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使用实时预览与对焦点如果你的相机还不错,我们建议你使用它的实时预览功能,在延时摄影中,这个功能是很实用的。比如在 Canon 7D 机身的右上角,有两个小按钮,你可以通过控制它来放大缩小画面比例,从而达到可以细致跟焦的目的,一单找到了正确的对焦点,请务必确认你已经将把镜头的对焦系统从 AF 模式调节至 MF 模式。这样你也就不用在对焦上耽误很多时间了,同样的,也能帮你省很多电。当然平时你要多加练习,对每一个镜头的焦点偏移量(跑焦)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快门速度以及光圈的组合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曝光效果要有概念,新手建议从相机的 AV/TV 模式开始,然后结合相机的测算值,再到 M
2、 档中进行细致调节。这样在未来的正式拍摄中,才会做到对焦精准,曝光正确。4、选择正确的拍摄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相机的基本设置,以防止你再拍摄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设置: 选择纯手动模式,或者是光圈优先模式 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一个合适的 ISO 值(例如:晴天 100、夜晚 400、黑夜 640.仅供参考)。切忌设置为自动档! 光圈和快门速度都是需要调节的(光圈优先只能调节光圈) 选择一个合适的白平衡预设,或者手动设定 K 值(色温),切忌使用自动档! 请把镜头的对焦模式调节至 MF(手动对焦)这样设置完,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抖动与闪烁,如果你还有兴许了解更多关于闪烁的问题,可以继续道高级
3、教程区学习。接下来,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关于快门速度。5、快门光圈定成败首先,在决定所有的参数之前,请先决定好你想要的景深是什么样的。对于延时摄影来说,对画面效果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高(比如快于1/125)画面中物体所呈现出来的流动感就越差。有很多人建议把快门速度设置成两张照片间隔的一般,比如我的拍摄间隔为 4 秒,那么我的快门就大概设置为 1.6 或者 2 秒。当然这个规则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比如你从早到晚,每隔一个小时拍摄一张如果在你拍摄的场景中出现了人群、车流,那么请确定它们都已经模糊掉了(注意,是模糊而不是没对上焦)。在它们的身后应还有一条条“丝带”。比较繁琐的一件事情就
4、是我们建议你要定期的去检查一下回看,确定中途没有问题。如果你是在白天拍摄,上面的建议可能就要作废了,这个时候就果断把 ISO 调至 100 甚至更小,如果你还想拍摄出“流体”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务必调小你的光圈,比如 F16 之类的,必要的时候,还要添加一片儿 ND 滤镜!四、设置间隔时间:决定拍摄照片的数量以及拍摄时长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旧取决于你想要拍什么从而决定你的拍摄总时长以及间隔时长。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黄金定律之类的东西了,但是我们会针对常见的环境为大家介绍一些经验,这样便于大家作参考。我们以中国的电视举例子,在中国高清与标清的帧率都是 25 帧每秒。对于延时摄影来说,一帧就意
5、味着一张不同的照片,如果影片由 10 秒钟,那么这里就会出现 250 张美丽的图片,一分钟就意味着 1500 张照片!这么看来,计算实际拍摄时间也是很简单的,假设你每 4 秒拍摄一张,那么 10 秒的片子就需要花费你 10x25x4=1000/6016.7 分钟去拍摄。1、傻瓜工具:Time Lapse Calculator上面“举的栗子”仅仅是 10 秒钟,而面对更长的时间,甚至是根据拍摄时间决定间隔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感到头痛。这里跟大家推荐一款软件(收费的),名字叫做 Time Lapse Calculator。这款简单的软件可以让你在他的面板上设定各种参数,例如帧速、间隔、曝光长度、最终
6、片长等等,之后根据键入的信息,自动计算出空缺的信息。这样你就可以专心的拍照了2、那我应该怎么设置间隔?这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这取决于你设置的 ISO、光圈、快门速度。下面我会给出几种参数,但是仅供参考:1)云、太阳在刮风的日子里,云朵的移动其实是非常快速的,因此直接呈”仰望星空“ 状,就能看出它们的运动,因此我建议根据风速的不同,你可以在 5 到 20 秒中选择一个间隔时间来进行拍摄。2)人群、车流、城市如果你是在一个人群密集或车流很快的地方进行拍摄,我们建议你选择根据你想呈现的虚化效果从 1 到 4 秒中选择一个间隔时间来进行拍摄。如果是白日拍摄,请你出门前确定带了 ND 滤镜!3)星空、月
7、亮、夜色这些应该是我们能遇到的最难在屏幕上完美呈现出来的物体,因此除了一个晴朗的天空之外,你还需要极大的耐心,既要捕获到它们的微弱光线,又不能使得噪点充满了照片。在北京这个坑爹的 PM2.5 环境下,快门速度在 20 到 25 秒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间隔就大概在 50 秒左右,在这里我们推荐使用 canon 5D 系列的机器,这个系列的机器对噪点的控制是非常好的!当然,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Canon 60Da,专门为了天文拍摄而重新设计的。光圈在 f/2.8 和 f / 4 之间是不错的选择3、心中有数以坑爹的北京举例子,车流的快速移动可能并非是下班高峰(应该是绝不),所以你可以选择提前出
8、门拍摄或者错开晚高峰拍摄,帝都的朋友放心,多晚路上都全是车对于拍摄日出日落的盆友们,你们要学会争分夺秒,光线的变化在短时间内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你没有设定好一个参数,最终就会给人一种跳帧、卡碟儿的感觉。而如果你需要中途调整,请务必小心行事,以免碰到相机或脚架,前功尽弃!微速摄影的拍摄方法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介绍了,不过在这里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吧。所谓微速摄影(也叫延时摄影),就是用很慢的速度固定间隔时间连续拍摄一组照片,然后用较快的速度连起来播放出来的一种摄影形式,展现出来就是时间被压缩了,画面中的事物都像是快进一样的效果。微速摄影有固定机位和移动机位两种拍摄方式,但都必须要做到画面连贯,不然看起来
9、极不自然。固定机位需要的器材:稳定的三脚架、相机(最好是单反,可以通过手动设置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能定时拍摄的快门线(快门线的作用一是避免因手触碰相机而引起机身震动,导致画面晃动,二是可以自动拍摄,降低操作者的劳动量。其实,普通不能定时拍摄的快门线也可以,只是劳动量将非常大)移动机位需要的器材:步进轨道、相机、快门线。先说固定机位拍摄的要领:用三脚架架好相机,取好景后固定相机,设置好曝光参数(镜头需手动对焦或自动对焦后调到 MF 以避免拍摄过程中跑焦),如果是白天或者夜间光线变化不大时,可以用 M 档手动设置曝光参数,如果是早晚光线变化较大时,可以用AV 档,以便相机自动调节快门时间来达到
10、固定的曝光量(确保曝光量不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避免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锅曝或欠曝了),当然,相机自动测光不可能永远那么精准,所以在用 AV 档可能会导致画面出现闪烁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目前还没找到解决方案,听说网上有人制作出了一种可以稳定曝光的设备,但貌似比较昂贵,没法去考虑啊如果各位有更好的方法,欢迎提供线索哈至于参数怎么设置,这个可能要根据个人的喜好来了。不过,如果是夜里拍摄星空,自然就和星野摄影参数一样了,高感光、大光圈、慢快门这也是为什么采用间隔摄影的方式拍微速而不采用拍视频快放的方式的原因,因为拍视频无法拍出清晰细腻的星空。设置好参数后,连接好快门线,设置拍摄每一张的间隔时间和拍摄张数
11、。这个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图来设置,比如我拍白天的云彩变化,我会设置间隔 8-15 秒拍一张;拍日光下影子的移动,我会设置 1.5-2 分钟一张;拍摄花开花合(那种每天开合一次的花),也是 2 分钟左右一张;拍星辰旋转,因为本身曝光时间就已经在 30 秒左右了,所以可以设置连拍(此时,一定要关闭相机“长时间曝光自动降噪”功能,而改用拍摄结束后相同参数补拍几张暗场的方式代替降噪,以免影响连拍);拍种子发芽,或许就是半 10 分钟到小时左右一张了,具体我还没尝试过,谁来试试?至于每一段素材需要拍摄多少张、累计多长时间,这就需要你自己计算一下了比如星空微速,30 秒曝光一张,而每一秒视频需要至少
12、拍摄 15 张照片,一般一个镜头大约持续 5-10 秒,也可以有十几二十秒,所以 还是开头那句话,要尝试微速,必须要慎重考虑啊在拍摄过程中,千万要保持相机固定不动,千万不要有外力作用到三脚架、相机上,否则可能心血就白费了再来说说移动机位。这个观看的效果就是看到天上星星、云层在移动的同时,地上的景物也在移动角度。有一种很强的现场感。这个必须用到步进轨道,不然无法保证画面移动的幅度、速度、稳定度。轨道是电机控制的,设置好步进速度,一般是和相机拍照的间隔时间同步,比如间隔 10 秒拍一张,那就是 10 秒前进一步,至于每一步移动多远,就要看你个人设置了。不过对于这个,我也只是纸上谈兵了,我还没尝试过
13、,毕竟轨道太贵了,买不起,自己又不会做好了,素材拍摄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编辑视频了。很多人是直接把原始照片素材直接放进视频编辑软件里编辑,我觉得这样很复杂,把简单的工作复杂化了,我一般是先用软件把每一段素材先处理成视频片段,然后再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剪辑。第一步,1、普通微速,用星轨叠加软件 startrails 将照片素材叠成视频,至于分辨率、帧率就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了,一般说来,帧率低于 15 帧每秒就不连贯了,一般视频播放速度是 24 帧每秒,我一般设置的都不低于 15 帧每秒。2、从星点拉成星轨的微速,先用 starstax 叠加星轨(一定要记着保存每一步叠加的过程照片,因为用的就是这
14、些照片),然后把每一步叠加的照片用startrails 叠成视频素材 这个软件很好,以前我不知道这个软件时都是用startrails 一张一张叠的(也就是先 1+2 叠一张,然后 1+2+3 叠一张,再然后1+2+3+4 叠一张于是我直接崩溃了)第二步,将这些处理好的视频素材导入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剪辑。视频编辑软件很多,比如 premiere、EDIUS、会声会影乃至微软自带的 moviemaker都可以,我一般用的 edius,主要是习惯了。一段好的微速作品,剪辑和配乐很重要,画面跟音乐配好了能加分不少。所以我一般是先按照画面的风格选取一段自认为比较适合的音乐,然后在视频剪辑软件里按照节奏
15、做好标记,将素材按照主题和标记进行组合,有时需要调整素材的速度。这中间有很多细节,比如转场过渡、比如色彩调整、比如特效、比如字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就不一一阐述了,各位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摸索吧此外,如果你是拍的固定机位素材,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后期编辑软件里通过特效处理来模拟移动机位的拍摄效果,具体还是自己摸索咯好了,基本就介绍到这里,再放上一段米国人拍的微速毒品来毒害大家不过应该很多人都看过了时间的风景(TimeScapes)延时摄影又叫“缩时摄影”“间隔摄影”,它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它比静态的图片或者普通的摄像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高速拍摄能够让你看清平时肉眼无法分辨的瞬间,比如说子弹穿过苹
16、果的完整过程、钻地炸弹是如何把一座碉堡变成粉末的;反过来也是一样,通过延时摄影,大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小到一年四季窗外的风景、一天中火车站里来来往往的旅客,哪怕只是一朵花的绽放,都压缩在几分钟、几十秒甚至几秒的时间里,似水流年,美不胜收。虽然看上去延时拍摄挺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就算是卡片机也同样能够拍出能和纪录片相媲美的延时镜头。数码单反拍摄延时摄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1、 数码单反可以拍摄大分辨率的图像。现在高清视频的分辨率是1920*1080,也就是说是 200 多万的像素,而现在主流数码单反拍摄的图像像素都在千万以上,有些更是高达两千多万。这给后期处理留有了相当大的余地,可
17、以轻松制作包括画面平移之类的效果。(当然,你如果有 4K 级别的摄影机,完全可以不用数码相机了=。= )2、 可以使用 RAW 格式进行拍摄。RAW 文件保留了大量的信息和画面动态范围,同样给后期处理提供了方便。3、 可以全面掌握曝光的过程。光圈、快门、ISO、白平衡都是可控的。4 、 可以随时查看拍摄的照片,控制拍摄的进程和效果。劣势:1、 文件大小是优势也是劣势。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和 RAW 文件会限制相机拍摄的间隔。不同相机的缓存有差异,过大的文件会影响到相机的处理速度,一旦处理速度跟不上,相机会停止拍摄。所以有时候只能放弃拍摄RAW,改用 JPG 格式甚至小分辨率的 JPG 格式以获取
18、较短的拍摄时间间隔。2、 使用数码单反拍摄,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视频闪烁(flicker)的问题。无论多么小心,都有一定的概率遇到这一现象,尤其在光线变化比较大的环境中。这给后期带来一定的难题。这点会在后面单独说明。器材的准备1、 数码单反相机。最好是有曝光时间间隔控制功能的相机。尼康多数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都是有这个功能的,虽然佳能木有这种功能,也可以刷固件达到这个功能。B 门或 M 档对于夜景的拍摄极其重要,因此如果想拍摄这些方面素材的同学一定要配备。(当然最好是高端单反,佳能 1D5D 系列尼康 DX 系类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当然最差也要有一佳能 350D 或者尼康 3000 来拍延时低端机器的
19、问题就是快门可能承受不了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2、 相机没有这个功能也不要紧,如果你不愿意刷固件,你可以通过使用外置的遥控快门来实现这一功能。比如尼康有 MC-36,佳能有 TC-80N3(我的60D 用的是 MC-c1,两节 AA 电池供电,省电而且便宜,不到 90 块)。3、 没有遥控器也没有关系,可以将相机连接电脑,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尼康有 Nikon Camera Control Pro,佳能有 Canon EOS Utility,都可以控制相机的拍摄。缺点就是不太方便,如果在户外进行拍摄,至少要背一部笔记本电脑出去,而且最麻烦的是供电问题。4、 一个稳定的三脚架。拍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
20、抖动都会对最后的视频造成影响。所以一个足够稳定的三脚架非常关键。最好是那种下方可以挂上重物的,这样在大风中也能保持稳定通常大风能带来漂亮的云层移动的画面,你肯定不希望被晃动毁掉整个拍摄。此外,一个灵活稳定的云台也是必要的准备,你肯定不想因为角度不够拍不到壮阔的图像而郁闷好几天吧。5、 一块中灰滤镜。用来在白天降低快门速度,原因在后面曝光的段落具体说明。6、 拍摄前还需要准备的。充足的储存卡和电池,如果有条件,换成专业供电电车也是有必要的。如果是连接电脑的话,注意照片保存盘的硬盘空间剩余情况。储存卡不仅仅是储存大小的问题,卡的储存速度也会影响到拍摄间隔,所以配备几张高速的大容量储存卡是很有必要的
21、。照片拍摄时间间隔(有必要说明一下,是拍摄的间隔时间,并非曝光时间)一段正常视频的帧速率在 24 至 30 之间,可以理解为每秒钟有 24 到 30 张画面。如前面所说,延时摄影是把一段长时间的画面压缩到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好每帧照片拍摄的间隔时间,才能得到一段看上去比较自然的视频。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的原则是变化越快的场景间隔时间越短。时间间隔的参考:大风天快速移动的云层:1-2 秒慢速的云:5-10 秒太阳在地面上移动的影子:10-20 秒太阳在晴朗天空的轨迹:20-30 秒星星在天空中运行的状态:10-60 秒日落时对太阳的特写:1-2 秒城市的人群:1-2 秒植物生长的状态:5-40 分钟
22、这些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更多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拍摄积累经验,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确定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一旦确定,就不能再更改。有一种更为保险的做法是,当不确定采用多少时间间隔时,选定一个时间,然后等分时间。用等分的时间间隔去拍摄。比如计划用 4 秒间隔的照片来制作视频,可以在拍摄的时候用 2 秒间隔进行拍摄。这样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如果觉得 2 秒的不合适,可以抽掉其中等分时间的照片,一样能得到用 4 秒间隔拍摄的照片。这个做法只适用于曝光时间小于间隔时间的拍摄,长时间曝光拍摄星空等夜景的时候则不行。拍摄参数的设置拍摄照片时,应当将相机所有设置调到手动模式:使用 M 档拍摄、禁用自动对焦和自动
23、白平衡。这样能够保证每一张照片的曝光值都是一致的。这很重要。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不出现视频闪烁的问题(当然实在不行可以通过后期来解决闪烁和不稳定的问题)。光圈:光圈通常不宜过小,小光圈虽然能带来大景深,但也会带来镜头和感光器上灰尘的印迹以及光线的衍射。F8 往上都是比较合适的光圈。快门:快门是重点。一般在确定的光线下,光圈确定,快门速度肯定也是确定的。所以在晴朗的白天,使用 F8 的光圈,ISO100, 快门速度一般不会低于1/250。这样的快门速度,通常可以凝固运动的物体。在拍摄延时摄影时,这样的快门速度还是过快了。当我们尝试将高速快门拍摄的图像拼合成一段视频时,会发现视频里本该移动的人或者车
24、辆,会呈现出一种非常不自然的状态看上去就像在一闪一闪的,我们称之为闪点(blips)。这样看起来会十分不舒服。我们可以打开自己电脑里的任何一部电影,在画面移动的时候暂停,这时候会发现画面并不是完全静止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模糊。这种模糊叫做动态模糊(Motion Blur)。在观看动态画面的时候,人眼会自动忽略这种模糊。当每帧照片都是静止时,看上去反而会觉得非常不自然。所以在拍摄延时摄影的照片时就要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尽可能的降低快门速度。这时候,前面提到的中灰滤镜就有用处了。中灰滤镜的作用就是把快门速度降下来,使移动的物体产生模糊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小光圈带来的麻烦。快门速度也并非越慢越好
25、,过于模糊看上去也不舒服,甚至会看不清拍摄主体的动作。通常来说,曝光时间应该小于拍摄间隔时间的一半。但是长时间的曝光不受此规则约束。比如在拍摄星空的时候,太长时间的曝光会拍出星轨,间隔时间过长视频看起来又会显得不连贯。所以如何掌握那个恰到好处的中间值,还需要自己的经验。事先也可以拍几张查看一下效果。同样,模糊不是绝对的,要针对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比如拍摄花卉开放的过程,就不需要也不可能要求单张照片做到动态模糊。再比如开始的视频,每一帧间隔时间非常短的话,视觉上的差异也没有那么大。拍摄方法1、 保证储存卡有足够的空间来拍照,我一般准备两个 16G 左右的 SD 卡拍摄素材2、 保证电池电量足够维
26、持整个拍摄。多带一块备用电池,或者带上一块移动电源()/啦啦啦3、 稳定的三脚架,避免相机移动,如果买不起好的,那就给三脚架加几块配重,其实 200 块钱的云腾脚架就不错啦4、 全手动拍摄(比如我拍阴天云的运动时,快门 1000,iso100,曝光补偿无,色温阴天,15 秒一张)5、 白天拍摄时,调低 ISO 和使用中灰镜以延长快门速度。6、 更慢的快门速度带来更真实的视频效果 (这个其实可有可无,因为比较麻烦的是变化的光线有可能带来视频的闪烁)7、 根据期望的画面移动速度来设定拍摄间隔,大范围延时摄影技巧我会另开帖子叙述的。8、 选定一个题材(朝阳、夕阳、云彩、星夜、城市夜景、车流、潮涌、云
27、海、人潮等等等等)准备充分后就可以开始拍摄了。例如按照 24 帧的视频来算,一段 15 秒的视频需要 360 张照片。如果 4 秒钟一个时间间隔,则至少需要 24 分钟时间来拍摄。这段时间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看好相机()/啦啦啦一般来说,想要得到清晰的视频参数应为:输出编码:H.264格式: mov 文件(需安装 QuickTime)分辨率:19201080(HDTV 1080p 25)码率:25Mbps 帧率:25fps颜色深度设置:每通道 16 位推荐软件:Adobe After Effect ,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稳定器推荐 :Warp , 去闪软件推荐:GBD , LRTimel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