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5083962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十一册语文1-3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1、山中访友授课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掌握本课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2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材料:、朗诵录音。、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引导交流)寂静的山林,低矮的瓦房,久别的朋友,拥抱的身影,这常

2、常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山中访友”想象的情景。可是今天,当我们随着一位朋友去山中访友,你一定会见到一幅与我们通常的想象截然不同的画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读的部分多读几遍、分小组朗读,评议。、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全班展示。、交流初读感受:你看见了作者的朋友了吗?有哪些?三、分段品读,体会情感过渡语:拜访了这么多朋友,你觉得作者同他的朋友感情深吗?让我们一起再反复读读课文,细细品味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同他朋友间的深情。、先默读课文,用符号划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喜爱朋友的词教学思路设计:以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导入,直截了当,具体可操作,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就有目标性了。

3、创设具体的语境之后,学生才有话可说,体验深刻,有了体验,学生的朗读2语或句子,想想词句的含义,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选择下列训练点。)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一句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作者对老桥的喜爱?“德高望重”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什么含义?这一段中哪一部分具体写了古桥的“德高望重”?(“你把多少人马惟有你依然如旧。”)作者看到老桥,充满喜悦而又充满敬意,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吗?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曾经在哪些诗句中见到过“知己”?什么

4、样的人被称为“知己”?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树是我的知己?我是树的知己?(“呼喊我的名字”“与我交换眼神”“我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作者像这样连续跟六个朋友打了招呼,请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形,读一读这一段,跟每个朋友热情地招呼一下。再想一想:这山中还可能有哪些朋友,你能像作者一样说一说吗?(你好,的!你。)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为什么作者从一片落叶看到了生命的奥秘,从一块石头听见了时间的回声?你能像作者一样联想一下吗?(鞠一捧清泉,我看到了 ;挥一袖清风,我听到了 ) “走出门,就与

5、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课文开始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结尾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这样反复提到“好心情”说明什么?才感情。课堂应该是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读自己的句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凸显个性。六、课后反思 3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二、学习重点、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准备:、朗诵录音。、教学课件。四、教 学 过

6、程: 一、经典文段诵读上节课我们字斟句酌,细细品味了课文的语言,体会到了作者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现在谁能把自己体会得最深刻,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朗读展示)二、整体回顾,感悟写法、当老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我就特别喜欢。同学们喜欢读这篇课文吗?为什么?、你们发现这篇文章语言的特别之处了吗?(引导学生发现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写法)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雷阵雨这所有的自然之物在作者眼里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作者赋予他们“举首投足”和“喜怒哀乐”,使人感觉栩栩如生。、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三、总结全文随着作者在山中走了一圈,我们认识了许多好朋友。即将要同他们告别时,老师还有一个疑

7、问:为什么作者把这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雷阵雨当成这么好的朋友呢?你觉得他们值得做好朋友吗?如果与小树做朋友,我们的空气会更清新;如果与江河做朋友,教学设计思路: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况且,文章本身字字玑珠,句句含情,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整节课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在读中潜移默化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人文熏陶。4我们的晴空会更明净;如果与大自然做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同学们,能在你们的朋友册上记录一些有关自然的新名字吗?希望下次能听到你与他们的故事。四、

8、作业设计、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练笔:模仿课文段落写一、两段话。(任选一个话题) 你躺在草地上看过云吗?想象你幻化成空中的云后的情景、感受,写一段话。 把自己幻化成景区内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推荐阅读。【板书设计】、山中访友古桥:德高望重树林:知己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读写结合,即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六、课后反思 5【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2、山雨授课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认识本课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

9、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三、教学材料:、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准备优美抒情的轻音乐作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水淋淋(ln)啼啭(zhun)倾吐(t)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

10、印象。4提出疑难之处。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1自读感悟。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教学思路设计:通过初读,从声、色两方面整体感知山雨的美。6“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

11、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组内朗读比赛。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四、总结1配乐朗读课文。意在从内容理解过渡到语言品析,找到读写结合点,让阅读与写作同步训练,同步收获。并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增强语文素养。六、课后

12、反思 7【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3、草虫的村落授课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二、教学重点、难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三、教学材料:自制课件。四、教学过程: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2寻觅作者的

13、踪迹。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静读课文,感受情趣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预设:“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教学思路设计:(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六、课后反思 8

14、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3、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二、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三、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四、教 学 过 程: 回顾课文内容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品读课文,体会表达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预设内容:(1) “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 “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2) “甲

15、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听录音虫鸣,读句子。教学设计思路:(抓住“驻足痴望”、 “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9(3)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体

16、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 “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出示课文开头:“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积累语言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3背诵摘抄的内容。4提倡尽

17、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 ,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10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随堂落实“小练笔” )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4、索溪峪的“野” 授课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3、感受索溪峪风景

18、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教学材料: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知识迁移1. 师: 让我们轻松走入课堂,回顾刚刚学过的两篇课文。请同学看复习题(点击)鸟的天堂是_的名篇,看出作者_次游览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给人_的感觉,第二次看到_,是一种_的氛围2. 师生背诵相关段落。3. 师: 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动静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游赏鸟的天堂,让我们看看峻青的第一场雪有什么特点?(点击)第一场雪的特点是_和_,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4. 师:让我们一起重温雪后的美景吧。齐诵相关段落。5. 师:真好,簌簌的雪声,晶莹的银条,写出作者对

19、雪的喜爱。教学思路设计:11“瑞雪兆丰年”寓情于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跃然纸上。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又经历了第一场雪,这节课我们游赏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庄又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索溪峪的美景的?(板书课题)6、“野”字为什么加引号?什么意思?在文中寻找答案。复习回顾,一方面可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另一方面回顾写法、进行知识迁移。(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1. 读准字音,扫清障碍,出示:荡涤老叟不拘一格绵亘蜿蜒等词。2. 学生开火车读、齐读。3. 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4. 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5. 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

20、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通过检查预习,初读理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布局谋篇的写法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三)、交流体会、合作探究1. 师: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们摸透了,文章的结构被你们理清了,那么通过预习.你们也一定对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体会,现在就请你把你的读书体会和不懂的问题与你的伙伴交流探讨。(点击课件,出示问题:交流预习收获,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收获,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体会索溪峪的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四)、图文结合,积累运用1、师:

21、人们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人工的粉饰,有的则是真,是朴。此时的山水已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童,充满朝气的青年,那样率真,自然用自己纯真荡涤着游人的情怀。12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回顾。拓展授课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三、教学材料:资料四、教学过程:(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本组课文,

22、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教学思路设计:13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日积月累(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

23、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 学生自由吟诵。b 尝试理解。(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a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b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

24、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c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背诵并

25、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14趣味语文(1)自由读故事。(2)同桌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1、山中访友授课日期: 200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材料: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

26、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四、教学过程:15温读文章,牵情入课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习主题。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一个个侧面。关于大自然,你肯定还知道很多,你想跟大家介绍什么?指名两三个同学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四人组同学互相交流,并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准备在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移情自然,极尽想象语言描述:火海之中集体大逃亡的蚂蚁,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后,其余树虎轮流喂食;东北狼为了保全狼崽的生命而宁愿自己暴露在猎人枪口下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墙角的爬山虎、蔷薇花,柴房里的织网蜘蛛,风中的小草;浩瀚的大海,无垠的沙漠假如,你就是它们或它们当中的一员,在你的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

27、、动人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呢?请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作、天马行空的神游吧。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作三分钟的神游。(可以边想边自言自语。)睁开眼睛自言自语:说一说刚才在自然王国中所游历的经过。同桌互述,分享奇趣教师作要求阐述:把你在自然王国里所看到的景象、经历的事情以及独有的感受讲给同桌听。同桌相互叙述,分享故事和乐趣。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提出所讲故事的某些不足,可以帮助同桌修改故事。全班交流,分享评价协作小组推荐本组成员中讲的最好的同学来叙述游历自然王教学思路设计:16国的经历。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评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他的故事最令你感兴趣的什么地方?哪一点你最欣赏,最值得你学

28、习?是不是运用了联想与想象,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六、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一、教学目的:1 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二、学习重点、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17四、教 学 过 程: 选择片段,尝试习作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神奇的自然王国中一员了,你们就是那可爱又顽强的蚂蚁,那孤独又友

29、善的老蜘蛛,那从地上到天上又到地上走一遭的小水滴。来,拿起你们的笔,把你们经历中最精彩的片断写下来。学生尝试创写片断,教师巡视,寻觅优秀的作品,发现值得提醒的问题。先写好的同学自己通读一遍,发现问题并自我纠正。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佳作赏读,交流评价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笔下,那花鸟虫鱼,那风雪雨霜都成了鲜活的生命。现在请几位同学把他们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用心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请作者一一上讲台朗读他们的片断。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时引导评价。着手修改,比照赏析相信刚才的欣赏与评价,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请同学们拿起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发现经过修改

30、后有很大改善的典型。请“修改典型” (第一个环节上来交流的同学除外)上台朗读自己前后不同的语句或片断并简要解释这样修改的原因。教师口头叙述刚才巡视发现的有严重缺陷的病文(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选择教师口头叙述的方式来开展评价) 。请同学们来谈谈看法,提出修改良策。教学设计思路:18小组合作,互评互改在四人小组内互相通读自己的作文,相互提出优点、缺点及修改意见。各自修改。互相将修改前后的语句或片断读一读,肯定修改的可取之处。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二】单元课 题:5、詹天佑授课日期: 200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2

31、、给课文分段并学习课文第一、二段。二、教学重点、难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三、教学材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时代背景。预习课文。四、教学过程:19一看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学生介绍)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0

32、课詹天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 2 到 6 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第一段:第

33、 1 自然段。第二段:第 2、3 自然段。第三段:46 自然段。第四段:第 7 自然段。)三学习第 2、3 自然段1.默读第 2、3 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投影出示问题)3.请个别学生回答:(1)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教学思路设计:以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导入,直截了当,具体可操作,学生接下

34、来的学习就有目标性了。20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请 2 到 3 人回答)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

35、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 3、4 段。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学习重点、难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三、教学准备:、朗诵录音。、教学课件。21四、教 学 过 程: 一、调节课堂气氛。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紧张。但是老师却很紧张,谁能帮想个办法,能

36、使我不紧张?(请个别学生回答)谢谢同学们帮我想的办法,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吗?二、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 3 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3 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 1 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 4 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

37、?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学生划找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探讨3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 3 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 , “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画在我发下的纸上,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下面开始。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

38、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5.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 , “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投影出示动画)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个别学生回答(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教学设计思路:用推敲重点词句和画简图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2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39、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四.略讲第 4 段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五.总结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

40、,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因而,美读中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读文体验、切身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读书。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6、怀念母亲授课日期: 200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会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感情朗读。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初步体验。三、教学材料: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

41、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23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

42、怀念。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1.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

43、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教学思路设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教” ,扎实的课堂没有演变成老师牵着学生走,在课堂中,老师把这种学生感悟的释放落实到了写母亲的背影中。24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

44、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四、朗读全文,师生小结。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2.感情朗读。二、学习重点、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

45、,感悟爱国情。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四、教 学 过 程: 25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二、 (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

46、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谈。 (只要不偏

47、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国母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教学设计思路: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

48、;“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在作者记忆深处的母亲的身影,从而体会人物情感。26同。(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 ,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1.在 1984 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六、课后反思 【语文】学科第【11】册第【一】单元课 题:7、彩色的翅膀授课日期: 200 年 月 日 施教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