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doc

  • 上传人:dcs1276
  • 文档编号:5081437
  • 上传时间:2019-02-06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doc
    资源描述:

    1、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程快生 张国水 付生荣 摘 要:文章提出了黎川县 2009 年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自我比较可喜,但横向比就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指出了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包括耕地资源、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资料价格、产业生产规模、劳动力素质、专门人才、农产品市场等范畴;明确了加快黎川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工作:主要有“粮食安全”意识、工业化管理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技能培训等;得出了只有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使黎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结论。 关

    2、键字:发展方式 转变 经济 发展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市东南部,武夷山脉西麓,是福建省进入江西的东大门,“福银高速公路”(福州银川)和“向蒲铁路”(南昌向塘福建蒲田)穿境而过,福银高速在黎川设有 2 个出口,向蒲铁路设有客货站,使黎川县成为由闽入赣的第一县,其地理位置已明显凸现;黎川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地灵人杰;黎川县具有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黎川县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宜渔水面大,农产品种类多,粮食、烤烟、食用菌、水产、畜牧等产业均具一定规模,品质上乘,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名气和市场份额。 2009 年,黎川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实现了连续 6 年增产,食

    3、用菌、水产业、烤烟等特色农业上了新台阶,农民增收近 600 元,达到 5280 元,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在正确分析认识当前农业形势时,黎川县清醒地认识到:黎川县当前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自我比较是可喜的;但横向比,就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粮食增产仍属于恢复性质,在今后一个时期粮食要达到稳定增产将受各方面因素约束难度较大;来源于占农民人平纯收入半壁江山的食用菌、水产产业在产量方面无优势、特色方面无创新,有待做大做强;农民自主创业范围狭窄,外出打工发展空间小,收入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黎川县决策者们认为,当前农业经济发

    4、展正处重要转型期,如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发展的道路将会越来越窄,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促进黎川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若干因素 从目前掌握和调研情况来看,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 一是耕地量减质降,有悖于粮食深度发展。统计资料显示:1981 年黎川县农业区域规划时,实地描图室内计算全县耕地面积为 30.7 万亩,2008 年则减少到 22.94 万亩;其次,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如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和耕作制度不合理等),造成一定面积的土壤质地退化(如板结、肥力下降等),预计旱涝

    5、保收稳产高产面积下降近 15%。 二是抗灾能力差,影响着农作物数质提高。由于黎川县地理环境特殊,地势北低南高,呈漏斗型,往往一到冬春季节西北来的冷空气穿越赣抚平原后长驱直入黎川县境内,抵达黎川后则被武夷山麓抵挡而停止不前,形成冷空气易进难出、停滞堆积现象;而夏秋季节南太平洋带着大量雨水的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所形成的低气压多数难以越过武夷山的挡阻,致使丰沛的雨水难以浇灌伏秋季节黎川普遍喊“渴”的田地。同时,黎川县境内山峦叠嶂,山区丘陵地域明显,区域间小气候差异大,加上天气变数大,不确定因素多,在一般年份农事活动中,黎川县极易出现危害性灾害天气有:34 月的寒潮和“倒春寒”、67 月的洪涝、7

    6、8 月的伏旱、9 月的“寒露风”及秋冬连旱等灾害性天气经常出现,往往造成农作物毁灭性受灾,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高。如 2010 年 6 月 18 日,黎川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强降雨,短短 2 天时间局部最大降雨量达 456mm,其中局部地方 12 个小时降雨量就超过100mm,紧邻武夷山麓的厚村乡 6 月 20 日晚 912 时降雨达 200 多毫米,华山场洲湖村出现 10 分钟降雨达 16 毫米的记录,实属罕见。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成灾率较高。黎川县 60、70 年代在各乡镇修建的许多库塘陂坝灌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由于长达数十年的超负荷运转,加上通往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7、末端渠(又叫“蛛网渠道”)即中小型陂坝和灌渠(也叫“小农水”)国家投入资金不足,全由农民自行解决维修问题,而农民自土地承包到户后则各顾各的承包田,缺乏维护这些“蛛网渠道”的意识和能力,因而造成很多水库有效存水量减少、灌渠淤塞渗漏严重,陂坝堰塘水位降低,抽水机泵扬程下降,给灌溉要求较高的水稻、果树、蔬菜等农作物要达到稳产高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往往是“水在咫尺”,农作物就是喝不到。 四是农资价格涨幅过快,农民种田压力过重。受全球油价上涨牵动影响,近年来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不断上涨,从而产生两种现象,一种是按常规方式用肥则造成农民种粮成本加大,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也造成国家粮食政策激励作

    8、用逐渐降低,部分农户之间已出现“双改单”、抛荒弃耕和改种其它作物个例;一种是为了节约种粮成本,农民有意识地减少肥料投入,结果造成量减质降,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是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作物收入比较效益低。2009 年数据显示:黎川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 1.2 亩,人均经营耕地不足 2.6 亩,经营规模小,不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作物生产亩平均收入仅 1000 元左右,相比其它地区,其农业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正因为如此,对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解决农“脸朝黄土背朝天”劳作强度,提高农民稳收增收能力带来一定难度。 六是食用菌、水产等产业量小,特色不

    9、够明显。当前黎川县食用菌、水产等产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只有几个龙头企业,大多数生产规模仍小,多为单打独斗,以家庭作坊为主,同时加工能力差,包装无创新,市场占有份额少,没有叫得响、市场俏销的特色、名牌产品,直接影响了整体效益的提高。 七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地加快,黎川县进城务工和外出打工人员剧增,妇女、老人和儿童等“留守族”成了主要劳动力,相关人士戏谑为“386199 部队”,有的村竞连抬农机的人都找不到,这种现象客观上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八是农业专门人才缺乏

    10、,难以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目前黎川县农技推广中心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才比例不合理,高级职称只 1 人(水产专业),中级职称 15 人(全为种养专业),年龄段结构均偏重在 4555 岁;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则严重匮乏,形成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肠梗阻”现象。目前,黎川县 14 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没有一个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掌门人,就是具备助理农艺师资格的也只有 7 人,每 2 个乡镇才只有 1 人;技术员职称资格的也只 13 人,每个乡镇不足 1 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编人员专业(农业系列)对口的只有 49 人,占 42.6%;且还有约 15%左右的不在岗的空挂编人员;另外

    11、黎川县农技推广中心 10 多年来没进一个专业人员,造成农业上一些实用技术推广及农民培训等工作,因人手不够显得力不从心,造成科学技术到户率、到田率低和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九是农产品市场培育不健全,难以适应大农业发展。农业本是一个先天弱质性、低益性、生产周期长、风险性大的产业。对黎川县这个欠发达地区来说,除干旱洪涝、病虫侵害、地质灾害等自然风险严重外,其生产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性也大;加上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当前仍然是以家庭为主要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所生产的农副产品很多品种产销脱节,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同时由于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市场规模

    12、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有的只是以路为市,以棚为场,加上市场组织体系、政策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而远远不能适应大农业发展需要。 二、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工作 综合上述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参照其他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功做法,笔者认为,要保持黎川县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从粮食、食用菌、水产业、农民创业就业 “四轮驱动”上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要强化“粮食生产安全”意识,稳粮增效安民心。要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和“造地增粮富民”政策的常抓不懈,综合土地、劳力、耕作水平等因素,建设 12 个粮食种植面积超 10 万亩核心生产区和开发 23 个粮食种植面积

    13、在5 万亩的后备生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要向其倾斜;要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通过建立各种示范园提高科技推广应用和转化水平,并通过其辐射作用,提高农民承接科技的能力;要全面推广普及“农业保险”,理顺对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保险机制,通过“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防灾减损、“遮风挡雨”的“保护伞”,从而使农民遇险不惊、逢凶化吉,种粮比较效益得到提高。 二是用工业化的管理理念,经营和发展食用菌生产。通过从政策上、技术上、信息上引导农民加入食用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或专业合作社组织,使生产、销售环节更趋完美;同时通过大力推广棉籽壳(稻草)替代阔叶林木栽培、加温长菇、菇筒灌水增肥

    14、、大棚出菇等证明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使食用菌生产成本降低,品质提高,效益增长;要千方百计使全县食用菌生产者抱成团,形成规模效益、打响品牌。以省级龙头企业“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带领全县食用菌生产专业户闯市场,创新生产、流通方式,使黎川县尽快从食用菌生产大县向食用菌生产强县迈进。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水产业生产发展方式。黎川县位于洪门水库上游,拥有丰富的优质水资源,无水质污染的“四大家鱼”历年来为县内外、省内外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甲鱼、鳗、美蛙等特色水产占水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但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甲鱼生产;抓住国际鳗鱼市场的

    15、回升之机,以省级龙头自主出口企业“江西恒兴食品有限公司”的鳗鱼精加工出口创外汇为契机,大力发展鳗鱼养殖;保护好“四大家鱼”良好的水域环境,抓好品种改良和立体养殖,提高品质和经济效益,以实现黎川县水产业的再次飞越。 四是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农产品质量上台阶。积极向上争取“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立项上马以从法制上、制度上规范农产品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建立“水生动物防疫体系”,从水生动物苗种入手加强检疫,抓好各种违禁药品使用监管工作,做到无公害生产,使水产品无污染,安全系数高;加快“食用菌”等农产品国家级标准化建设,使其“品牌响”、“市场俏”、“效益高”。 五是全面推

    16、广农业机械,用工业化成果装备农业。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进一步引导农民多引进推广一些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耕整机、挖沟机、排灌机、柴油机、喷雾机及各种粮食加工机械,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将更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六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和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要充分利用“福银高速”和“向蒲铁路”在黎川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来

    17、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团村战役”旧址、“洵口战役”旧址、“篁竹街红军会师广场”等地“红色资源”做文章;充分利用好“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及龙头寨,新丰桥、横港桥和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的 190 万亩山林、9 万亩河流水库的山水一色绝妙的“绿色”水域资源和廊桥建筑;充分利用好黎川县保存较好的“十里长街不打伞”的明清老街建筑,洲湖“船屋”古宅和温泉及唐代“福、禄、寿、禧”四大寺庙等优势“古色”旅游资源;通过统筹规划,把黎川打造为集“绿色、红色、古色”于一体的“神秘之旅、休闲乐园”,吸引更多外地客人前来观光、旅游、休闲。 七是搞好各种技能培训,培育高素质青年农民队伍。通过开展青年农民职工技能培训,使青年农民走出打工从卖力气向蓝领转移,增加收入和财富积累。返乡农民工能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实现“转移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一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致富”的转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引领黎川县农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作者单位:黎川县农业局党支部文章来源:新农村(黑龙江)2010 年第 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0814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