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四基达标】一、选择题。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农谚() 纬度() 翩然() 孕育()B.怠惰() 销声匿迹() 萌发() 海棠()C.连翘() 刺槐() 天竺 () 风雪载途()D.榆叶梅() 济南() 逆温层() 衰草连天()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使差 遣差B. )( 观道 测观C. )( 枕落叶落D. )( 种耕叶种播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风雪载途( )A.记载 B.充满 C.装载 D.运载草木荣枯( )A.光荣 B.繁荣 C.兴盛 D.(草木)茂盛各种花次第开放( )A.一个接一个地 B.一次次地 C.慢慢地 D.次序4.下列词语不属
2、于同一结构类型的是( )A.草长莺飞 B.鸟语花香 C.销声匿迹 D.风雪载途二、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是活生生的生物。(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年。( )( )(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4.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三、语段阅读。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草木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
3、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第一段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词语。2.第二段中加点的词“次第” “渐渐”是什么词? 把它们去掉比较一下,这两个
4、词有什么表达意义?3.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4.第一段结尾“年年如是”中的“是”是什么意思?它指代什么?“周而复始”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5.阅读第二段,说一说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大自然的语言” 。这一段中“大自然的语言 ”有哪些?6.体会这两段的语言特点,说说它的好处。【能力素质提高】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一)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 隙里,又泼刺着岩石的壁垒。(二)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内,龙湾岩麓。因洞窟日夜吞吐海潮,有如潮音,故名。洞为山石裂 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耸起于沙滩中,洞中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
5、,声若雷轰。涨潮时,倚岩俯视,仿佛蛟腾足下,险怪百出。1.文中两处拼音是同一个字,这个字是 2.在第二段文字中,与第一段文字中“(海水)冲进了岩石的 隙里,又泼刺着岩石的壁垒”相对应的句子是: 3.从两文中可以了解“潮音”形成,请作简要说明: 4.从内容上说,(一)文写的是 ,(二)文写的是 , 而(二)文用的是 。二、试用准确的语言对以下两个图表进行说明,并根据图表的内容归纳出一个结论,200 字左右。人均耕地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4.20 亩 1.35 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 年 目前3 亩 1.35 亩【渗透拓展创新】请通过以下诗句中描写的物候现象,推断诗句所反映的季节,然后从早春到冬季,按
6、季节推移排列顺序,将序号填入诗后的括号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中考真题演练】以下是古代书信中的一段文字,请运用自己掌握的物候知识,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文中的横 线上。(月份均为农历),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A.早春二月 B.暮春三月 C.盛夏六月 D.中秋八月参考答案【课内四基达标】一、1.A 2.A 3.BDA 4.D二、1.打比方 2.比较 数字说明
7、举例子 3.比较 4.打比方三、1.依次是融化、萌发、簌簌、销声匿迹 2.“次第” “渐渐”都是副词,把它们去掉后 的意思与原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次第”修饰“开放” ,表达花儿的开放是连续的一个接一个的,这就有了一个连接的状态和过程,完全符合春天百花先后盛开的情况,去掉后只表现了一个开放的结果,以上的意味就全没有了。 “渐渐”修饰“变黄” ,表明变化是逐渐的,有一个过程的,而不是突然的,这也准确地写出了秋天树叶的变化。 3.第一自然段写的内容是: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的物候变化,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条理清楚。 4.“是”的意思是“这样” ,它指代以上所述四季物候的变化。 “周而
8、复始”在这里的含义是:物候现象经过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又从春天开始重新轮回,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5.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能够显示气候情况,传达气候信息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这样就把人们通过观察、积累得知的情况写成了大自然的主动传语,把事物写活了,生动有趣。这一段中,大自然的语言有: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6.语言特点是说明生动。作者使用了富于文学表现力的语言,将四季的变化写得有声有色,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能够引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在轻松阅读中获取 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一、1.罅 2.“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击,声若雷轰” 。 3.海水冲进岩石的罅隙。 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 4.海、洞;描写、说明。二、略【渗透拓展创新】【中考真题演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