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doc.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37212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 导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调。 3 中西园林的差异 31 造园思想 从老庄哲学开始,理想失落的士大夫阶层不是顺应外界的变化而积极地调整心理结构,而是无视外界变化,在内心里顽强地保持着感情与心理平衡的稳定状态。与这种人生哲学相关的审美情趣,则是追求一种文人所特有 【摘要】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天成, 西方园林则追求秩序与制约, 这种差异的理由在于两者在造园思想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不同。18 世纪以来中西园林艺术开始了积极的相互交流, 但局部风格的借鉴并未转变中西园林自成一体的整体艺术风格。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

2、较,论证中西园林的差异系源于园林背后文化意识、观念的不同。【关键词】园林文化中西人与自然: A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是价值观念。园林,在中国称园、囿等,西方称之为 Grden、Park、 Landscape 。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的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中西园林发展成各自的独立体系,均与其文化内涵的各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有关。1 从文化土壤看中西园林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

3、的规则式园林。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人定胜天”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象。这一思想形成过程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这种朴素的行为环境意识是由稳定的文化固有思想决定的。2 从文化特征看中西园林哲学是中西文化发展的思想

4、基础。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要探求园林,就必须针对文化现象(即园林) 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21 思维方式中西园林的迥异首先表现在中西方在思维逻辑上有很大差异。西方注重形式逻辑,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在建筑、园林中,都体现得十分清楚。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22 价值观取向中西园林的不同还可以在中西方各自的价值取向中找到理由。西方文化重视对

5、自然“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往更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有价值,园林中提倡明析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提倡“尊贵”和“雅洁”,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创新价值。中国的自然风导致造园艺术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同样达到 ,古代中国,道家思想具有特殊的品格。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价

6、值取向。23 人文思想无论西方学者,还是中方学者,虽然在具体价值评判上有所不同。但仍一致认为,中西方的人文精神是造成中西园林差异的一个重要理由。从农业种植及灌溉发展到古希腊整理自然、使其秩序化,都是人对于自然的强制性的约束。西方园林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这是因为从思想上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世界观对西方人的 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同古希腊的原子论背道而驰的,所以古代中国就没有象希腊那样的自然观。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调。3 中西园林

7、的差异31 造园思想从老庄哲学开始, 理想失落的士大夫阶层不是顺应外界的变化而积极地调整心理结构, 而是无视外界变化, 在内心里顽强地保持着感情与心理平衡的稳定状态。与这种人生哲学相关的审美情趣, 则是追求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不能时时遨游名山大川, 藏身山林, 便在市井中辟园林, 理水叠石, 作山林之想。园林的创作原则即山水画论中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所谓外师造化, 即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楷模; 而中得心源, 则是指并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升华。艺术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像西方那种“几何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绘画和园林中几乎

8、是全然不见的, 与之恰成对比的则是倾心于自然美的追求。在西方, 浅论从中西文化看中西园林 导读: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几何体。花园的美,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在中国,建筑并不一定统率园林,尽管江南私家园林中建筑物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园林里面,还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建筑物只起点缀风景,或供游客驻足赏景、小憩娱乐之用;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认为艺术美于数的协调, 不管在什么种类的艺术中, 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 就能产生出美的效果。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和制约的意识, 有时与园林之外

9、自然界那明显的“杂乱无序”或“难以驾驭”形成对照;有时与园林之外城镇或都市的骚乱相关联; 有时则与同花园相接的住宅生活的繁忙和紧张有关。这就是规则式花园的由来。通常, 这类园林可包含花木、喷泉、精心制作的雕塑等要素, 以传述一种快乐、华美或奢侈的附加意识, 与环境特征 自然界、城市或家庭形成对照。路易十四( 1680 年) 的园林中有一种对规整性的极度要求, 20 世纪的“波兰次曼”园林中则有对华美的强求。32 造园材料由于造园艺术的全部内容是靠物质材料( 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来体现的, 是一种物化了的艺术形式, 因而, 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无疑会有更多的更直接的物质方面的

10、理由。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名山, 这是造园家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中国也是盛产石材的国家, 造园家利用不同形状、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 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 唤起人们对于崇山峻岭的联想, 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因而, 假山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最富表现力和最有特点的形象。西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则为西方规则式园林的起源提供了造园的物质基础。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 3000 多年, 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尼罗河沃土冲积, 适宜于农事耕作, 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对于沙漠居民来说, 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

11、洲”乃是最可珍贵的地方, 因此, 古埃及人的园林即以“绿洲”作为摹拟的对象。尼罗河每年泛滥, 退水之后需要丈量耕地因而发展了几何学。于是, 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渠和水池的形状方整规则, 房屋和树木亦按几何规矩加以安排,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33 建筑物在园林中的地位在法国, 建筑统率着园林。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着主导地位, 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 使它“建筑化”。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 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 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 形成林荫大道, 修剪得很整齐, 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

12、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为一座露天的广厦”。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或是构图上和其他各类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不但花园, 甚至连林园都建筑化了, 道路、水池和小建筑物把几何格律带进了林园。在花园里, 人们并不欣赏树木花草本身的美, 它们只不过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 用来铺砌成平面的图案, 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几何体。花园的美, 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在中国, 建筑并不一定统率园林, 尽管江南私家园林中建筑物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在园林里面, 还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 建筑物只起点缀风景, 或供游客驻足赏景、小憩娱乐之用; 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 迫使建筑“园林化”, 随高就低, 打散体形, 并且向自然敞开。人们欣赏的是树木花草本身的美, 不但欣赏它们的自然形态, 还欣赏它们的生命和“人格”。4 结语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定的趋势。只有真正把握住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汲取其艺术的精髓,才能科学地继承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开拓崭新的现代园林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