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75580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2017学年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8 页)2016-2017 学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17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南师附中的同学们就能听到亲切温馨的广播声“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 ”其实此处的“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时刻B1934 年 10 月 10 日晚 6 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里的“二万五千里”是指位移大小C毛泽东主席有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

2、,遥天巡看一千河” ,此处八万里的路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D传统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虽然兔子睡了一觉导致乌龟先到终点,但是兔子的平均速度仍然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失重的物体重力为零B速度变化率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越大C形状规则的实心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3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一重物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对轻绳的拉力就是重物的重力B轻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因为天花板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C轻绳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重物对轻绳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如图所示,

3、A、B 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 A 杆的绳倾斜,悬挂 B 杆的绳恰好竖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地面对 A 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C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可能为零第 2 页(共 18 页)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5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克 B牛 C伏 D安6一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用两种方式使小车向右作加速运动第一种方式,对小车加上水平向右大小为 10N 的拉力(见图甲) ;第二种方式,通过光滑定滑轮挂上 10N 的重物(见图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方式中小车

4、的加速度相同B第一种方式小车的加速度小于第二种方式C第二种方式中小车和重物的加速度相同D第二种方式中细绳的张力小于 10N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 0t 1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速度相等8当两个力 F1、F 2夹角 (0180)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关于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增大 B可能减小C可能不变 D以上叙述都正确9如图所示,倾角 =30的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分别拴住物体 A 和 B,与

5、A 相连接的这段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 GA=14N,G B=5N,物体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在竖直段轻绳上的某点 C 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水平的外力 F,使物体 B缓慢移动,而物体 A 始终保持静止,物体 A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为 Ff,则( )第 3 页(共 18 页)AF f一直变大BF f先减小后变大CF f方向始终不变DF f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掷标枪时的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B运动员在跳远时的助跑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惯性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仍然能够在草地上滚动

6、11如图所示,一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物体相连(未拴接) ,弹簧原长l0=20cm,劲度系数 k=100N/m;物体的质量 m=1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现用外力 F 使物体静止在 A 点,且 AO=10cm,O 点是弹簧原长位置现撤去外力F,物体运动到 B 点静止,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8m/s2C物体运动至距 A 点 8cm 时速度最大D物体运动至 O 点时速度最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12 分,第 14、1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2 (12

7、分)有四个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 a 与物体质量 m 的关系”的实验(1) (多选)某同学想用钩码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18 页)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B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钩码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的总重力D钩码的总重力要远大于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的总重力(2)某小组用接在 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加速度时,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 为 5 个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印点没有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

8、大小为 m/s2,打下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多选)为了验证“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猜想,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图丙是四个小组描绘出的不同图象,其中能够准确验证上述猜想的图象有 13 (4 分)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个质量为 m 的人(称为“底人” )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 0.1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 0.5m 的人以加速度 0.1g(g 为重力加速度)加速下滑时,底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14 (4 分)如图所示,AO、BO、CO、AD 是竖直面内四根固定的光滑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 60、45、30和 90,每根杆上都套着

9、一个小滑环(可视为质点,图中未画出),四个滑环分别从各细杆顶端无初速释放(运动过程中各环互不影响) ,用 t1、t 2、t 3、t 4分别表示细杆 AO、BO、CO、AD 上的滑环到达底端所用的时间,则 t1、t 2、t 3、t 4的大小关系是 第 5 页(共 18 页)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0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 的均匀光滑小球放置在底面直径为 3r 的圆柱形容器内,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甲球受到容器壁的压力大小和乙球

10、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小16 (10 分)如图所示,A、B 两物块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恰好能一起沿光滑水平面运动,A 与 B 接触面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 =53,A、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求两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 x=0.9m 的位移时的速度多大 (g=10m/s 2)17 (10 分)在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 3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3s 后拉力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该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水平拉力F 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各为多大第 6 页(共 18 页)18 (12 分)如图所示,在倾角 =37的斜面上有相距 x=10m 的 A、B 两

11、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0.5B 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的同时 A 物体正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 v0=10m/s,g=10m/s 2求:(1)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与 B 物体之间的距离x;(2)B 物体从开始释放起经过多少时间与 A 物体相遇第 7 页(共 18 页)2016-2017 学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17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1 (4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南师附中的同学们就能听

12、到亲切温馨的广播声“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 ”其实此处的“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时刻B1934 年 10 月 10 日晚 6 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里的“二万五千里”是指位移大小C毛泽东主席有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遥天巡看一千河” ,此处八万里的路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D传统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虽然兔子睡了一觉导致乌龟先到终点,但是兔子的平均速度仍然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上课时间到了是说开始上课的时刻到了,故这里应是时刻,故 A 正确;B、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可能为直线,故对应的长度为路程,故 B 错误;C、毛泽

13、东的诗句中日行八万里是因为选取地轴作为参考系;如果相对于地面,则人成了静止的了,故 C 错误;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相同,但兔子用时较长,故它的平均速度小于乌龟的平均速度,故 D 错误故选:A2 (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失重的物体重力为零B速度变化率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越大C形状规则的实心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解答】解:A、完全失重时,物体同样重力仍然存在,并不是不受重力,故 A 错误;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则速度变化率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越大,故 B正确;C、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4、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 C 错误;D、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是阻力,而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却是动力,故 D 错误故选:B3 (4 分)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一重物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8 页(共 18 页)( )A重物对轻绳的拉力就是重物的重力B轻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因为天花板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C轻绳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重物对轻绳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答】解:A、重物对轻绳的拉力是弹力,而重力是引力,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 A 错误;B、轻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因为轻绳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故 B

15、 错误;C、重物受重力和轻绳的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故轻绳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 D 错误故选:C4 (4 分)如图所示,A、B 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 A 杆的绳倾斜,悬挂 B 杆的绳恰好竖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地面对 A 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C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可能为零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解答】解:AB、物体 A 受重力,绳子向左上方的拉力,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地面对 A杆有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所以地面对 A 的作用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不是竖直向上,所以

16、A 错误、B 正确;CD、物体 B 受重力、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无静摩擦力,若有,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故 CD 错误故选:B5 (4 分)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克 B牛 C伏 D安【解答】解: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第 9 页(共 18 页)质的量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6 (4 分)一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用两种方式使小车向右作加速运动第一种方式,

17、对小车加上水平向右大小为 10N 的拉力(见图甲) ;第二种方式,通过光滑定滑轮挂上10N 的重物(见图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方式中小车的加速度相同B第一种方式小车的加速度小于第二种方式C第二种方式中小车和重物的加速度相同D第二种方式中细绳的张力小于 10N【解答】解:ABD、设小车的质量为 m,重物的质量为 M甲图中,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 =乙图中,设绳子的张力为 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重物,有:GT=Ma 2;对小车,有:T=ma 2;联立解得:a 2= = ,可得 a1a 2,TG=10N即第一种方式小车的加速度大于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中细绳的

18、张力小于 10N,故 AB 错误,D 正确C、第二种方式中小车和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不同,故 C 错误故选:D7 (4 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 10 页(共 18 页)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 0t 1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速度相等【解答】解:A、根据 x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图线的斜率是变化的,故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图线的斜率恒定不变,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由图象知,在 t=0 时刻两图线的斜率不为零,故两个物体的初速度

19、均不为零,故 B 错误;C、在 0t 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 C 正确;D、由图知在 t1时刻两物体相遇,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 D 错误;故选:C8 (4 分)当两个力 F1、F 2夹角 (0180)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关于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增大 B可能减小C可能不变 D以上叙述都正确【解答】解:1如果夹角 的范围为:09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一定增大;2如果夹角 的范围为:9018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加,存在相等的可能;若

20、F1F 2,合力一定是增加;故 ABCD 都正确;故选:ABCD9 (4 分)如图所示,倾角 =30的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分别拴住物体 A 和 B,与 A 相连接的这段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 GA=14N,G B=5N,物体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在竖直段轻绳上的某点 C 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水平的外力 F,使第 11 页(共 18 页)物体 B 缓慢移动,而物体 A 始终保持静止,物体 A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为 Ff,则( )AF f一直变大BF f先减小后变大CF f方向始终不变DF f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解答】解:拉力 F 没有作用时,A 的重力沿斜面向

21、下的分力大小为:GAsin=14 N=7NG B=5N,所以开始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f=7N5N=2N,方向沿斜面向上;当拉力 F 作用后,以结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力的分析如图所示,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绳子拉力 T= ;当 T=GAsin=7N 时,可得:cos= ,此时 Ff=0,当 再增大时,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增大,所以摩擦力是先减小、再增大,BD 正确、AC 错误;故选:BD10 (4 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掷标枪时的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B运动员在跳远时的助跑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惯性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D踢出去的

22、足球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仍然能够在草地上滚动【解答】解:A、运动员在掷标枪时的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而使标枪飞出,故 A 正确;B、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质量有关,故 B 错误;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质量而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故 C 正确;第 12 页(共 18 页)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然能够在草地上滚动,但不能说是“受到惯性作用” 故 D 错误;故选:AC11 (4 分)如图所示,一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物体相连(未拴接) ,弹簧原长 l0=20cm,劲度系数 k=100N/m;物体的质量 m=1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现用外力 F 使物体静止

23、在 A 点,且 AO=10cm,O 点是弹簧原长位置现撤去外力F,物体运动到 B 点静止,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8m/s2C物体运动至距 A 点 8cm 时速度最大D物体运动至 O 点时速度最大【解答】解:A、物体从 A 到 O 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对物体有向右的弹力,地面对物体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弹力先大于滑动摩擦力,合力向右,物体向右加速运动,由于弹力逐渐减小,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所以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后来弹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合力向左,物体向右减速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反向增大,物体做加

24、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故 A 错误B、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 =8m/s2故 B 正确C、当弹簧的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物体的合力为零,速度最大,则有 kx=mg,解得 x=0.02m=2cm因此速度最大的位置距 A 点距离为 S=AOx=10cm2cm=8cm,故 C 正确D、物体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位置在 AO 之间,故 D 错误故选:B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12 分,第 14、1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2 (12 分)有四个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

25、 a 与物体质量 m 的关系”的实验第 13 页(共 18 页)(1) (多选)某同学想用钩码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B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钩码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的总重力D钩码的总重力要远大于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的总重力(2)某小组用接在 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加速度时,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 为 5 个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印点没有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打下 D 点时小车的速度

26、大小为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多选)为了验证“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猜想,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图丙是四个小组描绘出的不同图象,其中能够准确验证上述猜想的图象有 BC 【解答】解:(1)根据实验原理我们知道,为了让砝码的重力更加接近为小车的合外力,本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让砝码重力远远小于小车重力,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 BD 错误,AC 正确(2)根据x=aT 2可知,a=D 点的瞬时速度为(3)若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在 am 图象中应该是双曲线,但是实验得出的各组数据是不是落在同一条双曲线上是不好判断的,但是 a 的关系是正比例函数,若画出 a第 14 页

27、(共 18 页)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则说明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若画出 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则也能说明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故 BC 正确,AD故答案为:(1)AC(2)0.60、0.27(3)BC13 (4 分)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个质量为 m 的人(称为“底人” )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 0.1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 0.5m 的人以加速度 0.1g(g 为重力加速度)加速下滑时,底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1.5mg 【解答】解:对竿子上的人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0.5mgf=ma,a=0.1g,解得:f=0.4mg则人对竿子的摩擦力为:f=f=0.4m

28、g对竿子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底人对竿的支持力 N=0.1mg+f=0.5mg则竿对底人的压力 N=N=0.5mg所以底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F N=mg+N=1.5mg故答案为:1.5mg14 (4 分)如图所示,AO、BO、CO、AD 是竖直面内四根固定的光滑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 60、45、30和 90,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可视为质点,图中未画出),四个滑环分别从各细杆顶端无初速释放(运动过程中各环互不影响) ,用 t1、t 2、t 3、t 4分别表示细杆 AO、BO、CO、AD 上的滑环到达底端所用的时间,则 t1、t 2、t 3、t 4的大小关系是 t 1=t3t 2t

29、4 【解答】解:设 OD=d,任意一斜面的倾角为 ,设滑环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为 a,滑环从斜面的顶点滑到 O 的时间为 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gsin,滑环从斜面的顶点滑到 D 的位移为 第 15 页(共 18 页)x= 由 x= at2得,t= = =由数学知识得知,sin(260)=sin(230) ,sin(245)=1 最大,则知t1=t3t 2滑环在 AD 上的滑环到达 D 点时,由 d= ,得 t AD=到达 D 点的速度大小为 v=gt AD=从 D 到 O 的时间 t DO= =故 t 4=tAD+tDO= + =t2综上有 t 1=t3t 2t 4故答案为:t 1=t

30、3t 2t 4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0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 的均匀光滑小球放置在底面直径为 3r 的圆柱形容器内,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甲球受到容器壁的压力大小和乙球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小【解答】解:以甲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 ,所以 =30;第 16 页(共 18 页)由此可得甲球受到容器壁的压力大小 N=mgtan= ;对甲、乙两球系统,竖直方向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乙球的

31、支持力为:N=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乙球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等于 2mg 答:甲球受到容器壁的压力大小为 ,乙球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小为 2mg16 (10 分)如图所示,A、B 两物块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恰好能一起沿光滑水平面运动,A 与 B 接触面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 =53,A、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求两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 x=0.9m 的位移时的速度多大 (g=10m/s 2)【解答】解:对于 A 物体,分析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 Nsin=maFNcos=mg 对于 A、B 整体有:F=(m+ )a 解之得:a=0.5g=5m/s 2则两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

32、x=0.9m 的位移时的速度:v= = =3m/s答:两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 x=0.9m 的位移时的速度是 3m/s17 (10 分)在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 3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3s 后拉力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该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水平拉力F 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各为多大第 17 页(共 18 页)【解答】解:由 vt 图象可知,在 03s 内,a 1= = =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 1在 34s 内,a 2= = =6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 2联立解得:F=12N,=0.2 答:水平拉力 F 是 1

33、2N,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是 0.218 (12 分)如图所示,在倾角 =37的斜面上有相距 x=10m 的 A、B 两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0.5B 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的同时 A 物体正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 v0=10m/s,g=10m/s 2求:(1)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与 B 物体之间的距离x;(2)B 物体从开始释放起经过多少时间与 A 物体相遇【解答】解:(1)A 向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Agsin+m Agcos=m Aa1解得:a 1=g(sin+cos)=10(0.6+0.50.8)=10m/s 2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1= = s=1

34、sA 物体上升的最大位移为:xA= = m=5m第 18 页(共 18 页)对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Bgsinm Bgcos=m BaB得:a B=g(sincos)=10(0.60.50.8)=2m/s 2B 物体下滑的位移为:xB= = =1m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与 B 物体之间的距离为:x=xx Ax B=(1051)m=4m(2)A 物体向下运动时有:mAgsinm Agcos=m Aa2得:a 2=g(sincos)=2m/s 2设 A 物体从最高点下滑后,经过 t2时间 B 与 A 相遇则 t2时间 A 与 B 的位移分别为:xA2=xB2=vBt2+且有:v B=aBt1=21=2m/sx=x B2x A2,得:t 2= = =2s故 t=t 1+t2=3s答:(1)A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与 B 物体之间的距离x 是 4m;(2)B 物体从开始释放起经过 3s 时间与 A 物体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