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076375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三地理一模模拟 1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的赤水河畔,先市镇盛产酱油,其酱油酿制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采用大豆历经复杂工艺、长周期自然晒露,所酿酱油以“酱香浓郁、味美醇厚”而饮誉川南黔北。下图示意先市酱油的晾晒场。据此完成 1-2 题。1.先市酱油酿造厂位于赤水河畔的主要优势是A.原料丰富 B.水运便利 C.地价便宜 D.水源充足2.晾晒缸呈阶梯状分布在河畔的主要目的是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B.充分利用光照资源C.形成别致的旅游资源 D.便于工人来往管理2017 年 12 月 6 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间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 16 小时缩短为 3 小时。西成

2、高铁即西成客运专线,全长 643km,设计时速为 250km,全线共设 14个车站,工程的桥隧比高达 93.5%,下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3.造成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穿越地形起伏较大的秦巴山地 通过岭谷相间的横断山区经过较多的自然或水源保护区 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A. B. C. D.4.西成高铁连接了以西安和成都为中心的两个“天府之国” ,其共同特点是属于盆地或谷地中的平原水利、灌溉体系发达传统的水稻种植区 年降水量超过 800mmA. B. C. D.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 世纪 60 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

3、德河河口南北两侧修建了两座低矮堤坝(下图) ,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 56 题。5.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A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B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C增加停船泊位,扩大港口的吞吐量 D减小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6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黄金海岸海滩退缩 B河口鱼类资源减少 C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D堤坝南侧泥沙堆积农作物异地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大豆性喜暖,开花结荚期适温 20-28,土壤含水量 70-80%。经过实验,贵州六枝(2614N,海拔约1359m)的“六月黄”大豆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4

4、418N,海拔约 468m)成功引种。乌兰乌苏地区除种植“六月黄”等春播大豆外,还从其他地区引种夏播大豆,用于小麦收割后种植,据此完成 7-8 题。7.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A.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病虫害少 D. 热量充足8.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索是A.热量 B. 水分 C. 市场 D. 技术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某月 39 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下图是南昌市某学校气象站记录的该时段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9-11 题。9.6 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大的原因是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上升气流控制 D.下沉气流

5、控制10.导致 69 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湿度减小 B.风力减小 C.偏北风影响 D.天气转晴11.6 日的最低气温是 13,则 7 日的最低气温可能是A.12 B.11 C.10 D.9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154E28S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2006 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

6、雨林的原因。 (6 分)(2)分析大熊森林林间湿生苔藓广布的原因。 (6 分)(3)从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角度说明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异。 (6 分)(4)推测当地政府保护大熊森林可能采取的措施。 (6 分)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 分)某月,某热带生物爱好者前往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区域内中低山、河派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雨林中,倒伏的腐木上常可以发现大型真菌,它们的“春天”到来了等太阳落入远方层叠的山峦下时,纳板河河谷升腾起一股雾气,弥漫在山林间。(1)推测该热带生物爱好者去纳板河的可能月份,并说明大型真菌“春天”到来的原因。(8分)(2

7、)说明纳板河河谷雾气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8 分)(3)纳板河流域分布着约 400 多种大型真菌,被誉为“木型真菌王国” 。分析纳板河流域大型真菌丰富的原因。 (6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2.【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10 分)枝江市历史悠久,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发祥地,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枝江市政府提出把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成为枝江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要求做到“一镇一品牌,一季一主题,一月一节会” 。指出枝江市“一镇一品牌,一季一主题,一月一节会”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

8、作用,并分析枝江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意义。43.【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1987 年以前,库布齐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肆虐的黄沙不仅严重侵害当地的草场和农田,还阻碍了库布齐与外界的联系。为此,当地人下决心在库布齐沙漠里修建一条穿沙岔路。经过科学治理,曾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已被一丛丛沙柳、一片片草地所取代。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并不限于防风固沙,还探索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贫困户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化改善”的治沙生态产业,以及“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库布齐沙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向世界提供防治荒漠化“中国方案” ,成为了

9、“中国生态名片” 。图 8 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图 9 为库布齐模式图。图 8 图 9结合材料,总结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高三地理一模模拟 1 答案1-5:DBBAB 6-11:ACACCD5-6 题解析:该案例旨在说明海岸环境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威德河坐落在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这条河流为这片区域往来船只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多年以来,沿岸洋流造成大量沙子在河口处堆积,造成河流变浅,这对往来船只是非常危险的。20 世纪六十年代,决定建设两座堤坝来保护河口,一旦计划实施,将会保证其后是一直畅通和可通航的,如下图所示。两座堤坝位于河口两侧,有效地将河流扩展到滨海带

10、以外,因此解决了因沿岸洋流带来的问题,沙子被阻挡在南侧堤坝之后,避免了在河口堆积。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堤坝南侧沉积物的堆积。沿着澳大利亚东海岸,沿岸洋流将沙子从南部运移到北部。堤坝的建设阻止了这一运动,使特威德河北侧沙滩失去了沙子的来源。滨海带(或海岸带)是一个侵蚀与堆积动态平衡的过程,在失去沿岸洋流带来的泥沙之后,黄金海岸的沙滩在很多时间都被海洋风浪侵蚀,剥夺失去沙子,出现海滩退缩的现象。第 5 题:从景观图中可知堤坝为特威德河河口向海人为延伸部分,长度大约为 200300 米,将河流入海后直接扩展到滨海带以外,水深较深的区域。A 选项,堤坝修建并没有拓展河流宽度,只是河流向海的人为延伸;C

11、选项从景观图中可知河口处并非船只停泊处,只是往来船只通行的通道,真正意义的港口应在河流内陆部分,类似于上海港位于黄浦江,还有既然是避风港口,不应该位于河口处,堤坝仅仅高于海平面若干米,不能起到遮蔽风浪的作用,故 D 选项也是错误的。对于 B 选项,学生应学会提取有效信息,示意图中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堤坝的修建影响了沿岸洋流的流动,产生的结果可以从景观图中提取信息,南侧堤坝泥沙堆积比北侧多,海水明显变浅,推知堤坝修筑是为了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该题设计信息的提取和堤坝大小尺度的推测和影响。第 6 题:该题堤坝是什么,堤坝是人为的将河流向海延伸部分,尺度多大,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和推测,目

12、的是将河流人为避开滨海浅水区域,引向较深海域入海。B 选项,堤坝的修建并没有影响河流入海泥沙的增加或减少,且只是向海延伸 200 米左右,对于整个滨海河口地区来说 200 米只是一个小尺度,因此不会对河口鱼类资源带来较大影响。C 选项,首先要明确海水倒灌的发生机理,其次堤坝的修建一是没有显著改变河口形状和河流水量,二是由于是一个小尺度的工程,向海延伸长度也很有限,因此海水潮汐作用较海岸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海水顶托作用不会显著增强,这只是将入海口位置向海推进 200 米左右,又没有显著改变其水文特征,因此对海水倒灌的频率和强度也没有较大影响。D 选项,南侧泥沙堆积并没有对人类和当地生态带来显著影响

13、,没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干扰和破坏堤坝南侧生态环境,因此不是主要的负面影响。A 选项不再赘述。9C.由图可知,6 日气压最低,此时为低压中心控制,气流上升显著,降水较多。10C.考查气旋中不同地区风向的判断。6-9 日南昌市位于气旋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具有降温作用。11D.6 日最高气温为 18,最低气温为 13,气温日较差为 5。7 日天气转晴,昼夜温差加大,故选 D 正确。36.(24 分)(1)成因:地处 40N60N 北美洲大陆西海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暖湿的)西风受海岸山脉的阻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 (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干扰

14、破坏。 (每点 2 分,共 6 分)(2)降水多,空气湿润(湿度大)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阴雨天多,蒸发较弱;树木高大茂密,林间光照弱。 (每点 2 分,共 6 分)(3)植被类型差异:热带雨林植被以热带常绿树种为主;温带雨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为主;(2 分)地理分布差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10以内、且沿海与内陆均有分布;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 至 60之间、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 (共 4 分,其中纬度位置 2 分,海陆位置 2 分)(4)建立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 ;立法禁止商业性伐木(控制商业性伐木规模) ;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 (每点 2 分,共 6

15、分)37.(22 分)(1)5-10 月(任答其中任意一月即可)(2 分) 。原因:热带季风气候,5-10 月为雨季,降水多,湿度大,水分充足;(2 分)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2 分)热带雨林,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和腐木多,腐殖层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为大型真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2 分)(2)形成过程:夜晚(傍晚) ,河谷两侧山坡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2 分)冷空气沿着山坡侵入河谷,使河谷暖空气被迫上升(冷空气占据原有暖空气的位置) (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现象) ,暖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凝成雾。 (2 分)影响:多雾,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可能增多(多

16、夜雨) ;夜晚“保温作用”增强。 (4 分)(3)热带地区,光热充足;(2 分)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倒木、腐木多;(2 分)中低山、河流相间分布,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 分)43.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特色旅游资源;(2 分)延长休闲旅游时间(2 分) 。意义: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加大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答对其中 3 点给 6 分)44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旱植物,以恢复地表植被;(2 分)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2 分)加强政策支持,加大企业资金的投入,不断探索科技创新;(2 分)发展生态旅游;( 2 分)治沙与民生相结合,加快脱贫步伐。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