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备人:陈小琴 审核人:朱吉祥 一、字词注音和解释: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 )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 之。伐竹取 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 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 ) ,为嵁( ) ,为岩。青树翠蔓 ,蒙 络 摇缀( ) ,参( )差( ) 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 头,皆 若 空 游无所依 。日光下 彻,影布石上,佁( )然 不动;俶( )尔远 逝,往来翕( )忽 ,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 而望,斗折 蛇行 ,明灭 可见。其 岸势犬牙 差( )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 )无人 ,凄 神寒 骨,悄( )怆( ) 幽邃( )
2、。以 其 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 )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 )己,曰奉壹。二、课文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文中突出地表现了“ 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 ,后面又写“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
3、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 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3.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 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5.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 说,作者形容它像蛇
4、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6.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来源:xYzKw.Com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 120 步左右, 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 过这 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三、中考链接:(一)甲潭
5、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千丈 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 (3)窥谷忘反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 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二)甲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与游者相乐。 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谷, 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 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 第五泄:第五级瀑布。罅(xi):裂缝。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似
7、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译文: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 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观第五泄记 (2)
8、依依不舍(三)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连 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 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乃记之而去。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唐 肃宗乾元二年( 759)春天,李白
9、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 分) 沿溯阻绝( ) 佁然不动(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 分) 不见曦月( ) 虽乘奔御风( )往来翕忽( )3.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译文: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4 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 分)5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 分)6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朝辞白帝彩云
10、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源:学优中考网(四)【甲】潭中鱼 可 百许头, 明 灭可见。 乃记之而去。【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 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 辄 复不遂。然流行坎止 3,任 之 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1.【甲】文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2 分)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潭中鱼 可 百许头( ) 明 灭可见( ) 任 之 而已( ) 辄 复不遂(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译文: 3.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 。 (2 分)4.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 ,乙文表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