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二 出师表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把握课文的重点。3.品味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把握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说明: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篇名乃后人所加,又名前出 师表, 这是一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的 议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说出师表“志尽而文畅”,教材 编者又将本文安排在第六单元文苑采英单元,因此,品味文章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把握文章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的写作特色、理解和学习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是教学的重点。对于这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文言文,
2、预习环节一定要扎实有效,建议教师为学生制定目标明确的预习学案。初三年 级学生已 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知识积 累和学习能力,除文中少数 语句必须由教师解释外,绝大部分语 句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的详细注 释、工具 书等对照注解,相互启发,自行弄清大意。教师的讲解注重两点:其一,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对于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学生更 难以体会得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课文的重点、难 点化成若干足以启迪学生思 维的问题,并把 这些问题 按合理的顺序编排,进而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导向深人。其二,教师必须要讲清“表”中涉及的背景、原因和意 图,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文中的
3、内涵。讲背景不宜 过细,画 龙点睛即可,如讲到“ 亲小人” 时就应指出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在讲完某些段落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用简要的史 实作补充说明,例如讲完第三、四、五段后,可以指出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还维持了 29 年(234 263),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选好了接班人;讲完第八段后可以指出, 这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自 贬三等,去丞相号,说明“ 不效则治臣之罪” 决非虚语。 学生对课文要反复朗读成诵,积累 语言;还要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尤其是初三阶段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学习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因此,除常用文言实词外,本课中“之” 、“以”、 “而”、 “于”等虚词的用法也要一一落
4、实到位。建议三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把握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品味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说明: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文中情理交融,极富感染力。教材编者将本文安排在第六单元文苑采英单元,意在 发挥名篇佳作提升学生 语文素养、陶冶情操的作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关注文本、沉浸其中,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语 言形象,理解课文文意,感悟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的内涵,让学生有多方面的积淀。初三学生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因此,
5、把握文章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的写作特色、品味质朴恳切而精 练的语言是教学的难点。要 让 学生对本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品味,对 写作特色 进行反复揣摩,理解作者是怎样以“ 文”言“志” ,达到“志尽而文畅”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我们在初二年级学习过陆游的书愤 ,我们大家一起背一背。诗中“出师一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它为什么能让陆游发出“千载谁堪伯仲1背诵书愤 。2.自由发言,交流有关诸葛亮和出师表写作背景资料,以及“表”的文体知识。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他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辅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
6、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借助工具书、网络等信息工具自主学习、交流信息,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间”的感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2.请同学们交流课前预习查找的背景资料。223 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以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7 年诸葛亮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 ,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 由于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
7、告诫和劝勉。“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朗读课文,校正部分学生预习未注意到的字词读音和句读。1.学生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校正读音、句读。 2.听录音范读,感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诵读,内心产生激情。熟读课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本。2让学生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朗读课文,并达到熟练程度,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圈划品析1请在课文中圈画原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当时的有利和不利形势的?2.针对这样的形势,作者在出兵北伐前进言后主刘禅“宜”做什么?规劝他“不宜”做什么?在文中圈画
8、出来。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诸葛亮提出的这三条建议。从全文看,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朗读、圈画: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 (客观) ;有利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主观)2.朗读,在文中圈画。3讨论、表达: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其中最重要的是 “亲贤臣,远小人 ”。从全文看,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 “开张圣听 ”意在 “亲贤臣” 、严明赏罚是意在“远小人”;推荐文臣武将为刘禅创造“亲贤臣”的条件,并通过先汉后汉对比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结尾部分,又反复规劝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听取
9、贤臣的“ 兴德之言”。再从当时的现实来看,因为刘禅昏庸,容易受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圈画课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仔细品读;同时以良好的阅读方法帮助自己提高阅读能力。4.以上我们分析的这些建议都是在文中第1、2、3、4、5、8这几段中陈述的,那么,6、7 段的内容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喻失义” , “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将直接导致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大计的失败。4朗读第 6、7 段,讨论分析:从课题“出师” 二字看,诸葛亮在“表”中陈述的一是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说明出师的理由。第 6、7 段是关于出师这一决策的说明。这种说明不同于奏议,不是反
10、复陈说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陈情式的,就是陈述作者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叙自己报效先帝的衷曲,大大增强了感染力。为此,诸葛亮历叙身世,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感激”和“忧叹”的心情;最后集中到一点,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样来说明出师的决策其目的是表达对先帝的受恩感激之情,以此打动后主,最终接受其进言;同时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三读课文探究分析1.诸葛亮在向刘禅提建议中为什么十三次提到“先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品味本文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1.饱
11、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七次提到陛下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刘氏父子和蜀汉政权的无限忠诚。2.全文只 624 字,13 次提先帝,7 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
12、“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始终抓住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读读、议议、讲讲。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特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上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
13、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的写作特色。 3.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达到进言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任,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
14、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处 13 次),满腔挚爱谏后主(7 次提及陛下),他对刘弹的反复幼谏,谆谆叮咛,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统观全文,开篇论及形势以警其(刘禅)心,继之以进谏举贤以正其治,转而自述平生以动其情,结尾点明兴汉之主旨以励其志。文中 13 次提先帝,7 次提陛下,更增加哀婉恳切之情。全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至情浓,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传诵。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整理本课中常用文言实词和“之” “以” “而”“于”等虚词的用法。按要求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重在积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思路点拨根据教学实际,也可以帮助学生一起疏通文意;然后采用逐段分析的方法,分层总结,再全文总结,先分后总,读读议议讲讲。练习举隅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或语言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写 100 字左右的鉴赏片段。2.结合本单元的“名句积累”练习,做本课的名句积累卡片。3.谈谈你对“亲贤臣” 、 “远小人”的认识,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