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摄影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78223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荷赛 WPP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展览2. 华赛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3. “哈苏”大师摄影大赛4. 达盖尔摄影术硬板摄影术 人们把 1839 年 8 月,法国科学院与美术院联席会议宣布“达盖尔摄影术硬板摄影术”这一天为摄影术产生的日子。5. 尼埃普斯的第一幅照片 最早试验将暗箱所摄影像加以固定的是法国人 N.尼埃普斯(1765-1833) 。他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窗外6. 1847 年,N.尼埃普斯的侄子 N.圣-维克多(1805-1870)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7. 1851 年 3 月,英国克密斯特杂志发表了一位默默无闻的伦敦雕塑家 F.S.阿切尔(18

2、13-1857)统治了摄影界整整 20 年的新摄影法火棉胶摄影法。没申请专利。8. 1854 年,J. 安布罗斯卡廷在美国波士顿申请专利, “安布罗式”9. 不久,美国人 H.史密斯试用漆成黑色的薄铁片代替玻璃获得成功,并有专利 “铁皮式”10. 镜头光圈:(1 ) 光圈系数:F1,F1.4,,F2,,F2.8 ,,F4 ,,F5.6 ,F8 ,,F11,,F16 ,F22 ,,F32,,F45 ,,F64(2 ) F 值 = 镜头的焦距 f / 镜头口径的直径 D,(3 ) 对同一焦距的镜头而言,F 的数值越小,表示光孔越大;数字越大,光孔越小。(4 ) 相邻两个光圈系数的通光量相差一倍,进

3、光量差一倍(5 ) 光圈每差一级,其曝光量即差 2 倍。F2.8 的曝光量是 F2 的 1/2 倍,F5.6 的 4 倍,F8 的 8 倍。F3.5 是 F4 的 1.3 倍。(6 ) 光圈作用: 可以和快门速度来配合解决控制曝光量的需要,调节进光照度,光圈越大,进光照度增大。光圈调小,进光照度减少; 改变拍摄光圈大小,调节景深效果,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影响成像质量,每个摄影镜头有一个或多个最佳光圈,最佳光圈下,画面质量最好,分辨率高,反差均衡。最佳光圈出现在最大光圈收缩 2 档或 3档的位置,则对于最大光圈为 F2.8 的镜头,最佳镜头为 F5.6 或 F8 光圈还具有通过收缩

4、光圈,减少镜头残存的某些像差;调节像场清晰范围;调节反差,光圈大时反差小,光圈小时反差大,特别在阴天时效果更为明显。(7 ) 光圈的分类及调节: 根据拍摄需要可以随意调节光圈的孔径。调节光圈时逐档慢慢旋转镜头至某一需要的 F 系数。停滞式光圈:有明显定位手感。调节时可不用目察,在暗弱光线下拍摄尤为方便。非停滞式光圈:没有这种明显定位的手感。光圈可调节在任意两档之间的任何位置上,表示相应光孔的大小,如在 F2 和F2.8 之间,则表示此时光圈比 F2 小半档,比 F2.8 大半档。(8 ) 镜头分类:按焦距改变与否可分为:定焦距摄影镜头和变焦距摄影镜头。按焦距长短可分为:长焦镜头,标准镜头,短焦

5、镜头包括(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摄影镜头,专用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通常将物镜的焦距近似于胶片画幅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标准镜头与人眼观看的效果类同,画面影像较为真切自然,其成像质量相对来说比较高,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相近,可达 50 度。 广角的视角范围比标准镜头大,一般可达 70-90 度超广角镜头视角可超过 100 度。广角和超广角镜头,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光圈大,在保证使用大光圈的条件下,可以使纵深度大的拍摄物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视角大,拍摄范围广,可以较近距离内拍摄大场面;景深长,可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使画面透视感强。 远摄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

6、小,将前后景物压缩在一起,使远处景物拉近变大,利于表现远距离物体细节,焦距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可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远远大于标准镜头。超远摄镜头一般适用于拍摄野生动物,日出日落特写,人物特写以及体育竞技等内容,是新闻摄影常用镜头之一。 鱼眼镜头,也叫全景镜头,比普通超广角镜头焦距更短,视场角更大的短焦距超广角镜头。135-180 度之间,甚至 230 度。拍摄范围大,失真大。 变焦镜头,分为单环推拉式和双环转动式 单环推拉式的变焦环也是聚焦环,前后推拉是变焦,转动为聚焦,俯拍仰拍镜头易滑动。 双环转动式,的变焦环和转动环

7、各自独立,转动操作互不影响,因而不会存在单环推拉式的那种聚焦在先,变焦在后,易使焦点偏移影响成像质量的缺点,但操作不如单环式方便,尤其采用变焦拍摄爆炸效果的特技时,不如单环推拉式。11. 安全快门:针对长焦镜头,快门尽可能快,大于 1/f 焦距。比焦距倒数要快12. 焦平面快门:帘幕快门,位于感光片前,靠近镜头焦平面,由不透光的两块帘片制成。前帘同步,后开。后帘同步,前开。13. 闪光同步速度:(闪光灯作为主要光源)只对于帘幕快门,快门上有特殊颜色标记是帘幕快门。慢于闪光同步速度。14. 长时间不用相机:相机处于松弛状态,调焦环调到无的时候,光圈调到口径最大,快门的闭合状态,快门有寿命。 (书

8、本:相机使用完毕后,应取出电池,关闭相机电源开关,使相机快门处于释放松弛状态,把光圈开到最大或最小,同时调焦与“”处。 )15. 追随拍摄法:即手持相机跟随被摄物体,在等速追随中按下快门扭。16. 调焦,使景象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影像。物越近,相越远。对焦或测距,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距离,调节镜头和感光材料之间的距离,以使得物体获得清晰的影像的过程叫对焦或测距。17. 色温,不是色光源的温度,是指标准黑体在某个温度下辐射的某种光。18. 取景器,从取景器与成像镜头光学主轴看,取景器有同轴和旁轴两种。同轴取景,无视差,取景时主光轴与镜头成像主光轴统一。旁轴取景,有视差,左上拍,偏右小。预备视差位移差,

9、也叫视差,是指拍摄得到的景物的范围和取景看到的景物范围有差异。取景镜头和相机成像镜头所得影像不一致,视差现象。19. 1/2 快门,拍之前灯按下去一半,第一次灯闪在调焦,第二次是在存储照片。20. 检验镜头的透镜和加膜,开足光圈,打开 B 门,面对镜头正面,在镜头中观察人的脸部影像,影像越淡,加膜质量就越好。21. 曝光,曝光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感光片得到合适的曝光量。影像传感器接受被摄物体反射光线照射强度的量值。H=E*T 曝光量=光线照射的照度*胶片受到光线照射的时间。22. 曝光量,是指单位面积感光材料所接受的光量,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至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能力的一个数值。23. 控制曝光

10、量,是光圈和快门。24. EV = 光圈系数基数 F + 快门速度基数 T25. 对感光度为100/21 的胶卷而言,EV0 表示 T1,F1 的曝光量。以 T1,F1 的曝光量即 EV0 为基准,曝光量每减少一档,值就增加 1,曝光量每增加一档,EV 就减少 1.26. EV 值的三个使用价值,便捷地调节曝光量简明地判断景物反差EV 值可标示测光能力光比值就是景物的明,暗部 EV 值的差作为幂,亮部是 10,暗部是 7,那它们的景物光比 8:1.对任何具有测光系统的照相机都有标有测光能力,即 EV 值的范围。这种 EV 值的起点越小,意味着适应暗弱光的测光和自动曝光的能力越强, EV 值的终

11、点越大,意味着适应强光的测光和自动曝光能力越强。27. 等量曝光,在光圈和快门的配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光圈开大或缩小若干级时,只要快门速度也相应地提高或降低若干级,那么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的每一组合所取得的曝光量都是一样。28. 曝光三角形,光圈,快门,曝光量。29. 倒易率,按照计算曝光量的公式和等量曝光的原理,说明照度和受光时间的量值是可以互相置换的,即当照度和受光时间反比互易时,只要曝光量相同,负片的密度不变,则其曝光效果就应该是一致的。这种关系又称为互易律,倒数率,和相互作用定律。30. EV=14,=400,T=1/125,求 f 是多少。EV=0,ISO=100,减 2,T=1,加

12、 7,一共加5,还要加 9 才到 14,f1,求得 f 是 2231. 曝光时间太短或太长,倒易率失效。当达到或超过这一极限的时候,使胶片感光能力大幅度下降,曝光不足或彩色严重偏色。32. 对于自然光考虑的几个方面冬季是夏季的 1/4,春秋季是夏季的 1/2,故夏天应用 F16,1/125s,春秋用 F11,1/125s,冬季用 F8,1/125s相机对着太阳,在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成 15 度夹角的时候。夜景,黎明和黄昏摄影品质好,清晨和傍晚。摄影时间最长,上午和下午。中午不适合拍照。33. 准确曝光是不正确的,正确曝光才是正确的。准确曝光,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它是按景物中反射率为 18%的中灰色

13、来调节曝光,这种曝光可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影调,如果你的意图是再现景物的丰富影调, “准确曝光”就是“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不是一个纯客观的概念,它会因“表现意图”的不同而变化,有时,摄影者会按照自己的表现意图有意识地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不过正确曝光虽然是一个主观概念,但是仍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34. 一般情况下,曝光有三种效果:曝光准确,曝光过度,曝光不足(可能不准确但正确)35. “阶梯曝光”法,又称为括弧式曝光,加减曝光法,即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也就是对同一被摄对象多种曝光的拍摄。1 估计曝光量2 照一张照片3 在这基础上对同一物体进行曝光量

14、加或减的拍摄4 找出曝光正常的一张36. 反射式测光原理,照相机和测光表用得最多的就是反射式测光,它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反射光亮度,以 18%中灰色调再现测光亮度。测光系统是针对“通常被摄体” ,就是被摄对象中的亮色调,暗色调以及中间色调混合产生的一种反射率为 18%的中灰色调。36. 人脸检测,黄色人种的脸相当于 18%的灰度板。37. 反射测光表的使用灰卡法,采用反射率为 18%的标准灰卡(照相机器材商店有售)作为测光对象,避免了测光部位选择不当而产生测光误差。放在拍摄对象的受光环境下。使用时注意灰卡处于被摄物体同样的受光条件下,距灰卡 10cm 左右测光,避免在灰卡上产生测光表的投影。代测法

15、,就是向被摄物体之外的物体测光,最常用的代测法是测量摄影者自己的手背,手背的肤色接近 18%的灰卡反射率,也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方法与灰卡法相同。白加黑减。38. A 光圈优先S(shutter)快门优先P 程序自动微距模式M 手动,A 自动39. 多次曝光技术,是在一张页片或一幅胶片上拍摄几个影像。40. 雪地摄影曝光,由于相机的测光表是以 18%的平均反射率为中心点,所以如果在拍摄雪地时仍然以相机的测光表为准的话,画面会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41光圈优先42. 快门优先43. 高速镜头44. 慢速镜头第四章1.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差异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方式是指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和缩小需要拍摄的

16、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时候,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清晰。数码变焦是通过数码相机内的处理器将图片内的每个像素面积增大,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2.二分之一快门数码相机一般都具有自动聚焦和测光功能,当使用者对准被摄物体并把快门按下一半时,在 MPU 的指挥下,整个镜头系统就开始工作,它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高速运算,最终确定对焦距离、快门的速度及光圈的大小。3.千万不要在开机状态下装入存储卡或者取出来。4.具有代表性的手动白平衡调整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将数码相机镜头对准白色占优势的物体,然后按下白平衡按钮(通常标示为“W.BAL”或“WB” )

17、,直到液晶显示器上代表白平衡的相应符号由出现到闪烁为止;另一类只要将模式开关拨到白平衡挡(WB 挡) ,再将手动白平衡档位开关调到与拍摄光源档位相同时即可。5.在高感光度下进行拍摄,快门速度比较快,有利于拍摄的稳定,降低拍摄难度。第五章1.景深,又称场深,是摄影光学系统能在像平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空间纵深范围,通俗地讲,就是被摄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2一般来说近距离后景深大约是前景深的两倍。因此,摄影者中有这么一句格言,叫做“聚焦 1/3”,意思是对所需景深范围内 1/3 处的场景聚焦,调焦点选择靠前或靠后均会使景物跳出景深的范围,这针对大多数被摄体而言是个好办法。3.影

18、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光圈 F 数,对焦距离 U,镜头焦距 F 和模糊圈直径 C。 (要知道怎么影响)4.镜头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变大(光圈 F 数变小) ,景深变小;光圈变小(光圈 F 数变大) ,景深变大。光圈就是通光孔,光圈越大,通光孔就越大;光圈越小,通光孔就越小。5.调焦距离(摄距)与景深成正比。对焦距离增大,景深增大;对焦距离减小,景深变小。不过还有个前提,即摄距应在该光圈的超焦距以内,否则摄距越远,景深反而越小。6.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大,景深小;镜头焦距小,景深大。7.当把摄影镜头的焦点对向无穷远时,位于无穷远的景物会清晰地成像在感光片上,而在镜头前的有限距离上的

19、景物也能在感光片上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再近的景物就模糊不清了,那么由最近的清晰像点到无穷远处的景物,都会清晰地成像在感光片上。这个最近的清晰像点到镜头的距离,叫做超焦点距离。第六章1.镜头速度是指特定的镜头在特定的时间内所能传送的光量。2.慢门摄影就是用 1/30s 以下思维快门速度拍摄,包括 B 门和 T 门在内的摄影。3.追随拍摄法的动作要领是使用慢速度,相机跟踪运动被摄体,作横向、竖向、斜向或圆弧移动,让取景器以被摄体为中心,在追随运动物体的同时拍摄者转动自己的身体和照相机,当运动的物体要穿过视野时始终让其逗留在中心,在相机的移动过程中按下快门。为强化背景虚化的效果,拍摄时要注意选择明暗

20、变化比较丰富的背景,单一的景物不会产生线条状模糊效果。快门速度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被摄体运动速度、影像放大倍率、欲达到的背景虚化程度等因素,一般要选择 1/60s 以下的快门速度。拍摄之后,为了确保运动连续平滑,仍要保持一段追随拍摄的动作。4.P156 图 6-8 的拍摄效果(中间字段)5.使用变焦镜头,用 1/30s 左右的慢速度快门,将静止的被摄主体置于取景框中心,在按快门的同时迅速从长焦端向短焦变焦。这样,处于照片中心的被摄主体清晰,周围产生爆炸效果的放射状虚化。6.快门速度的选择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因素:所需影像的移动量,被摄体的运动速度,被摄体的运动方向与镜头光轴的夹角,被摄体离照相机的距离

21、,镜头的焦距。公式:T=L/(VKsin),K=f/(u-f)由公式可知,其他量一定时,所需影像移动量越大,所需快门速度越慢。当确定了一定的影像移动量时,被摄体速度越快,所需快门速度越快。被摄体运动方向与镜头光轴的夹角越大,所需快门速度越快。被摄体距离镜头越近,所需快门速度越大。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所需快门速度越快。7.标准镜头的分辨力最高,像幅边缘的畸变较小,口径最大,体积最小。8.广角镜头(布光需要多灯闪光):突出前景,削弱后景。广角镜头拍摄的前景处运动体横向运动的动感效果被广角镜头明显夸大,远景处运动体横向运动的动感效果被明显减弱。适于在拍摄位置受到狭窄空间的环境限制而无法后退的场合进行

22、拍摄。9.长焦镜头拍摄明亮的太阳时,应谨慎取景。使用焦距大于或等于 500mm 的超远摄镜头拍摄明亮的太阳时,应谨慎取景,以防会聚的阳光烧伤眼睛。闪光距离不足。由于长焦镜头的物距一般较大,且镜头孔径较小,而闪光灯的照明距离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物体的照明度往往可能不够,前景物体的照明度往往较被摄主体高。可以使用大孔径镜头、快速胶卷及增加闪光灯的功率等来解决光照的问题。10.变焦拍摄和追随拍摄的异同:11.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和清晰度一般远不如同级别的定焦镜头,杂光较严重。变焦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较小,故要求拍摄场景有较好的光线,不利于低照度下拍摄,也不利于获得很小景深和强烈虚实对比的画面。第

23、七章1.色彩的冷暖特性红、橙、黄等色彩能给人以温暖感,称为暖色;蓝、绿、青给人以凉爽感,称为冷色。2.色彩的进退特性(暖冲冷退)暖色调有向前冲的特性,冷色调有向后退的倾向3.一幅完整的摄影画面构成部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4.前景概念:是指位于主体前面的景物,是距离镜头最近的被摄体5.背景概念:指处于摄影画面中主题后面的距镜头最远的被摄体背景的处理:(1 ) 利用影调对比来突出主体(2 ) 利用背景的线条结构来突出主体(3 ) 简化背景6.五大景别与其区分(1)远景:无主体、远距离拍摄、表现整个环境(多数为自然景观)(2)全景:表现被摄体全貌(人的头部到脚部,避免顶天立地)或建筑物的整体

24、(3)中景:人的膝盖上/下方(避免拍摄到膝盖)(4)近景:人的肚脐上/下方(避免拍摄到肚脐)(5)特写:人的脖子的上/下方(避开脖子) ,主要是细节描写7.拍摄方向的选择(1)正面:缺乏透视感、呆板;稳重、端庄(2 )前侧:利于突出主体、有立体感和空间感(3 )正侧:常用于人物拍摄,生动表现脸部,尤其是鼻子轮廓的线条(剪影最佳角度)(4 )后侧:强调被摄体线条和空间位置,透视感强(5 )背面:“主观镜头”8.拍摄高度的选择一般以拍摄者站立在地平面上的水平视角为基准,分为平拍、仰拍、俯拍9.各种画幅的画面效果(1)横幅:拍摄最常用方式,画面静谧和稳定,表现物体运动趋势强调水平因素(2)竖幅:强化

25、高大向上运动的趋势,画面有活力的吸引力,强调垂直因素(3)方幅:实际应用少,给人工整、轻松、淳朴感觉10.确定画幅的原则(1)决定于主线的横竖(主线明显,视觉刺激力强)(2)决定于主体移动的方向(3)决定于主体和陪体、环境的关系第八章1.光的六种属性(1)光度是光源的发光强度、照度以及亮度的总称。(2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物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光(又称“塑性光” ) 、辅光、轮廓光、修饰光(如眼神光) 、形状光、特殊光、模拟光。(3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相机与被摄物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摄影用光中从水平位置上可以分为顺光、前侧光、侧逆光和逆光;从垂直位置上可分为顶

26、光、高位光和脚光。 (光位的分类与区别)(4 ) 光质指摄影照明光线的软、硬的性质,即通常所说的硬质光和软质光。(5 ) 光比是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度与暗部的亮度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6 ) 光色是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 (通常把它称为“光温” )2.日光的两种成分(1)日光的直射照明(2)经天空或周围的环境反射的散射光照明3.中午不适合拍人像;早晨和傍晚最适合拍照;黎明和黄昏适合拍夜景。4.频闪摄影的注意事项:?5.闪光指数是根据闪光灯瞬间发光的强度,由照射点至被摄体的距离与所用光圈系数相乘而得来的,即 GN=F*S 其中 F 为光圈系数,S 为拍摄距离(即物距,单位 m) 6

27、.常用人像布光法(重点哦,自己再看看书 P272)(1 )三点布光法(主光、辅光、轮廓光)(2 )伦勃朗布光法 特点:在暗面的脸颊上形成三角形的光区。(3 )蝶形布光法“蝶形布光法”是因该布光法会使人像的鼻子下形成类似蝴蝶的阴影而得名。特点:是主光位于被摄者正前方的高位,照向被摄者的脸部。第九章1.一般来说,风光摄影创造最好是日出和日落前后 1-2 小时内最好。大多数风光摄影要求景深范围越大越好,如果有可能最好让画面中的每一部分都清晰。2.“白加黑减”?3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4.拍摄艺术照时, “两高”影调容易获得较好的效果。 “两高”就是一要有“高反差”效果,画面的明暗色块对比要强烈、鲜明;二要有“高调特点” ,即在黑色块和白色块中,层次要丰富,质感表现要柔和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摄影摄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