米;182.34 毫米的倒数第二位“3” 为毫米的下一位所以上面这些数据均不正确只有 182.3 毫米的倒数第二位“2”是毫米,所以选项 C 才是正确的答案:C例 3、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写出实验步骤解析:一张纸很薄,直接用毫米刻度尺无法测量出其厚度,因此须采取特殊的测量方法,即用“累积法”取相同的纸张叠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可以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来,然后再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便可以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实验步骤:(1)可以取课本第 1 页到第 170 页,叠加起来用力压紧;(2)用毫

5、米刻度尺测出总厚度;(3)用测得的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 85(一张有正反两页),就得到了一张纸的厚度例 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概念的题目,是否真正理解了“误差 ”和“错误” 这两个概念,弄清它们本质的区别,知道产生“误差”和“ 错误”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如果你对解本题把握不大,就请你先回头复习“关于误差”部分的知识,再来解答本题答案:D例 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 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小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6、 )A B C D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时间为 t,则前一半的路程s1=v1t1=v1(t/2),后一半的路程 s2=v2t2=v2(t/2),总路程 s=s1s 2,由公式可得答案:A例 6、( 太原)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解析:月亮躲进云里是以运动的云为参照物,感觉月亮是运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的位置在不断改变;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是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感觉树木在运动;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是以他乘坐的电梯为参照物,感觉地

7、面在离他远去答案:B例 7、( 吉林省中考试题 )如图所示,用刻 度尺测 A、B 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cm解析:正确使用刻度尺时,要求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且刻度尺的刻度要贴近被测物体图中木条 B 的边紧贴刻度尺的刻度,符合正确测量规则,由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它的长度,但木条 A 在木条 B 的上面,与刻度尺的刻度之间间隔着木条 B,无法由刻度尺直接测量出长度,故对木条 B 的测量是正确的物理学中的长度测量要求较精确,测量结果必须带有一位估读数字,即应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图中木条 B 的长度应为 3.37cm(其中最后的 7 为估读数,也可估

8、读为 6、8、9 等数字)答案:B 3.37例 8、(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并简单说明解析: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或以什么速度沿什么方向运动,都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图中小旗飘动的方向,显示的是以小旗为参照物时风运行的方向;右边楼房顶上的小旗向右摆动,说明风是向右吹的,而小船上的小旗也向右飘动,则小船可能与楼房一样,处于静止状态;小船上的小旗飘动方向说明风相对于小船是向右运动的,若此时小船向左行驶,则本来向右吹的风相对于它一定向右运动,即小船可能向左运动;小船还可能向右运动,但它的速度要小于风速,这样,风相对于它仍然是向右运动的,使船

9、上的小旗仍会向右飘动答案:小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静止;(2) 小船向左运动;(3)小船向右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例 9、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可知(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个定值,不能纯粹从数学角度理解公式 ,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项 A、B、C 都不对,选项 D 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是保持不变的,而速度只在大小上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这一比值始终是恒定值

10、答案:D例 10、( 汕头市中考试题 )我 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 3 号”飞船于今年 3 月 25 日升空,4 月 1日顺利返回地面,在 6 天零 18 小时的时间里环绕地球转了 108 圈,设地球半径为6400km,飞船是在离地面 1600km 高的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匀速运转( 取 3.14),求:(1)该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该飞船绕地球运行一周所走过的路程是多少?(3)该飞船绕地球匀速运转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计算结果取 1 位小数)解析:利用公式 及其变形式 s=vt、 可计算物体的运行速度、路程及时间,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解:(1)飞船

11、绕地球 108 周所用的总时间为:T=624h18h=162h=9720min由飞船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2)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轨迹是圆,它运行一周的路程就是圆形轨道的周长S=2R=2(R 地 H)=23.14(64001600)km=50240km(3)由 可知答案:(1)90min;(2)5.02410 4km;(3)9.310 3m/s例 11、( 南京中考试题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 6772m,一列长 228m 的列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此铁路桥,要用多长时间?解析:如图所示,火车由 A 处行驶到 B 处,就是火车通过此铁路桥的过程,由图可知,火车行驶的路程 s 应等于桥长加上火车长已知:s 车 =228m,s 桥 =6772m,v=10m/s,求:t.解:s=s 车 s 桥 =228m6772m=7000m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火车通过大桥的含义,可借助示意图帮助分析,得出此时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物体长度与轿长之和答案:70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