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57103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敬业与乐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1、什么是议论

2、文?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3、 关于论点论点的特点: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4、关于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5、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具体典型而且充

3、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道理论证: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6、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四、预习查评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3、作者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先生 70 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对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五、整体感知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难懂的句子。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

4、问题?有业、敬业、乐业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4.文 章 题 目 是 “敬 业 与 乐 业 ”, 你 觉 得 文 中 的 “业 ”指 什 么 ?5.文章内容理解“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六、细读课文,梳理文章思

5、路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一(1):引出中心论点, “敬业与乐业”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三(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四(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五(9):总结全文,强调“责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2、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相同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不同点: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七、布置作业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第

6、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二、研读揣摩(一)学生自读课文 1-7 段,思考下列问题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1.略。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

7、便是敬” ,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 ;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 8-9 段,并思考。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

8、方法?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 ,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

9、以忘忧”的境界。三、质疑问难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四、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

10、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 “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五、拓展延伸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六、课文小结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 “敬业” “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七、达标检测八、布置作业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