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 2012-2013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2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角度探讨文章的主旨。3 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中写景状物的部分,提高描写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给加点字注音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缠络( ) 臃肿(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脑髓( ) 鉴赏( ) 觅食( ) 罕至( ) 竹筛 ( )秕谷( ) 渊博( ) 鼎沸
2、( ) 倜傥( ) 书塾 ( )宿儒( ) 蝉蜕( ) 拗 ( ) 窦 ( ) 锡箔 ( )和蔼( ) 厥 ( ) 淋漓( ) 叵 ( ) 确凿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二、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一)板块一【基础巩固】快速默读课文,掌握“预习导学”部分的生字词语。(二)板块二【文体介绍】1、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 ,题名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2、阅读这类叙事散文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把握文章记叙了什么事件,理清它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其次要品味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涵。(三)板块三【课文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
3、篇文章写了 个部分内容,先写 ,后写 。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3、认真阅读中间段,思考:(1)品读第 9 自然段,说说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 “我”真的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将我送进书塾里去吗?连用三个“也许” ,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本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 )的三味书屋5、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 第二课时板块一【百草园中的乐景】一、朗读课文第二段,品味精彩的景物描写。1、本段写了
4、多少种景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静物?动物: 静物: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修饰词语来写景的?3、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有什么好处?你能仿写一个句子吗?(比如可以写青岛的美景)4、综合来看,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一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二是动静交替、各具特色。三是虚实结合、趣味恒声。四是多角度观察、感受:眼观色,耳闻声,手触物,舌品味板块二【百草园中的乐闻】1、 快速阅读文章 36 段,概括内容,复述这个故事。2、 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板块三【百草园中的乐事】1、 朗读 7、8 段,概括内容。2、 雪地捕鸟需要哪些条件?3、 雪地捕鸟的具体动作是怎样
5、的?你能学会吗?板块四【三味书屋】快速阅读三味书屋的部分,思考:1、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 “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3、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 。这里有哪些“乐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乐事?板块五【主旨和写法探究】1、 文章通过回忆“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段生活经历,意在表现什么?2、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从作文的角度看,文章在内容的设置、详略的安排、中心的深化、景物的描写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命题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学生姓名 班级 评价 批阅日期 序号
6、一、病句修改1、小芳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2、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3、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4、这次考试的成绩中,反映出一个大问题。二、现代文阅读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使我蓦然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
7、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的脚不沾地。常常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
8、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作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的可不容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
9、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是,偶有成功的时候,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 “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有时候明明飞起来了,却偏偏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
10、重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第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2、根据第段内容填空。 (4 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3、 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段? 4、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答案: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2、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3、第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4、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5、 (4 分)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欢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