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测量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模拟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2共线方程相当于投影过程,既由物方经摄影中心到像方的过程。3像片判断按其应用目的可分为地形判读和专业判读,按其使用的技术手段可分为间接判读和直接判读。 4 绝定向的目的是将建立的模型坐标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并规化为规定的规定的比例尺。5 等比线把倾斜相片的比例尺分为三部分,含主点部分的比例尺都小于 f/H,含底点部分的比例尺都大于 f/H,而本身的比例尺等于 f/H。 6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航带网法 独立模型区域法和光束法三种。 7 投影的方式有中心
2、投影和正摄投影两种,航空像片属于中心投影。8一个像对的两张像片有 12 个外方位元素,其中通过相对定向可以求得 5 个相对定向元素,要恢复像对的绝对位置还需要求解 7 个绝对定向元素。 9像点坐标观测值主要包含摄影物镜畸变差 大气折光差 感光材料变形 地球曲率等造成的系统误差。 10 在摄影测量中进行立体模型量测时,可以用两种量测方法,这两种量测方法分别为单测标量测和双测标量测。 二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像片的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相对于像片平面关系的数据。 2、 2摄影基线:两相邻摄站之间的距离为摄影基线。 3 核面:摄影基线与地面任一点组成的平面称为该平面的
3、核面。 4数字影像重采样:由于数字影响是个规则的灰度格序列,当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时,所求得的点位恰好落在原始像片上像素中心,要获得该点灰度值,就要在原采样基础上再一次采样。 5 像片主距:像片主点到物镜后节点的距离。 6像片倾角:摄影像片在航线飞行方向上的倾斜角。 7 平高点:既做平面控制,又做高程控制的像方控制点。 8 景深:摄影时物体成像清晰的最远点与最近点的纵深距离。 9,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的高度。 10合线:真水平面与像平面的交线称为合线,又称真水平线。 三 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对的打(T) ,错的打(F) 。 1 像片处在负片位置或正片位置,像点与物点
4、之间的几何关系将发生改变,数字表达式也不一样。 (F)2 影响摄影比例尺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航高的变化。 (T )3 野外像控点选择时,高程点应选在尖山上,塔顶上,禁选在弧形地物阴影处。 (T)4 光学微分纠正不仅能纠正相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还能纠正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T)5用立体镜观察立体时,看到的立体模型与实物不一样,主要是在水平方向夸大了。(F ) 四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简述像片控制点布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其外业的布点方案有哪些? 答:(1)像控点一般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可不受图幅单位的限制;(2 )不在同一位置上的平面点和高程点应尽量联测成平高点;(3)相邻
5、像对和相邻航线之间的像控点应尽量公用;(4)位于自由图边非连续作业的待测边的控制点一律在图廓线外,确保成图满幅;(5 )像控点尽可能在摄影前布设地面标志以提高中小点精度,增强野外控制点的可靠性。2像片纠正时,纠正仪所要满足的几何条件和光学条件有哪些? 3 简述观察人造立体的条件。 答:1 由两个不同摄站摄取同一景物的一个立体像对;2 双眼观察像对时必须保持两眼分别只能对一张像片观察即满足分像条件;3 两眼各自观察同一景物的左右影像点的连线应与基线近似平行;4 像片间的距离应与双眼的交会角相适应。4 在双像解析得相对定向中,哪些是未知数?哪些是观测值?相对定向是在哪个坐标系中进行的?答:解析法相
6、对定向中,5 个相对定向元素(连续法相对定向的 bv bw &2 w2 k2 以单独法相对定向的&1 k1 &2 w2 k2) 。观测值为像对的像点坐标值。相对定向是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进行的。 5 在像片纠正中,常用的纠正方法有哪些?每种纠正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光学机械纠正,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平坦地区的整片纠正,是用摄影仪通过投影变换进行纠正,这种纠正只能消除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不能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光学微分纠正,该方法适合于丘陵地区,主要以一个面积小的缝隙作为纠正单元进行纠正,这种方法通过航摄仪既能校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也能消除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
7、3)数字微分纠正,该纠正方法主要是以每个像素为纠正单元,通过像点和地面点的对应关系建立数字模型,进而进行逐点的纠正适合于各种影像纠正。 五问答题(7 分) 什么是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其观测值和未知数各是什么?至少需要几个已知控制点?为什么? 答:利用航摄像片上三个以上坐标和对应地面坐标计算外方位元素的工作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其观测值是地面控制点的三维坐标未知数是 6 个外方位元素,至少需要三个地面控制点因为共线方程,一个已知点可列两个方程,共有六个未知数,需要六个方程才能求解。 六计算题(6 分) 在平坦地区,要求在摄影测量是航摄像片的三度重叠部分至少有 40mm,试问对像幅为2424c的航摄像片,摄影时应保证多大的航向重叠? 解:设相邻航片的航向重叠式 xmm. 得 (x-40)+(x-40)+40=240mm X=140mm 答:至少需要 140mm 的航向重叠。 七.作图题(7 分) 试用透视变换作图的方法,找出下图中物面 E 上四边形 ABCD 在像面 P 上的中心投影,并写出作图步骤。 (已知直线 AB 平行于透视轴 TT,BC 垂直于直线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