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

上传人:eco 文档编号:5089840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张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 张伟教学内容分析函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本质是从一个非空数集到另一个非空数集的特殊对应,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本节课在高中数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初中运动观下的函数定义出发,过渡到使用集合语言描述了更为确切的函数定义,本节课渗透的函数思想将被应用到数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函数概念及对符号 的理解。y=f(x)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能力:理解函数的集合观定义,并会使用符号表示;理解函数符号 ;会()与 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理解

2、对应法则;使学生提高抽象概括、分析总结、数学表达等基本数学能力。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函数实例和运动观定义去解析函数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集合观定义,进而理解法则 ,培养学生类比与联想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亲身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也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市重点高中学生。学生对函数概念并不陌生,初中的函数概念教会学生认识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并且掌握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已经基本具备建模的能力。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善于表达,善于发现问题,乐于和教师交流分享他们的解题心得。但高一学生的抽象概

3、括能力较弱,由实例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学策略分析在短短的 45 分钟要让学生经历函数定义发展史上 100 年的探究历程,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这需要教师用材料铺好一条路,要了解学情并对学生的疑问做好预设,难度大的地方搭好梯子,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原则来设计,着重解决了学生的几个疑问。1、怎么从初中概念出发得到高中函数概念?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很薄弱,这使得用集合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很有难度,如果直接归纳定义学生会失去刚刚燃起的探究欲望,所以我选择从生活中的三个实例入手,用问题串引领学生完成实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每个例子的“变化过程”就是对应法则,初中

4、定义的”某一区间”用集合语言描述就是定义域 A,自然过渡到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概念。师生共同研究得到函数定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辨能力,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2、对应法则是指什么?学生会觉得对应法则这个词很陌生,理解不好对应法则就无法真正理解函数的概念。我从三个实例中逐一的让学生体会初中定义中的 “变化过程”,第一个例子股票的函数关系变化过程是通过图像来展现的,第二个例子国民生产总值的函数关系是通过表格来展现的,第三个例子函数关系是通过解析式来表达的,变化过程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我们把这些呈现方式理解为函数的对应法则。3、为什么要引入抽象符号 ()?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如何设出二

5、次函数? =2+(0, , , 为 常数 )提问什么要标明 ?是为了突显自变量是 !, , 为 常数 现在二次函数可以设为: 清楚明了的表达了谁是自变量!()=2+(0)初中求当 现在可以表示为 ,简洁清晰。=2时 的 值 ? (2)以上两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才能体会的到,学生这时会从内心对 不抵制,不惧怕,()明白了它其实就是一种符号语言的表达。4、如何更深入的理解对应法则 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入手,在求解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发现各自的对应法则是什么;再通过例 2 的三个(2) ()和 (1)小题,让学生体会变量表达形式不同但对应法则相同,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就

6、是确定对应法则的过程,进而突破难点。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流程:实例建模、形成概念讨论研究、深化概念例题教学、应用概念知识回顾、总结方法精炼作业、巩固延伸实例建模、形成概念实例一 下图的兰色曲线记录的是某天自上午 9:30 至下午 3:00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的情况,股票指数是时间的函数吗?实例二 下表列出了我国从 1988 年到 2002 年,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年份的函数吗?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1998 783451999 820672000 894422001 959332002 102398实例三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 26s 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 845m,且炮弹

7、距地面高度 h(单位: m)随时间 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 h130t 5 炮弹距地面高度t2h 是时间 t 的函数吗?为什么?【师生活动】每个例子都请同学来判断是否是函数关系,学生的判断过程也是体会运用初中定义的过程;接着追问“某一范围”可以用什么来更为准确的描述;“变化过程”是通过什么来展现的。让学生体会怎么样用集合语言来描述函数关系。【设计意图】学生对初中的函数定义理解掌握情况将决定这节课的学习起点,和本节课建构知识的基础。这三个实例既巩固了学生对初中定义的理解,也拉齐了学生的起点,为下一步用集合语言和对应来定义函数做好了准备。从中学生还体会了用集合 A 来描述比“某一范围内”更为准

8、确;变化过程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展现:有图像、表格和解析式,这也是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为下一小节埋好了伏笔。概念的形成的阶段从实际问题引出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发展的过程。知识不再是生硬的,变成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形成共识,得到集合观的函数概念:设集合 A 是一个非空数集,对 A 中的任意数 x,按照确定的法则 f,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 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 A讨论研究、深化概念讨论点 1: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9、明确高中和初中函数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请同学找到概念中的关键词帮助自己理解吧!学习了初中高中的函数定义,你能谈谈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对应法则本质是相同的,初中是在运动观下的定义,高中是在集合观下的定义,用集合这种符号语言来表述概念更加清晰明了,高中还引入了一个抽象符号来表示函数关系。下列图中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学生辨析函数关系的过程就是理解定义的过程。接着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概念:其中 x 叫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数集 A)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自变量取值 a,则由法则 f 确定的值 y 称为函数在 a 处的函数值,记作 y=f(a)或y .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x

10、=a y|y=f(x),xA讨论点 2:确定函数的要素有哪些?函数定义中提到了两个集合:定义域和值域,还有对应法则,能确定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要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定义域和对应法则,追问学生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1 ; (2)=1+2 ; (3)=0讨论 点 3:理解 ()与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如何设出二次函数? =2+(0, , , 为 常数 )提问什么要标明 ?是为了突显自变量是 !, , 为 常数 现在二次函数可以设为: 清楚明了的表达了谁是自变量!()=2+(0)初中求当 现在可以表示为 ,简洁清晰。=2时 的 值 ? (2)讨论点 4:理解法

11、则 第一步:从一次函数 入手,求 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发现各=+1 (2) ()和 (1)自的对应法则是什么?让学生口答一个二次函数的法则,接下来给出例 2,深刻理解对应法则。例题教学、应用概念.例 2 ( 1) 已知函数 ()=2,求 (1).(2)已知函数 (1)=22+1,求 ().(3)已知函数 (1)=2,求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为例,这样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对应法则;再通过例 2 的三个小题,让学生体会变量表达形式不同但对应法则相同,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就是确定对应法则的过程,进而突破难点。通过习题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本题中体现了

12、函数中凑项的重要思想,为日后求解函数解析式做好了铺垫。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刻意提出,而应该是教师通过使用恰当的材料,陪学生一起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随着一个个疑惑的解开,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知识回顾、总结方法今天,我们在初中函数定义的基础上,运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重新刻画了函数,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通过比较两个函数的定义,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在练习中你积累了哪些解题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作适当补充精炼作业、巩固延伸1.判断下列各式中 是不是 的函数? ; (2 ) (3) .( 1) 2= =2+ 2 ; =2+ 1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3+ 1+2 ; (2)()= .3. .(1)已知函数 ()=22, 求 ( ) , (1+).( 2) 已知 (+1)=2, 求 ( )4.已知函数 ()=32+2(1)求 的值;(2)求 的值;(2)、(2)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