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4课出师表教学案主备人:杨精华教师寄语:“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4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 积累一些文言实同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2难点:1)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2)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一 预习导学: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崩殂( )疲弊( )陛下( )恢弘( )妄自菲薄( )以塞( )驽钝( )陟罚( )臧否( )裨
2、补阙漏( )郭攸之( )费祎( )行阵和睦( )长史( )猥自( )夙夜忧叹( ) 以彰其咎( )咨诹( )以遗陛下( )斟酌损益( )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3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 p27年)第一次
3、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二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2 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注意下列词语)(1)古今词义痛恨 古义: 今义:布衣 古义: 今义:卑鄙 古义: 今义:感激 古义: 今义:(2)一词多义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感激:由是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3)词性活用光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4、 恢弘志士之气。良实 此皆良实。优劣 优劣得所。亲 亲贤臣。远 远小人。奸凶 攘除奸凶。慢 讳、允等之慢。(4)通假字稗补阙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5)虚词以介词 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 因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 表目的 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表结果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 表时间 以 受命以来。三 自主探究 合作释疑。学习第一段:1.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2.第 1段分析天下大势,指出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 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 学习第二段:提了什么建议?学习第三段:推荐
5、了哪些贤臣?学习第四段:推荐营中哪些武将学习第五段:提了什么建议?学习第六段: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学习第七段: A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C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学优中考网分析 8、9 段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四总结分析1.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2.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3.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4.出師表中多次提及先帝的用意5.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五 小结
6、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的决心。六 达标检测1.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作解释。2.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的问题。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
7、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1)卑鄙_ (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
8、可。 (4 分)24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崩殂(c)疲弊 b陛下(b)恢弘(hng)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妄自菲薄(fib)以塞(s)驽钝(n)陟罚(zh)臧否(zngp)裨补阙漏 (bqu)郭攸之(yo)费祎(y)行阵和睦(hng)长史(zhng)猥自(Wi)夙夜忧叹(s) 以彰其咎(ji)咨诹(zo1)以遗陛下(wi4)斟酌损益(zhn1zhu2)二 整体感知2 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注意下列词语)(1)古今词义痛恨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非常恨。布衣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今义:布的衣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
9、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激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2)一词多义效重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来源:初中学习网实现、完成 不效则治臣之罪。感激感动,激动 由是感激。感谢。臣不胜受恩感激。(3)词性活用光 名词用为动词 发扬光大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形容词用为动词 发扬扩大 恢弘志士之气。良实 形容词用为名词 善良诚实的人。此皆良实。优劣 形容词用为名词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优劣得所。来源:初中学习网亲 形容词用为动词 亲近 亲贤臣。远 形容词用为动词 疏远 远小人。奸凶 形容词用为名词 奸邪凶顽的人 攘除奸凶。来源:xYzkW.
10、Com慢 形容词用为动词 怠慢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4)通假字阙通缺 缺点 稗补阙漏。有通又 表余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5)虚词以介词 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 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 表目的 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 表结果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 表时间 以 受命以来。三 自主探究1(第一部分(15 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 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 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参考:追溯
11、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写出先帝用人唯贤,礼贤下士的品质,希望刘禅能以先帝为榜样,知人善用。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 )2 略六 达标检测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全部10.D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
12、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东吴招亲 弄假成真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相关的重要情节挥泪斩马谡 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 空城计 借东风 失街亭如何看待诸葛亮千古贤相 智慧化身 忠义之士 悲剧英雄郭沫若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 游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 甫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 甫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 迅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作解释。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引喻失义 发表政见的时候放弃了原则。不知所言 不知道说些什么。一作“不知所云”。作奸犯科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优劣得所 指知人善任,使其得到适当的位子。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感激涕零 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非常感激。苟全性命 苟且保全性命。斟酌损益 权衡事情的得失利弊,处理事务时斟情酌理掌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