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来源:gkstk.Com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4、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成分,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教学重点1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在化学中研究物质的重要作用。课时安排:2 课时来源:学优高考网第一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制法与用途教学过程第一
2、课时一、复习引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二、新课学习(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1 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1) 刚点燃时的现象: 。(2) 点燃 1 分钟时的现象: 。(3) 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4) 熄灭 1 分钟时的现象: 。(5)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2.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来源:学优
3、高考网3.讨论交流:根据实验说出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讨论交流】以上变化如果要分成两类,你觉得哪些应该属于一类?为什么?【教师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交流讨论】课本第 11 页交流讨论的内容。【观察与思考】演示煤油的燃烧,空中生烟,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学生仔细观察各变化的现象,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问题思考】在对蜡烛的探究实验中,我们了解了蜡烛的哪些性质?【教师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交流讨论】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师讲解】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三、课堂练习:课后 1、2、3、5 题。四、课堂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布置
4、作业:(附后)作业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烧制瓷器 C. 汽油挥发 D.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2. 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 B状态 C气味 D可燃性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B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衣服上的油斑直接用水难以洗净说明油不易溶于水D米饭烧焦变黑说明了米中含有碳元素4.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 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的例子: 。2) 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5、和 能。3) 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 ) ,理由是 。5. 在卖氮肥的商店或厕所里,人们常闻到一股呛鼻的气味,这是氮肥或人尿中分解出来的一种带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氨气无色,极易溶解于水,在常温常压下 1 体积的水约溶解700 体积的氨气。氨气不能燃烧,但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因此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原料不。氨气还能与许多酸反应生成铵盐(常用做化肥) ,因此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列出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6. 根据
6、生活经验回答:区别水和酒精方法 利用的性质 区别铁和铜方法 利用的性质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举例说明。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哪些现象?举例说明。3.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归纳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新课学习(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交流讨论】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空气能供给呼吸: 。(2)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3)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4)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软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活动探究】测定
7、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 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2 交流讨论:红磷燃烧消耗了什么?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是 1/5 说明了什么?3 师生小结:红磷燃烧的反应表达式;实验结论。【教师讲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活动探究】灼烧面粉、葡萄糖和蔗糖。【教师讲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学生观察】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教师讲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三)化学研究物质的制法和用途【交流讨论】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师生小结】物质的用途跟其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学生阅读】课本 17 页。来源:gkstk.Com三、课堂总结: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制法和用途。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和用途。四、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4、6、7、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