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5129806
  • 上传时间:2019-02-10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9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资源描述:

    1、秋天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意境。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感悟。学时 两课时。情景导入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

    2、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课前复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芊芊细草 融 融 黛色 主宰 磅礴 ( ) ( ) ( )( ) ( )( ) 春华秋实 挑着 匍匐 贮满( ) ( ) ( ) ( ) 迸发 澹澹 闲情逸致 2.选用“融融、黛色、主宰、磅礴、挑着、匍匐、贮满、迸发、澹澹、闲情逸致、芊芊细草、春华秋实”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3.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哪些特点?答:夏天的特点有: 、 、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答:从三个方面描写夏天:夏天的 ,夏天的 ,夏天的 。5.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作者 夏天,

    3、夏天,更赞美 的农民。6作者在夏天的特点时运用了人的几种感官? 答:“细草、林带上长墙般的黛色绿烟” “麦浪扑打着山,云,汽车” ( 觉)“蝉儿、长鸣 ” ( 觉)“太阳烘烤大地” ( 觉) 热风吹着麦子的香味” ( 觉) 。“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觉)7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答:以春天和秋天的 和 进行 ,衬托夏天的金黄色和蓬蓬勃发。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再横线上抄写词语。(zhng) ( zhng) (bi ) ( lu) (q) (ji ) 丁丁 背篓 栖息 乌桕 (b) (h ) (mi ) (png ) (li )归泊 枯涸 梦寐 芦蓬 清冽

    4、2.解释词语。(1)丁丁: (2)幽谷: (3)肥硕: (4)栖息: (5)归泊: (6)廖阔: (7)枯涸: (8)清冽: (9)梦寐: 3. 用“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廖阔、枯涸、清冽、梦寐”这些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走近作者作品何其芳, (19121977) ,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 、 夜歌 、 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 ,史称“汉园三诗人 ”。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节奏,感悟诗的意境。 秋天 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

    5、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3. 给本诗分层。农家丰收图秋天(乡村秋景图) 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重点研讨1 “满披”形象生动。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视觉。2. “飘”字贴切传神,让我们体会到了伐木似有似无的感觉。 ”丁丁“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

    6、感官上属于听觉。3.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 。从感官上属于什么写?答:从感官上属于嗅觉。4.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应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应用了拟人,作用是形象、生动、自然。5.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应用了比喻,作用是形象、生动、自然。6. “归泊”妙处是什么? 答: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7. “游戏” 妙处是什么? 答:一词虚实相生,体现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课堂小结何其芳诗人在这首诗里应用多种视觉描写,同时应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忙后农家清闲喜悦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

    7、,快乐的秋天,幸福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秋天,充满收获春的希望的秋天。让我们也真诚的祝愿农村里的老百姓多过一些这样的秋天!拓展练习1. 仿照下面的例句,请你也写一句。我爱冬天,我爱她的千锤百炼,我爱她的孕育生命。我爱秋天,我爱她的 金黄灿烂 ,我爱她的 收获幸福 。2.请你写出关于四季的诗句,并背诵。 关于春的诗句 关于夏的诗句 关于秋的诗句 关于冬的诗句3.请扩写,写一篇作文秋天或家乡的秋天 。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

    8、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夏天的诗句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关于秋天的诗句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

    9、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关于冬天的诗句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4、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6、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8、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金色清美图 家乡的秋天(乡村秋景图)丰收喜悦图秋天班级:七(3)班 下面: 成绩: 情景导入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

    10、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课前复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芊芊细草 融 融 黛色 主宰 磅礴 ( ) ( ) ( )( ) ( )( ) 春华秋实 挑着 匍匐 贮满( ) ( ) ( ) ( ) 迸发 澹澹 闲情逸致 2.选用“融融、黛色、主宰、磅礴、挑着、匍匐、贮满、迸发、澹澹、闲情逸致、芊芊细草、春华秋实”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3.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哪些特点?答:夏天的特点有: 、 、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答:从三个方面描写

    11、夏天:夏天的 ,夏天的 ,夏天的 。5.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作者 夏天, 夏天,更赞美 的农民。6作者在夏天的特点时运用了人的几种感官? 答:“细草、林带上长墙般的黛色绿烟” “麦浪扑打着山,云,汽车” ( 觉)“蝉儿、长鸣 ” ( 觉)“太阳烘烤大地” ( 觉) 热风吹着麦子的香味” ( 觉) 。“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觉)7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答:以春天和秋天的 和 进行 ,衬托夏天的金黄色和蓬蓬勃发。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再横线上抄写词语。( ) ( ) ( ) ( ) ( ) ( ) 丁丁 背篓 栖息 乌桕 ( ) ( )

    12、 ( ) ( ) ( )归泊 枯涸 梦寐 芦蓬 清冽2.将对应的词义用线连起来。(1)丁丁: (2)幽谷: (3)肥硕: (4)栖息: (5)归泊: (6)廖阔: (7)枯涸: (8)清冽: (9)梦寐: 3. 用“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廖阔、枯涸、清冽、梦寐”这些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走近作者作品何其芳, (19121977) ,现代 、 家。生于重庆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 、 夜歌 、 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 ,史称“汉园三诗人 ”。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节奏,感悟诗的意境。秋天

    13、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3. 给本诗分层。农家 图秋天(乡村秋 图) 霜晨 图少女 图重1 “满披”形象生动。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点研讨重点研讨2.“飘”字贴切传神,让我们体会到

    14、了伐木似有似无的感觉。 ”丁丁“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3.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 。从感官上属于什么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4.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应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应用了 ,作用是 、 、自然。5.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应用了 ,作用是 、 、自然。6. “归泊”妙处是什么? 答:既写景,又暗示 ,与上文“ ”呼应。7. “游戏” 妙处是什么? 答:一词虚实相生,体现了秋天的 和渔人 的喜悦。课堂小结何其芳诗人在这首诗里应用多种视觉描写,同时应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忙后农家清闲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的 ,赞美之 。这是一个 的秋天, 的秋天, 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秋天,充满收获春的 的秋天。让我们也真诚的祝愿农村里的老百姓多过一些这样的秋天!拓展练习1. 仿照下面的例句,请你也写一句。我爱冬天,我爱她的千锤百炼,我爱她的孕育生命。我爱秋天天,我爱她的 ,我爱她的 。2.请你写出关于四季的诗句,并背诵。关于春的诗句关于夏的诗句关于秋的诗句关于冬的诗句3.请扩写,写一篇作文秋天或家乡的秋天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1298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