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57720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梅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课 题 伤仲永 编写二、本课学习目标与任务:1.熟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读懂文意,能翻译全文。2.理解文章内容,知道作者表达的中心。3. 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4、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三、知识链接:王安石出身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 、 “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 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 ,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

2、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1058 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开封,上万言书。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 。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应从基层(“乡党” )选拔。1、认识一个字:邑邑:上“口”下“巴” ,读 y,一般指城市,如城邑,古指“县” 。如邑人奇之。2、掌握一个词:书 “书”:作动词,书写,如即书诗四句;作名词,书信,如家书抵万金。 3、品味一句话:“泯然众人矣” 。这句话点明仲永的结局,痛惜之情溢于言

3、表,发人深省,这是“不使学”的结果,与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4、揣摩一个点: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全文借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不使学” ,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四、自学任务(分层)与方法指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 了解“之” “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自学任务:1.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音。世隶耕( ) 邑人( ) 乞( ) 日扳( ) 环谒(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泯然( ) 耶( )2.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仲

4、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简介王安石:4. 理解几个词语。“养父母”养: “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 “或以钱币乞之”或: 邑人:“从先人还家”从: “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卒: 众: “如此之贤也”贤:“且为众人”且: “固众人”固:5.自己试译课文一遍【自学中的疑难】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与拓展:1.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即书诗四句”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

5、父” 宾客:“父利其然也”利:2、齐读课文一遍3.文题含义: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4.本文记叙了 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 之情。六、自学与合作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及记录当堂检测题分数 批改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 分)邑人 扳 环谒 泯然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4 分) 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宾客其父 余闻之3、朗读下面句子,指出停顿不正确的是 (2 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联系上下文,具体指出“其”所指代的内容。 (4 分)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诗以养父母、

6、收族为意。 稍稍宾客其父。5、文房四宝是指 、 、 、 四种文具。 (4 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自学任务(分层)与方法指导:1. 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 为主,第二部分以 为主。第一部分:第 段,简叙 第二部分:第 段,阐明 1.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 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3. 这几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5. 文言文一般

7、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 158 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如:“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我也来举例: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与拓展:2结尾一段讲了两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一层:从“ ”到“ ”,揭示 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第二层:从“ ”至文末,由仲永引申出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的重要作用。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从方仲永个人原因看,是因为 ,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 当堂检测分数 批改人一、解释下边加点字的意思(10 分)1未尝识书具 书:_ 即书诗四句 书: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_3或以钱币乞之 乞:_4义利其然也 利: 然:_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_ 环谒:_三、翻译语句(6 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四、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分)五、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成为一名普通人,谁该对此负责?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