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浅议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乐学的技巧麟游县镇头中学 杜海生内容提要教学不仅是创造性的劳动、课堂教学更是一门深刻的艺术。使学生乐学、巧学,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更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关键词英语教学 乐学 技巧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他又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据史记记载:(孔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显然,孔子学习不止于喜欢,而是达到了一个忘却一切的崇高境界,真可谓“乐之者 ”也。这足见提倡乐学有悠久的渊源。在新课改理念和思维发展的严峻的形势下,
2、“乐学” 更是被传统教学所“遗 忘” 的角落。许多教 师把学生视为接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 验 结 题 征 文2受知识的容器,只知一味地灌,一味地填,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机械而无情感。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以学为乐,致使部分学生厌学,甚至中途辍学。因此,教学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境界,达到新的至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乐学” 技巧。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去年我所带的
3、普通班在本校全年级中名列末尾,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于放弃,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我的精心设计,我是这样开始上第一节课的。首先我问学生:“你 们知道我的年 龄和家庭住址 吗?下面给每个同学一次机会看谁能猜中,而且我有一个条件都要用英语。 ”听完老师的话后,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猜上去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唯恐被别人猜中。五六个学生猜过了,他们从 36 岁猜起,猜到40 岁,都不对。这时,未猜的同学意识到老师的年龄应在 36 岁以下,后来一个同学终于猜对了,我的年龄实际3上是 34 岁。这时我赶忙说:“You re very clever。”(你很聪
4、明)我称赞到, “Thank you!”猜中者不好意思的红着脸答道通过这一堂课教学学生被深深吸引着,他们在猜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说的能力,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兴致盎然,其乐无穷。自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和乐趣。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坚持使用这一技巧,收效明显。2、创设情景,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情境,使学生在新、特的学习气氛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教学富于情节的故事篇目中,教师可用声像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如 Christmas Day圣诞节(Book3)一文,描述了圣诞节的来历和庆祝圣诞节的热闹场
5、面,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节日,感受爱的力量,我首先放圣诞歌让学生听音乐,感受圣诞节气氛,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同时在制做圣诞树(Christmas Tree)、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等图片、实物,增加节日氛围,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达到了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将课堂变为学生艺术殿堂,这会使学生从4中享受学习的快乐。3、点辍趣味,使学生体验知识之乐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 “摩玩” 它时,便会生发出许多情趣来,由严肃的变为活泼的、幽默的变为亲切、有味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
6、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之乐。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有助于记忆和运用。例如有一次,我在讲授英语词汇“look out”用法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本词的一词多义及运用的灵活性,我便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他跟老外住同一个楼,他在一楼,老外住二楼,有一次老外端来一盆脏水准备倒下一楼去,恐怕一楼有人会倒在别人身上,这时他在楼上大喊:look out! Look out! 结 果楼下中国留学生听到后没加思索就以为 look out (“向外看”!)这时楼上脏水已倒了下来,正好泼了他一身,原来 look out (除“向外看” 之外, 还有“ 小心、注意 ”之意),可这位中国留学生只知
7、其一,不知其二,弄得他狼狈不堪。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深明白了英语中一词多义不可滥用,需要区别运用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知识力5量之大,其乐无穷的道理。因此,教师如果善于点辍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中有无穷无尽的乐趣。4、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与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有艰辛的探索,才会有成功的乐趣。例如我们在教授名词变复数时,举了一例子说:“I have a book
8、.(我有一本书)。后又说 I have two books(我有两本书)。Book 复数 books,这时老师拿出 4 个盒子” ,学生有可能继续说:I have four boxs。这时老师趁势解释说box 复数变化不同于前者,那怎么变呢?学生可能进行激烈讨论,这时老师马上小结名词变复数第二种方法。一次递进,学生跟着老师,一层层上台阶,一步步攀登,乐在其中。5、深入浅出,使学生体验易学之乐学知识有如登山,赵往上越吃力,也越觉呼吸困难,怎样使学习降低坡度,使学生化难为易,就需教者深入浅6出地引导。例如:在教授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用法时,我说当客人来你家做客时,主人在前还是客人在前?学生回答当然是
9、主人在前领着。教师补充说:因此大家记着主格即主人放在句首,宾格即客人跟在后,其形式各异,与汉语不同,如此形象易懂,学生体验到易学之乐。综上可见,课堂上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得好:“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即使无我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因此,掌握“乐 学术” 很有必要,也是通往神圣知识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参考文献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中国物资出版社)2、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