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教案)11.大小猫洞.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18477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教案)11.大小猫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教案)11.大小猫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大小猫洞金克木教学目标1 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2 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重点难点1 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2 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预习二、 导入作者简介三、 课文分析1 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两个猫洞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晏子使楚,楚国开了了小门,结果反被晏子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辱。2 作者怎样推断这两个故事靠不住的。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作者认为晏子出使

2、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一个小门谈何容易。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思维定势,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3 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用,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猫来说,两个洞更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隐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4 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角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四、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五、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