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制台见洋人》.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02909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制台见洋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制台见洋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制台见洋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课《制台见洋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制台见洋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2掌握小说中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3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4在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祖国振兴而读书的观念。教学重点1了解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李宝嘉的资料,了解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有关知识。来源:gkstk.Com学习要点学习有关宗璞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

2、的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过程一、经典引读学习明湖居听书 ,同学们了解了刘鹗的老残游记 ,知道它属于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什么?你能说说他们的内容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自由谈你了解的经典著作。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以学习课文为契机,更多的了解经典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二、走进新课同学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你了解鸦片战争后的旧中国的现状吗?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采取的是怎样的策略?三、预习检测1写出下列词中划线字的读音。藩台(fn) 撂(lio) 捺定(n) 瘪子(bi) 恪遵(k zn) 捱(i) 拍挞(t) 校场(jio) 弹压(tn) 2解释下

3、列词语的意义一言不合:一句话说得不投合。恪遵功令:(k zun gong ling)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头绪繁多:比喻要做的事情太多,因此做不到面面俱到,往往顾得了这边,丢掉了另一边。金玉之言: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3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四、整体感知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为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 1 )写文制台接见 第二部分( )写文制台接见 第三部分( )写文制台传授 “外交秘诀” 。 2分析人物形象分别找出文制台在接见同僚、下属和洋人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并思考这些描写体现了文制台怎样的性格特征。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表格接见对象 态度对比 行为

4、本质来源:学优高考网归纳形象见同僚 见下属来源:学优高考网 见洋人 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明确:来源:gkstk.Com以夸张的手法,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运用对比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本文语言通俗流畅,接近口语,人物语言能够恰当体现其性格。4概括文章的主题。要求结合背景及文制台在文中的“现形”总结回答。明确:本文通过制台见同僚下属和洋人的不同反应,表现了近代中国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给清朝政府和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鞭笞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寄寓了社会改良的强烈愿望。五、合作探究1洋人来访,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打,这反映了制台怎样的心态?先打巡捕

5、,反映了制台对内专横、自以为是的心态;后打巡捕,表现了制台恐洋惧洋,又不肯向下属认错的心态,既作威作福又奴性十足。2 “中国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谁耽得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制台崇洋媚外的奴才嘴脸。3.为什么制台称自己在外交上是“老手”?在他看来,外交胜利的标准是什么?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在小说中,有两处文字写制台称自己在外交上是“老手” ,一是他用花言巧语将外国领事哄骗走之后,用假设的语气叙述刚刚发生的事,说“若不是我这老手”;二是他惊讶于外国人“既肯赔话,又肯化钱” ,说“我办交涉也办老了,从没有办到这个样子” 。前者是自信,后者是狐疑,其本质是

6、一样的,就是要对外国人小心服侍,不能出错,他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自称“老手” 。在他看来,外交胜利的标准就是不能得罪外国人,不要给自己惹麻烦。4.听说两个留洋的学生制服了洋人,制台有什么反应?表现了他怎样的人格?听说两个留洋的学生制服了洋人,制台先是认为这两个留洋学生的做法不妥,认为是“聚众滋事” ;后来虽认为学生的辩驳“有理” ,但又担心得罪了洋人;再后来对洋人服软认错、赔钱赔礼不可思议;最后“倒反害怕起来” ,指示要“弹压百姓” ,护送洋人出境,以免惹恼洋人,再生是非,这表明制台对群众力量的猜疑,对洋人的惶恐不安,表现了他对内不信任,对外奴性十足的卑劣人格。5本文题目是“制台见洋人” ,但为什么还要写制台见潘台、知府呢?如果开篇就写制台见洋人,没有对照,制台崇洋媚外,对内、对下属欺压,对外国人,不管级别大小,一律卑躬屈膝的嘴脸就表现的不鲜明。六、课堂质疑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七、总结归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八、背诵积累掌握课文选自和“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那几部,作者分别是谁,熟知文学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