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陟县实验中学群体智慧教学活动案学 科 地理 年 级 七 设计者 王小霞 授课人 王小霞时 间 6.12-13 课 题 南极地区 计划学时 1重 点 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课 标要 求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南极地区的海陆位置、方向识别、极昼极夜、地形、气候、资源。课 时目 标来源:学优高考网(1)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学会识别方向。 (2)认读南极圈,指出南极地区的范围并判断其所处温度带,理 解由此形成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 。引 桥突 破教 法分组学习,小组竞争;体验、反思教学方法学 法 小组学习合作教学内容及过程群体智慧设计来源:gkstk.Com个性化批注来源:学优高
2、考网 gkstk一、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二、感知求疑(1)知识铺垫: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动,我转换视角,这时就有了南极的投影图,在地图中,我们能看到几条完整的纬线,从极点出发的条条射线就是经线。1.利用课件展示动态地球模型,我边演示边提问:连接地球表边的圆圈叫做(纬(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地理位置,首先学习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在图 9-1-2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在各纬线和经线度数后添字母。然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A:南极地区指( )以南地区,全部位于( )半球。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最( )的地区。位于五带中的(),有()()现象。B:所跨经度最广(360
3、) ,兼跨东、西两半球。同学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可以和同桌讨论。学生回答问题,补充提问:五带的分界线是什么?中低高纬度的分界线是什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图片展示南极地区的范围,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活动: 我叫妞妞,我的家乡在南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们企鹅家族的传奇事儿吧!几个美国科学家在企鹅的繁殖地捉了 5 只企鹅,并在它们身上拴上了标志,然后用飞机将它们运往 1500 多千米外的一个海峡,再从 5 个不同的地点把它们放掉。10 个月后,这 5 只企鹅全都不约而同地返回了故乡。给大家提几个关于南极的问题:南北判别:南极点即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方。离南极点越近,方向越
4、靠南。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为(0),(北纬), (N )表示,(南纬), (S)表示。(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东经),(E)表示,(西经), (W)表示。东西判别: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向()的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的转动。所以箭头指的方向就是(东)方,所以 A 在 B 的正东方。补充:利用自转方向判断东西的方法很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画自转方向时,要画在 AB 之间较短的弧上,然后再做判断。 我们接着学习海陆位置,展示动态地球模型,边演示边启发学生将南极的轮廓想象为一只孔雀,孔雀的背部
5、临的是(大西洋),尾部临(印度洋),腹部临的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头顶的是(南美洲),进而推导大洋洲和非洲的位置。(3)地形特征阅读材料,看柱状图,显示南极地区因为巨厚的冰盖使它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现在全球变暖对南极的冰川有影响吗?学生回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提供素材,让学生讨论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哪些地区。三、探究内化播放视频,让同学直观感受南极的气候。设置一道“是真是假”的题目:在南极地区长时间放在室外的一段钢铁极易折断;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上固定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南极是“白色沙漠”。同学们判断,在南极地区长时间放在室外的一段钢铁极易折断。是真的,原因
6、是因为南极地区寒冷,更准确的说法是酷寒。图片文字展示。这些问题比较简单,结合图提问,同学们回答,南极点即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离南极点越近,方向越靠(南) 。所以 A 在 B的(南)方。由于 AB 位于同一条经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1983 年 7 月 31 日,俄罗斯东方站观测到-89.2的低温。在这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极地区寒冷呢?给学生分纬度组、海拔组和冰雪组,各组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收太阳光少;海拔高,气温低;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光的作用,这
7、更加剧了南极气候的寒冷!紧接着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上固定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同学们觉得不可思议,引入烈风的图片文字,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风极,法国迪尔维尔站观测到 100 米秒的风速,是 12 级风的 3 倍。最长的暴风雪时间 340 天/年。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白色沙漠”,图片文字展示, 南极大陆是白色的沙漠,年平均降水为 3050 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 气候小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烈风、干燥。引出南极地区气候非常的恶劣,进一步启发,全年的气候是否都是这么恶劣呢?进而引出南极的暖季,然后学生讨论记忆方法,赵本山说 11 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三,11 在到了南极也等于 3。四 、课堂小结学生在知识树上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感悟 线,所以准确的答案应该是(正南方)。教学反思本节课力争用全新的理念设计教学,将课外信息和课内教学有机整合,扑捉学生的兴趣所在,“授之以渔,立足于懂”。让学生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培养了创新品质,提高了教学效果。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