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语文习题2.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5084251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习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习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习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习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习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9 页大学语文习题 2一、单项选择题1. 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A排比 对偶 联翩,行文气势充沛 B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据充分,事 实胜于雄辩2. 答李翊书中,作者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 浮”作喻证明的道理是( )。A词必己出B陈言务去C气盛言宜D无望速成3.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 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 )。A韩愈走到孔子 门口而未入B韩愈不愿成为孔门弟子C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D感叹 成为 孔门弟子非常 难 4.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文章中心是记游西

2、山,但落笔却从游众山开始,作者采用的手法是( )。A悬念法 B抑扬法C铺垫法 第 2 页 共 9 页D直叙法5.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正面描写 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 D侧面描写6.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借用“车过腹痛” 的典故,是为了表达( )。A胸有成竹的文艺思想B尺幅万里的文艺思想C苏轼与文与可的亲密无 间D文与可 对 画竹的痴情 7.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总写西山高大特立的侧写语句是( )。A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 隐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3、 D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8. 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幸主者出,南面召 见,则惊走匍匐阶下”C“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D“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 跃马疾走过之”9.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谈到头脑中的鲜活形象一呈现必须迅速第 3 页 共 9 页抓住,否则就会丧失时,所用的比喻性词语是( )。A兔起 鹘 落 B胸有成竹C蜩蝮蛇蚹 D庖丁解牛10. 归有光的散文先妣事略中, “先妣”指称的是( )。A死去的母亲 B死去的祖母C死去的姐姐 D死去的妻子11. 宗臣写报刘一丈书一文的导火线是( )。A有感于刘一

4、丈信中的“上下相孚”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友情C有感于自己“ 常不见悦于 长吏” D有感于明代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12. 主张“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的思想家、学者是( )。A朱光潜 B顾炎武C胡适 D方苞13. 婴宁中,导致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 )。A爬上 树梢,狂笑而 坠 B惩罚邻子,遭遇诉讼C走出深山,嫁到王家 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第 4 页 共 9 页1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采用的主要写法是( )。A议论 的方法 B夹叙夹议的方法C描写的方法 D叙述的方法15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体现作者天人合一宇宙情怀的句子是( )。A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塿为类B悠悠乎与灏气俱而

5、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C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 隐 D引觞满 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16文与可赠偃竹画给苏轼时,附言曰: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这里所暗示的一个艺术基本特征是( )。A兔起 鹘 落 B尺幅万里 C蜩蝮蛇蚹 D胸有成竹17先妣事略文中写到母亲娘家的情况,其主要目的是( )。A彰显 母亲 娘家生活富裕 B说明母亲受到娘家接济C赞扬母亲娘家敦厚简实 D表现 母亲继 承良好家风18报刘一丈书暴露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含蓄的暗示笔法B客观的求真笔法第 5 页 共 9 页C犀利的怒斥笔法 D夸张 的漫画笔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

6、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似垒空之在大泽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以辞自多,仲尼以语自多2. 先妣事略描写母亲的主要细节有( )。A数颦 蹙顾诸 婢曰:“吾为多子苦!”B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C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D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E与人姁姁说 村中语, 见子弟甥侄无不爱。3.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与郑庄公的性格构成比照映衬关系的有( )。A姜氏的偏狭昏愦 B共叔段的愚顽无知C祭仲的老成持重 D公子 吕的直率急躁E颍考叔的纯 孝4. 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

7、来的有( )。第 6 页 共 9 页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 一篑E望洋兴叹5燕昭王求士一文中,所出现的贤士有( )。A郭隗 B乐毅C邹衍 D剧辛E涓人6婴宁自然天性形成的原因有( )。A狐狸出身 B鬼母教养C自然环境浸染D社会 环境逼迫E自我修养三、判断题1. 和氏以玉璞喻法术,以贞士卞和喻法术之士兼以自比,以和氏的遭遇比法术之士所受到的排斥和陷害,又感慨于前辈吴起、商鞅的不得善终,道尽了韩非内心的愤懑。 ( )2. 答李翊书属于书信体议论文,是阐述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作品。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作者以自己学文的亲身经第 7 页 共 9 页验,阐明了

8、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 )3. 谏逐客书中,李斯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突出逐客之害,利害并举,两相 对照,是非分明,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 ( )四、简答题请简要说明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提出的三种时代的观点。五、作文请以勿以恶小而为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第 8 页 共 9 页大学语文习题 2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D C D D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B B A B B D D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DE ABCD ABCDEBE ABCD ABC三、判断题题号 1 2 3答案 T T T四、简答题答案:鲁迅将历史总结与现实分析结合,指出中国的历史就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 了奴隶” 两个 时代的交替循环。而当时的中国正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之中。文章在此基础上,号召青年要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推翻旧时代, 创第 9 页 共 9 页造一个“历史上从未有 过的第三 样时代” ,即民众争取自由、民主、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