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答卷温馨提示: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一、古诗文(30)(一) 经典诗文积累(12 分)1.将张志和的渔父一诗默写下来。(4 分), 。, 。2.依据课文填空(4 分)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孟子鱼 ,我所欲也)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3.根据要求可提示,默写有关语句 (4 分)世间最美的坟墓着力歌颂了主人公摆脱声名之累,墓葬连名字都不留,在淡泊名利上, 与刘禹锡的 陋室铭是一致的,陋室铭中“ , ”
2、,写出了身居陋室,没有那些达官显贵的张扬和官场的气息。杜甫月夜中,写想象中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情景的诗句 , 。(二)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4-5 题。(4 分)逢入京使岑参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想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双袖龙钟泪不干”带有夸张的意味,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 “凭君传语报平安”中的“君”指的是谁?为什么只是“传语”而不写家书?(2 分)(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6-9 题。(10 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
3、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
4、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1)便要还家 要: (2)后遂无问津者 津: (3)欲穷其林 其 (4)乃不知有汉 乃 7.请用“/”划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断句 (断两处)。(2 分)其 中 往 来 种 作 男 女 衣 着 悉 如 外 人。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9.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出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梁时有人,合家俱痴 ,遣其子向市买帽 ,谓曰:“吾闻帽拟盛头 ,汝为吾买帽,必须容得头
5、者。”其子至市觅帽, 市人以皂施帽与之, 见其叠而未开,谓无容头之理, 不顾而去。历诸行铺,竟日求之不获。最后, 至瓦器行见大口瓮子,以其腹中宛宛,正好是容头处, 便言是帽, 取而归。其父得以盛头,没面至顶, 不复见物 ,每着之而行,亦觉研其鼻痛 ,兼拥其气闷然谓帽只合如此,常忍痛戴之 ,乃至鼻上生疮,项上成胝,亦不肯脱。后每着帽 ,常坐而不敢行【注】皂施(ch):皂, 黑色; 施, 一种粗绸子。宛:空荡。 研:磨。胝(zhi):茧。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历诸行铺,竟日求之不获。11. 梁人的儿子把“翁”当作帽子的理由是什么?(2 分)二、现代文(40 分)(一)阅读社戏( 节
6、选),回答后面的问题。(11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 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 (交代、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 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里一换, 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 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表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活跃、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
7、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而且 (似乎、几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 (弥散、弥漫)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 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又港, 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2.选出文中横线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 )(3 分)A.吩咐 活跃 几乎 弥漫B.交代 活跃 几乎 弥散C.交代 踊跃 似乎 弥漫D.
8、吩咐 踊跃 似乎 弥散13.这一部分描写夏夜行船的情景,表达了小伙伴们怎样的心情?(2 分)14.“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一个“陪”字,说明了什么?(2 分) 15.第 自然段画线句子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请概括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 分)球兰的坚持张燕峰椭圆形的叶片,碧绿厚实, 上面还有隐隐的白点点缀 ,看上去极清新雅致。初遇就欢喜不已, 于是, 急迫地跟朋友要来 ,移栽在自家的阳台上。很快就进入了隆冬季节,阳台上寒气逼人, 它被静静地安置在角落,其他的花都进入了生命的休眠期,垂头丧气, 气息淹淹,可它分明对深入骨髓的寒意, 毫无畏惧,
9、 依然葱茏着 ,兀自秀挺着身躯 ,倔强地昂着头,向着挤进阳台里那苍白淡薄的阳光努力微笑着。好不容易熬过寒冬,其他的花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球兰更是向春天吹响了昂扬奋进的生命号角,顺着墙壁肆意攀爬着,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它已经爬了很高,还长出了许多绿油油的叶片 ,那是一种新鲜的绿,似乎每一个叶片上都有一个崭新的生命在颤动啊,这让人怦然心动的精灵啊!就这样,球兰越爬越高 ,夏季结束 ,它已经顺利地爬到了房顶。看着它丝毫不会停滞的架势, 我只好给它搭了一根细绳, 心里在默默地祝福它:“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你爬吧,爬吧, 只要你愿意 ,整个阳台都是你尽情生长挥洒激情的舞台。”果然,球兰, 没有停住
10、它前进的脚步,它顺着绳子又拐了弯, 向另一面墙壁爬去。见它长得如此茂盛,葳蕤盎然, 我心中不免升腾起一种美好的希冀:什么时候它能开出一朵绮丽的花? 然而,球兰自己却不着急。连个花苞都懒得打, 它似乎忘记了开花这件事,依然心无旁骛地攀爬着。时间久了,我不免有些气馁。于是, 不再那样殷勤相待, 不再热情探寻 ,而是日趋冷落。想起来的时候, 就给它浇点水, 看它几眼 ,如果想不起来 ,就索性连着几天,不理不睬。很显然 ,球兰并不在意我的怠慢, 它依然绿得可爱 ,依然忘我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我的疏远和冷落中,终于迎来了第二年春天。球兰终于鼓起了花蕾,尽管只有两个,但是带给我的惊喜仍然是无法比拟的。
11、我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叩访它, 仔细辨识它的花苞长大了多少, 用目光丈量她开花的行程。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仍然是探望它。热情殷殷之态,堪与亲人相比。我日日在心里默念:球兰 ,快快开花吧我急,可球兰却一点儿都不急。它慢慢地向着开花迈进,神情悠然。在我久久的期盼中, 它终于开花了 ,五角星的花瓣,粉白耀眼,晶莹透亮 ,璀璨如遥远天际的起明星,又好似探寻世界的一双双纯洁好奇的眼睛。更妙不可言的是它的香味, 香气缭绕, 浓香扑鼻,沁人心脾。不自觉间,你就如同啜饮了玉露琼浆 ,心一下子就醉了。我喜不自禁。久久地驻足在它的面前,仔细地打量它, 甚至想伸手抚摸它。可它仍然是一副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样
12、子。半个月过去了,花瓣渐次零落,纷纷离开枝头令人心焦的是,两朵花凋零之后便沉寂了下去, 再也看不到它有任何开花的迹象。唉, 那些天里, 我心中的失落层层叠叠 ,堆积得像火山的层积岩又是一个令人诅丧的寒冬。阳台上冷得人瑟瑟发抖,我只匆匆看几眼后,便逃回了卧室。偶尔想起,才会跑去给球兰浇水。它还是老样子,不急不躁,不悲不喜, 对彻骨的寒冷更是不曾介怀。春天来了, 一天,我漫不经心地多看了它一眼, 发现在密密匝匝的叶片之中,竟然掩藏着一个小小的花蕾, 再顺着长长的藤蔓,一路搜寻过去,天哪 ,竟然有三四十朵 !我兴奋得禁不住叫出了声。此后的日子里,我精心照料着它, 而它也并不辜负我的眷春深情,一天一个
13、样。很快,有几朵接连绽放, 幽幽地吐着芬芳,满室生香,空气中也处处荡漾着这甜蜜的让人愉悦的香气,我的心完全陶醉在醉人的清香中。每天清晨,我久久地凝视着它,目光像一只多情的蝶儿, 与那朵朵娇艳绚丽的花儿缠缠绵绵。不知不觉间, 思绪漶漫,回顾球兰走过的漫漫开花路,怦然心动 :岂止是花儿,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在逆境里,熬得住岁月的苦寒, 挺得住命运的重压,不屈不挠, 从容淡定, 耐得住寂寞,才能看得到繁华,迎来生命中的春暖花开。选自新青年2016 年第 7 期, 有删改)16.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 分)A.雅致葱笼椭圆形气息淹淹B.停滞绮丽休眠期心无旁骛C.气馁息慢起明星沁人心脾D.辨识诅丧层
14、积岩漫不经心17.本文的标题是“球兰的坚持”,“球兰”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坚持”?(3 分)18.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 分)19. 请从修辞角度,对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 分)20. 本文第 10 自然段是文章的结尾, 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5 分)借口越多离成功越远朋友去参加一个比赛;结果铩羽而归,本来失败乃兵家常事,但朋友偏偏要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借口, 说是状态不佳, 没发挥出真实水平,而事实并非如此, 朋友不是输在状态,而是输在实力, 他不过是在为自己遮羞而已。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再也没有取得过好的名次
15、。还有一位朋友,他非常羡慕那些有钱人,做梦都想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为了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朋友选择了做生意,可是他经验不足,连做了几年 ,都没有淘到第一桶金 ,于是他心灰意冷地说, 看来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还是趁早放弃算了。人生路上,当我们遭遇挫折或失败时, 总喜欢为自己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为这样就能掩饰失败, 挣回面子。殊不知, 越是寻找借口,离成功就越远。其实,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失败在什么地方,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失败者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说什么运气不好,说什么上天不公,压根儿就没想过问题出在哪里。而成功者总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们总认为自
16、己在某方面做得不好,或者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于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不断努力 ,不断创新,最终找到了成功的法宝。有人说,巨人之所巨大 ,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 ,别人失去了信念, 他却下决心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为自己寻找借口,实际上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一种退缩的表现, 不敢面对失败 ,注定了只能失败。成功、就像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山路, 只要你耐心地走下去, 终有一天会到达神奇的顶峰。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心学的创立者。年少时, 王守仁就立下了一个高远的目标一一做圣人,大家都知道圣人不好做, 几千年来除了尧、舜、禹及孔子等人, 能称得上圣人的人少之又少。但王守仁不
17、怕,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只是看你有没有做圣人的决心。王守仁的榜样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王守仁决定穷竹之理,他 “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 结果理没“格”出来,反而害了一场病。“格”竹失败后,王守仁并没有放弃, 他相信“道”就在身边,只是自己没有找到“得道”的方法。为此,他博览群书, 遍访四方名士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他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忽然顿悟,原来, 圣人之道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对错是非, 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由此, 王守仁成为他梦 mi 以求的圣人,与孔子、孟子、朱子齐名。王守仁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世上之事不是不可能, 而是我们
18、没有找到打开成功大门的那把钥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毕阿斯所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端 ,就要贯彻始终。 ”与其无聊地寻找借口,不如努力地寻找方法。(选自当代青年青春派 2016 年第 6 期,有删改)2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 分)懦弱( ) 梦 mi 以求( )2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3. 第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 分)24. 第 自然段王守仁格竹失败顿悟成圣人的事实论据是用来支撑什么观点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 分)25. 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怎样才能获得成功。(3 分)三有这样一种香,淡淡的
19、, 却能让喜爱它的人甘愿沉迷 ,兴奋不已。这种香可以涤荡人的心灵,甚至整个生命与其相融也浑然不觉, 乐此不疲,这就是书香。请你以“书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本卷中出现的材料;字数不少于 600 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初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每空 1 分,共 4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者,该空不得分)2.不悱不发 月出惊山鸟 故患有所不辟也 烟销日出不见人(每空1 分,共 4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者,该空不得分)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香雾云
20、鬟湿,清辉玉臂寒。(每空 1 分,共 4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者,该空不得分)4.写出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2 分。意思对即可)5.“君”指的是“入京使”;因为时间紧迫,来有及下马,又没有纸笔,仓促间只能托“入京使”捎个口信。(2 分。每问 1 分)6.(1)通“邀”,邀请(2)渡口(3)代词,那(4 )副词,竟(4 分。每小题 1 分)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 分,每处 1 分)8.到了郡里头,就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些情况。(2 分)9.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2 分。生活状态 1 分,感情 1 分)1
21、0.到了各个铺子,一整天找不到帽子。(2 分)11.“瓮”口很大,能够罩住父亲的头,正好符合父亲对“帽拟盛头”的标准。(2 分。意思对即可)12.D(3 分)13.急切(或迫不急待、迫切等),欢快(或欢喜、轻快、畅快等)(2 分。“急切”和“欢快”各 1 分)14.一个“陪”字,说明小伙伴对“我”很关心很照顾。(2 分。意思对即可)15.作者调动嗅觉和触觉,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文字情景交融,烘托出“我”的喜悦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4 分。感觉占 2 分,好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16.B(2 分)(气息奄奄 启明星 沮丧)17.( 1)坚持在严寒中
22、昂首挺胸;(2)坚持努力前行的脚步;(3 )坚持慢慢地向着开花迈进,直至花开朵朵,满室生香。(3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18.( 1)过渡句,承上启下;(2)为下文写球兰越爬越高和最终开花“我”更加欢喜埋下伏笔;(3)为全文奠定了基本的感情基调。(3 分。每个要点1 分,意思对即可)19.一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球兰以人的性格、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球兰专心致志的坚持。二是运用排比的手法,突出了球兰在坚持中的专心致志和对开花的胸有成竹。(4 分。两种修辞手法及分析各占 2 分)20.由 “球兰走过的漫漫开花路”联系到“人生”,并获得重要启迪,画龙点睛,深化主题。(2
23、分。意思对即可)21.nu 寐(2 分。每空 1 分)22.越是寻找借口,离成功就越远( 或“借口越多离成功越远”)(2 分)23.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从分析“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入手,证明“越是寻找借口,离成功就越远”的观点;将“成功者”与“失败者”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揭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论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6 分。论证方法各 1 分,作用各 2 分)24.成功,就像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山路,只要你耐心地走下去,终有一天会到达神奇的顶峰。(2 分)25.阅卷提示:要有切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理想;要有一定的实力;要坚持不懈;失败时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3 分。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的实际从某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6.作文主要从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卷面书写五个方面综合评分。一类文 45-50 分,二类文 37-44 分,三类文 30-36 分,四类文 30 分以下。抄袭本卷中出现的材料者,给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