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九年级 物理教学案(05)课题 总复习 简单运动 练习二 主备 张继维 审定 时间 1、 图 l8 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问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2 分):(1)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m/s(2)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 s2图 21 是 1 路和 2 路两辆公共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在 04s 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是 路(选填“1”或“2” ) ,在 04s 这段时间内,两辆汽车的平均速度 。 (选填“大于” 、 “等于”或路1路2“小于”
2、)3、 (10 年崇文一模)20 “和谐号”动车组以 21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 700m 长的高架桥,从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开桥共行驶 15s,列车的长度是 m。4、 (10 年东城一模)19一架正在起飞的客机,以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客机是 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 ) 5、 (10 年门头沟一模)19京津两地相距 115 千米高速铁路的开通可以在半小时到达,则高铁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6、 (10 年东城二模)19如图 11 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超点处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 11 甲所示,此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
3、机每隔 02 s 曝光一次,如图 11 乙所示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运动,则可知:赛车在做 直线运动7、 (10 年西城一模)30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太阳能驱动玩具车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如图 l6 所示由此可知: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前 20 s 内,乙车比甲车多运动了 m8.用塑料卷尺测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9、用一把尺子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实现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 )B、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
4、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1 路2 路t/s76543210 1 2 3 4 5 6 7S/m图 21(a) 图 10 (b)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10、(11 年东城一模) 20甲、乙、丙三辆电动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12 所示。经过 6s,其中运动最快的车通过的距离是 m。11、图 2 中甲、乙两直线分别表示两运动物体的路程 s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 甲v 乙 B、v 甲v 乙 C、v 甲v 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2、 (11 年朝阳二模)2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
5、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分别如图 1 0(a)和(b)所示。经过 12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乙在甲前面 m处。 13(2011 浙江湖州,第 15 题)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 8:27 B在 8:238: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 8:208: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 60 千米/时D在 8:208: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千米/时14 (2011 山东滨州,第 9 题)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的
6、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 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 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15 (2011 年江苏省淮安市第 2 题)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16、一座大桥全长 6700 米,一列火车全长 200 米,若火车全面通过大桥所用时间为 460 秒,求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多大?图 12122 4 6 8 10501.262.43.64.8t/s甲车61 2 3 4 500.91.82.73.6t/s乙车s/m s/m1 题图甲乙s/mt/s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