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毕 业 论 文题目: 中法文化差异之饮食文化系 部 外语系 专业名称 应用法语 班 级 08 级 4 班 姓 名 陈栎帆 学 号 08040409 指导教师 邓敏 2010 年 11 月 4 日2目录一、 引 言 .5二、 中法饮食文化的各种比较 .5(一) 饮食观念的差异 .51. 理念 .62. 方式 .7(二) 味觉盛宴:百味中国 VS 原味法兰西 8(三) 中法节庆饮食礼俗的比较(春节 VS圣诞节) 9(四) 中法饮食文化审美价值观的不同 10三、 结论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13中法文化差异之饮食文化摘要:世界上最懂饮食的意义,并用它来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
2、量的民族只有两个:中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史不仅和他们的文明一样悠久,而且还成为本国文明的一个部分。一道菜肴,或一种烹饪方法似乎就能让人嗅到一个民族文化悠久和深远的味道。而中国和法国,一个响当当代表东方饮食文化,一个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神奇。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要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就从这两国的文化比较说起吧。 关键词:文化;饮食;差异4Les diffrences e
3、ntre la culture alimentaire chinoise et franaiseRsum:Dans le monde il ny a que 2 nations :la Chine et la France, qui comprennent non seulement le mieux limportance de lalimentation,et savent aussi lutiliser pour enrichir leur vie et lever le niveau de vie . Lhistoire de la gastronomie de ces 2 pays
4、est aussi ancienne que leur civilisation, galement fait partie de leur civilisation. Avec un plat ou une faon de cuire, on a dja limpression de sentir la culture nationale. La Chine et la France, lune reprsente la culture alimentaire de lOrient, lautre est merveille de la cuisine occidentale. Sous l
5、influence de leurs caractristiques gographiques, du climat,des coutmes et traditions, il existe de grandes diffrences en matires premires, armes, faon de cuire et habitudes alimentaires. Et en raison de ces diffrences, les produits alimentaires ont tous leur caractre rgional. Les diffrences culturel
6、les, notamment la mentalit diffrente, entranent celles de lalimentation . Mots-cls: Culture ;Rgime alimentaire ;Diffrences5中法文化差异之饮食文化一、引言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以法国为例
7、,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二、中法饮食文化的各种比较 (一) 饮食观念的差异1. 理念: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特别是在法国,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 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法国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
8、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法国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 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 “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6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
9、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 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 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 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 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
10、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 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 糊及不可捉摸。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 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便衍生出中
11、国的八大菜系:鲁、 川、 粤、闽、 苏、 浙、湘、 徽 。2. 方式:常常听到中国人留学出去,对法国的饮食方式很不习惯,外国人来到中国,对于中国筷子这种东西也甚是奇怪。这就要归结于两个国家饮食方式的不同。7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 的,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
12、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 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 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法文名:baguette(单根筷子) ,baguettes(一双筷子)。起源於中国,古代叫 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 ,也叫筯,还叫棶,因为 箸 和 住 是谐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来就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
13、称的由来。 (清朝赵翼曾引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说:起於 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 )筷子从古代就流传至邻近国家,当今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 在菜色上中餐的前后道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合,吃什么与喝什么酒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我吃饭,可以任意喝各种酒水,比如茶水,可乐,果汁等等。在吃正式的法国餐馆吃饮,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丝不苟的。法国的菜单通常都只有区区两三页,还包括甜品和饮料。每道菜都有特定搭配的点心、酒水。吃甚么样的菜用甚么样的刀叉,也很有讲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选了两三套。酒杯也是一样,因为在这里吃食与喝品配搭是一艺术。习惯上,餐前要喝一杯开胃酒;用 餐过程中,
14、如果吃肉要配干红葡萄酒;吃鱼虾一类的海味,要喝干白葡萄酒;餐后有些人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地一类的烈性酒。每种8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着高矮 胖瘦好几个酒杯放在跟前。席问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却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气氛,但又不至于过分喧闹。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 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 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
15、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二) 味觉盛宴:百味中国 VS 原味法兰西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文子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鼎鬲其间,五味以和”。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史书另有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譬如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 手中,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都不在话下。其他原料也是如此。因而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
16、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延边 的“全狗席”,广东的 “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可谓一种食材,千般做 法,百人百味。法国料理的精髓在于尽可能真实体现食材的原味,当法国师傅在做料理时,他所加入的调味料、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给带出来。其料理以精致豪华的高尚品味,风靡全球食客的胃。因为菜肴要体现食材的原味,法国料理十分重视“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国料理的至理名言。法国料理的精华在酱汁(SAUCE),因为对食材的9讲究,法国人使用酱汁佐料时,以不破坏食材原味为前提,好的
17、酱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风味、口感,因此如何调配出最佳的酱汁,就全看厨师的功力了!。法国人最爱吃的菜比较固定,是蜗牛和青蛙腿,最喜欢的食品是奶酪,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丝。(三) 中法节庆饮食礼俗的比较(春节 vs 圣诞节)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也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按照中国农历,春节一般持续 15 天,汉族和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而对于法国,甚至大多数西方国家,圣诞节无疑是众多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它不仅是虔诚教徒们的一个盛大的节日,而且也是每个家庭聚会的日子。从 12 月 24 日到次年 1 月 6 日为圣诞假期,然而与之相关的
18、欢庆活动却要持续将近 1 个月。节庆的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春节为例,中国人的春节饮食礼俗是随地区而改变的,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因为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而“和”字寓意“合”,“饺”又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的意思。饺子因外形酷似元宝,所以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而南方则有吃年糕的习惯,因为谐音“年高”且有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食物法国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团聚,每个家庭都会操办一桌丰盛的圣诞晚餐。火鸡,鹅肉,牡蛎,法式白肠,蜗牛,鹅肝都是圣诞餐桌上的传统食物。在就餐程序中贯穿始终的就是美酒,白葡萄酒,开胃酒,红葡萄酒等等。餐后还有 la b
19、che de Nol(圣诞节原木行大蛋糕) 。人们用它来代表从平安夜一直燃烧到新年的特殊柴木。就这两个节日的饮食礼俗来说,中国年夜饭的传统菜品以谷物为主,肉食远远少于青菜的数量,品种也比较少。而法国的传统节日大餐中,肉类和海产品就占据了大部分的菜品,品种也相当繁多,青菜的数量就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是生吃。不过如今的法国人更加倾向于理性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科10学的搭配和自身的健康。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倾向于感性的对待盘中之餐,重视色香味俱全以及食物寓意。这也是两国节庆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四) 中法饮食文化审美价值观的不同由于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够随心所欲,有诗为证: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
20、家知。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 因此长期以来吃穿不愁难以办到,所以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证据不胜枚举。 此外,我们可以对西方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加以分析,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饮食,由于最初是主要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听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内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饪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是饮食的工具来表现,如各种的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也不把吃这种人生易于满足的事情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国的
21、俗语语可以高度概括,即“饱暧思淫欲”。他们更多地追求情爱,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情爱文化”,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和法国都是饮食大国,都有着诱人的饮食文化。两国各具特点。我们到饭馆吃饭,总会等很长时间所有的菜才能上全,这就让法国人很疑惑了,为11什么中国人吃饭要那么多道菜。相比之下法国人一顿饭的容量小的多,在我看来,法国菜虽然样式繁多,但少而精,绝对没有中国菜那么繁琐。虽然同时却少了中国菜的那种雍荣华贵,可是透出了不少的简朴实在。这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久了,生活累了的人的一点感受吧。中国菜的丰盛,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虽然看上去美丽,看上去诱人可口。可是背后透出了太多的中国人固有的缺
22、点,爱慕虚荣。我记得我问一个朋友,中国人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朋友不假思索,而且跟我异口同声,爱面子。的确,你在中国生活久了,处了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有体会到根深蒂固的爱慕虚荣。从古至今,从不鲜有。上至高官,下至平民。这绝不仅仅次于莫泊桑手下的玛蒂尔德。法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到了西南部,没有不吃肥鹅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没有不吃生牡蛎的;到了马赛,谁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马赛鱼汤?法国的餐馆小巧玲珑、漂亮雅致,店主尽量把餐馆办成充满温情的艺术场所。他们十分看重历史承传,注意保护历史印记。三、结论正是中法两国历史文化的种种不同,所以就造就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不过随着这几年中法文化交流的不断增
23、多,特别是定期举办的中法文化年。更加增进了两国的交流,两国在饮食餐饮方面的交流更是与日俱增。良性的竞争和交流有利于两国在本国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推成出新,更加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致谢本文是在邓敏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向她表示衷心地感谢。12参考文献 1 彼得梅尔(Peter Mayle) (作者).乔艾 (译者). 吃透法兰西.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 1版 (2010 年 3 月 1 日)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 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 1 版 (2010 年 3 月 1 日)3 让-罗伯尔皮特 (作者). 李健 (译者). 法兰西美食:激情的法国美食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1 版 (2007 年 1 月 1 日)4 罗芃.法国文化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 徐文苑.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 1 版 (2006 年1 月 1 日)6 张芝联 (作者), 佘敷华 (作者) 中国面向世界:中法友谊的历史文化见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 1 版 (2007 年 11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