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5127198
  • 上传时间:2019-02-10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22.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资源描述:

    1、质量与密度学习目标:1.理解记忆本章基础知识。2.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3.会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重 点:密度的计算;测密度难 点:密度的计算;测密度基础回顾:1.理解质量的概念:(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 叫做物体的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 、 、 无关。(3)单位:国际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t , g , m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 5t= kg= g.(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2.天平的使用:(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3)使用时

    2、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 的工具。某次测量时读取数值为 80mL= cm3= m3(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 。4.物质的密度(1) 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 kg,体积的单位用 m3,那密度的单位就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 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

    3、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4)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 或 进行测量。典例分析:例 1: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固体密度的测定: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 1 中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个)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 。例 2:液体密度的测定:某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

    4、验中,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 2 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 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 相比较,则 _(选填“” 、 “”或“” )习题训练:1密闭容器中装有 l00g 水,若将它冷却后全部凝固成冰,则水凝固成冰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

    5、被“神六”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13影视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g倒出盐水的质量 m2/g盐水的密度 kg/m 333图 2A不导电 B体积大 C比热容小 D密度小4对密度定义式 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将一注射器的针头拨掉,用手指将开口堵住(防止管内气体泄露

    6、) ,另一只手推动活塞,当封闭在注射器内的气体被压缩时:A.气体的 m 和 V 都减小, 不变 B.气体的 m 不变,V 减小, 变大C.气体的 m,V, 都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用油罐车装运原油,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 50m3,如果要运 800t 原油(原油密度 油 =0.8103kg/m3) ,那么需要油罐车:A.14 节 B.16 节 C.20 节 D.24 节7.甲、乙两块金属块,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2 倍,甲的质量为乙的质量的 4 倍,那么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A.1/2 B.2 倍 C.1/4 D.8 倍8.分别由不同物质 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

    7、系如图 11-3 所示,由图可知(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c 物质的密度最大C.b 物质的密度是 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a、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60g,体积分别为 16 cm3、12 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 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3B这个实心球是 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 3C这个实心球是 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3D 这个实心球是 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 310.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读作_,它的意思是_;体积为 0.5m

    8、3 的实心铜制零件的质量是_kg。11.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45_,它的体积约为_ dm 3。12.一块质量是 1.8kg 的冰,其体积为_m 3,这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为_m3。13.某物体的质量为 810g,体积是 300cm3,它的密度是_g/cm 3,将其截去一半,它的密度为_kg/m 3,它的质量变为_g。14.为了测量小金属块的质量,小芳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进行实验:托盘天平(只带有 20g的砝码 2 个、10g 的砝码 1 个、5g 的砝码 1 个) 、小金属块。主要步骤如下:把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将小金属块置于天平的左盘内,当小芳向右盘内加入 2 个 20g 的

    9、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左侧,再向右盘内加入 1 个 10g 的砝码,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小芳接下来的操作可能是: 或 (答出两种即可) 。15.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1-6甲所示,此时

    10、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甲 乙 丙图11-6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6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1-6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 kg/m3。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16.一个空瓶质量为 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700g。若先将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 878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 1318g。求瓶内金属颗粒的密度多大?17.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 图 3 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 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1271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