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1372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导学案:17.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七章 电压 电阻三环:自学 展示 反馈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重点内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按照课标的要求教材将此内容的学习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本章教学内容以欧姆定律为线索,从欧姆定律的学习开始,到欧姆定律在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结束,教材自始至终站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本章共分 4 节:1.第 1 节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本节的综合性较强,知识方面要用到电路、电压和电阻的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的使用.本节主要要求学生通过实验

2、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方法.2.第 2 节为“欧姆定律” ,本节是在掌握“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欧姆定律公式 ,要求学生能应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现UIR象,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第 3 节为“电阻的测量” ,本节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本节主要考查了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来测出小灯泡(或未知电阻)的电阻值.4.第 4 节为“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本节主要是关于欧姆定律和串

3、、并联电路的综合,要求学生在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 总 R 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12总 【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 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掌握并运用欧姆定律公式 ;UIR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等探究环节;通过制定研究方案进一步

4、体会“控制变量”这一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课时建议】本章共有 4 节,建议 8 课时: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课时第 2 节 欧姆定律1.5 课时第 3 节 电阻的测量1.5 课时*第 4 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5 课时本章复习训练 1.5 课时1.控制变量法:例如: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一定;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

5、系时,保持电压一定.2.等效法:例如:认识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在测未知电阻的实验中,在保证电路连接及电路中电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用变阻箱的电阻等效替代未知电阻,由电阻箱的阻值,从而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gkstk.Com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2.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

6、.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会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教来源:学优高考网 来源 :学优高考网gkstk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2.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3.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演示用具、示教板一套,实验表格、图象坐标纸、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R 15 、R 210、R 3

7、=15) 、开关、导线若干.(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教学难点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教学课时 2 课时课前预习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1)猜想: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说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有关.(2)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步骤:为了研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我们应控制电阻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3)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1)猜想:导体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有关.(2)探究:方法:控制变量

8、法.备课笔记知识拓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推理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科学探究才能少走弯路.小组问题探讨:已知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那么,电压、电流、电阻这三者之间是否有一个具体的数量关系呢?课前预习步骤: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我们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通过换用不同的导体来改变电阻.(3)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

9、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看一个最基本的电路连接,即由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组成的一个简单电路.(开关闭合后灯亮)请同学们思考:你有哪些办法使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减小电源电压;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教师按学生的方法演示.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即电压变化要引起电流变化,电阻变化要引起电流变化.提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只是从定性的层面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更有意义的研究,应该是从定量的角度去研

10、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新课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师 请同学们思考电阻不变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教师提示:同一个小灯泡接在一节电池的电路中时发光较暗,而接在两节电池的电路中时发光较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或假设.学生猜想: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3)设计实验:实验仪器的选择:师 我们所学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中,哪些物理量可以直接测量出来,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生: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电流和电压,仪器分别为电流表和电压表.师 电阻不能测量,我们怎样知道导体的电阻值呢?生:可以从铭牌上

11、读出导体的电阻值.实验方法的选择:师 也就是说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我们是固定电阻不变,让电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因为电压的变化和电阻的变化都会引起电流的变化,所以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先让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最后总结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行新课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的变化,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生:控制变量法.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控制变量法” ,并讲解.实验时如何减小误差:师 实验时,针对于某一导体只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生:不行.师 为什么?师生共同回答: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同时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

12、,应该多测量几次.注意:我们在实验时不仅要针对同一导体测量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同时还要更换定值电阻反复进行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实验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定值电阻 R15 和 R210)实验时如何改变电压和电流:师 我们在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电压值和电流值,那么怎样去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呢?生 1:改变电源的电压,如:增减串联的干电池的节数.生 2: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教师总结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请大家根据你认为最适合的方法和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画出能够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13、(4)进行实验: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用多媒体播放)连接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接法,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前,明确研究对象;明确控制什么物理量不变,什么物理量改变;明确观察记录哪些数据.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测量次数不要过多,根据时间而定,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左右.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的情况时,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0.5V, 1V,1.5V).同样若用干电池(或

14、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时,也尽量使电源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数据.(5)分析和论证:数据处理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实验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分析电压是怎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流怎样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会完全一致.(6)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得出电流、电压关系的结论:板书: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教师指导学生用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画出 I-U 图象(高中物理中叫伏安特性曲小组问题探讨:1.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2.如果用学生电源做实

15、验,怎么改变电压?3.如果用滑动变阻器,怎样改变电压?进行新课线) ,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图象法解决问题.(7)评估: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报告中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如: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可怎样进行改进?操作过程中读完数据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断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电阻时,也没有断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存在一些误差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8)交流:要求学生进行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实验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实验探究中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实验探

16、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为什么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我的结论和你不一样?【例 1】 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小亮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甲 乙(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元件连成电路.(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_,记下对应的电流值.解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首先应看明白电路图中各元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然后对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连接时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位置及其量程.看不出该使用哪个量程时,应使用较大量程.(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

17、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R 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获取不同的电压值.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导体电阻不变的前提下,电压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变化,电压的变化是因,电流的变化是果,不能因果倒置.思想方法:在电阻不变时,想要更明确地知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采用画图象的方法.特点提醒: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特别注意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若没有特别明显的提示时,统一选用较大量程.答案:(1)如右图所示(2)电阻 R 的阻值电压表示数(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提出问题: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那么,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猜想

18、或假设:生:根据“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因此我们猜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设计实验:教师提示:我们在做实验时,仍需使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与前面相同.(4)进行实验:步骤一: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步骤二:分别将 5、10、15 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如 U=3V) ,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U=_V(5)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根据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画出 I-R 图象,并得出结论.板书: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 2】在探究电

19、压不变,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已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下表中有两个数据漏写,请根据实验结论,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解析: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若电流从 0.6A 减小为 0.3A,电流减小了一半,那么电阻应增大一倍,为 10.若电阻从 5 增大为20,电阻增大为原来的 4 倍,那么电流应减小为原来的 1/4,为 0.15A.答案:10 0.15【例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各个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各个定值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1)你认为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导体

20、两端电压不变是由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实现的,导体电阻的变化是由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实现的.小组问题探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进行新课答: (2)本实验中,需要保持 不变.(3)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4)小杨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使用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护电路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改变电源电压解析:由电压、电阻的概念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有关;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压不变;实验中要测电压和电流,故应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为了保证电压不变,还需用到滑

21、动变阻器,因此电路设计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保护电路,又可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但它不能改变电源电压.答案:(1)电压、电阻(2)电压(3)如右图所示(4)C解析:当开关 S 闭合后,A 中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所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或者说是两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 ;B 中电压表与 L1 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也正确;C 中电压表与 L2 并联,测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D 中电压表虽然与 L1教学板书课堂小结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这里的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和另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

22、成正比;也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定要标明是哪一备课笔记规律总结: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器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课堂小结段电路或哪一个导体.(2)注意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逻辑性.在叙述三者关系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顺序不能改变,即不可以说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也不能说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大.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通过了电流才有电压,这个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3、;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研究问题时,学习了控制变量的思想,针对这个实验,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我们控制了电阻不变,即定值电阻不变;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我们控制电压不变.教材习题解答想想议议(P76)利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 UI,并与电阻 R 比较,看看电阻 R 与 UI 有什么关系.解:电阻 R 与 的关系是: R= .UII动手动脑学物理(P 7677)1.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得到的实

24、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2)小英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是哪组数据?解:(2)第 4 组电流数据 0.40A 是错误的.2.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接线错了.请你检查一下电路,错在哪里?小兰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

25、,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当根据实验数据描的点成线性关系时,连接这些点作直线的要领是:首先让最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然后让分布在直线两侧的点同样多.解:如图所示.难题解答【例 4】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15 1A ”的字样,在 a,b 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R,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把20 的电阻接入 a、b 间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 3V 太高C.20 的阻值太

26、小 D.控制的电压 1.5V 太高解析:从题中电路图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与电阻 R 串联,当滑片 P 在最左端时,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 3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阻 R 两端的电压越小,因此,电阻 R 两端的最小电压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决定.通过分析题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达不到 1.5V,是由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小,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答案:A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教学反思1.教师备课时要亲自操作做实验,注意提供的电源电压与滑动变阻器要配套,有些电源电压达不到 3V,甚至有些连 2.5V 都达不到.2.本实验一定要弄

27、清实验目的,条理要清晰,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3.在分析和论证中可设计几个疑问,如有人说, “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对吗”?突出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学生学会概括、表达这种因果关系,真正明白物理量之间成正比的实际含义.4.考虑课时的限制,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可以利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获取的数据,更深入灵活地对数据加以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做演示实验,还可以课下验证,总之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些验证的器材,把探究延伸到课堂之外.5.要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6.本堂课分析电压、电阻、电流三者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很困难,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一定要注意突破.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小学的正比和反比知识,如:当 a/b=常量,a 与 b 成正比;当 ab=常量时,a 与 b 成反比.从倍数角度分析;从图象角度分析.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备课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