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地形图的判读学案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2、预习要点(1)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3、达标练习(1)在地图上,将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等高线月稀疏,表示坡度越 。(3)等高线均为 曲线(4)等高线一般不 、不 (除陡崖外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
2、问题。(5)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6)A 点海拔是多少米?A、B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 C 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7)从 A 点和 B 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 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2、问题展示(1)什么是海拔? 什么是相对高度?(2)什么是等高线呢?什么是等深线?(3)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4)等高线的疏密状况与地面坡度的陡缓有什么关系?(5)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6)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7)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五种地形类型各有何特点?(8)什么是地形剖面图?它
3、是怎么绘制出来的?3、方法总结(1)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相同;高度不同的两条等高线不会交叉.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来源:学优高考网(3)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海拔超过 500 米 超过 500 米 低于 500 米 不一定低于 200米相对高度平坦,边缘部分陡峭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起伏小,坡度和缓中间低四周高平坦(4) 剖面图的绘制归纳总结(三步法)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4、拓展交流(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
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57 米 B400 米 C531 米 D398 米(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A B C D(6)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7) 、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B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C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D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来源:gkstk.Com参考答案一、达标练习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等高线(2)、陡 缓(3)闭合(4)相交 重叠(5)在图上标示(6)150 米 150 米 1000 米(7)BC 这条路比较陡峭,因为该处等高线密集二、拓展交流(1)D(2)D(3)A(4)D(5)D(6)A(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