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陈卫红提纲 生产性粉尘的特征与健康危害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依据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方法 生产性粉尘的控制与防护一、生产性粉尘的特征与健康危害存在生产性粉尘的主要作业 矿山开采:金属矿山和煤矿 金属冶炼:矿石粉碎、筛分、干燥 机械制造:铸造、打磨 原材料:开采、碾磨、合成、包装 建筑、化工、加工等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征CoreAmoniaVNO3-AsZnFeCuCaSiPbSO42-PAHNiPAHsCaZnCuAsPbAlNiCr颗粒物的形态分散度(粒径大小)硬度荷电性物理特性二氧化硅(SiO2)致癌物(多环芳烃等
2、)刺激性气体(SO2、NOx)重金属(砷、铅等)化学组分超细颗粒物总粉尘 PM100可吸入粉尘 PM10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 PM5超细颗粒物 PM0.1 PM10PM2.510 PM5PM0.1粉尘粒径与进入呼吸道位置的关系工作场所空气中常见生产性粉尘 矽尘 :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硅酸盐尘: 石棉 、滑石 、云母 、水泥 炭尘: 煤尘 、炭黑 、石墨 、活性炭 金属尘:铁尘、铝尘 有机尘: 棉尘、皮革尘、木尘 混合性粉尘:铸造尘 、陶土尘 、电焊尘生产性粉尘的毒性比较游离二氧化硅石棉棉尘、萤石尘煤尘、水泥尘、滑石尘、铝尘等其它粉尘 硅占地壳组分的 28% 含硅矿石分布十分广泛 游离二氧化硅常
3、以石英代表 所有岩石和矿石中都有 含有一定量的石英Quartz crystal石英在作业过程中形成很微小的颗粒10mmDQ12 Quartz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粉尘肺巨噬细胞吞噬粉尘颗粒沉积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通过粘液纤毛系统清除( 97% 99%)沉积在气管和支气管通过淋巴系统清楚粉尘颗粒在体内的过程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健康危害粉尘接触个体易感性毒性和影响因素粉尘浓度和时间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 呼吸系统 粉尘沉着症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 COPD等 尘肺尘肺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呼吸系统肿瘤:肺癌、间皮瘤2.局部作用 局部刺激和损伤:刺激、破损、炎症 皮肤附属器病变:
4、皮脂炎、毛囊炎、粉刺、脓皮病等4. 中毒作用 铅、砷、锰等粉尘导致中毒3. 其他系统损害 :如损害心血管系统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胸片 X-线正常尘肺 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据卫生部通告,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尘肺病例675,541,累计死亡例 149, 110 。 2001年以来,尘肺病新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均在75以上。 2013年,新发尘肺病23152例,占总病例87.7%。我国尘肺病现状我国新发职业病分布 ( 2013年)79.95%我国接尘人数、新发尘肺数、现患尘肺例数均居世界之首,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依据生产性粉尘分级的需求 生产性粉尘
5、是作业场所最严重的职业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明确。粉尘危害作业普遍存在,接尘员工数量众多(2千万) 尘肺病是人数最多的职业病 粉尘作业分级是制订粉尘控制方法和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保护工人的需求生产性粉尘分级的依据 粉尘接触与尘肺发病等有接触效应关系 粉尘毒性研究的深入 各国对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接触限值不断进行修订累积矽尘接触与矽肺发病危险的关系Chen et al. Occup Environ Med 2001,58:31-37 标准编制过程 调研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粉尘作业危害控制和分级管理的资料 调研了国内现行的粉尘作业相关标准和最新研究文献,收集了近20年
6、来国内外粉尘危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 提出分级初步方案 在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煤矿和十堰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了验证研究国外粉尘作业的分级1. 通过与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比较分级 英国:分四级,允许作业到停业限 1个月改进; 德国:按粉尘浓度与限值的比值分 0 4共 5级; 法国:根据粉尘浓度和限值的比值分为 5个级别; 西班牙:依据游离 SiO2含量和浓度范围分,允许、改进和停产 3个危害级别; 前苏联:依据游离 SiO2含量和与限值的比将粉尘作业危害级别分为四级。2. 通过管理法规体系分级管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的有害化学因素(包括粉尘)暴露控制分级系统,根据有害化学物的成尘性
7、、挥发性和使用量划分危害组,作为制定控制措施的依据;日本的 “尘肺病法 ”,从健康和医疗监护上分为四级管理。健康接尘工人为第一级管理,尘肺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损伤状况分为第二至第四级管理。国外粉尘作业的分级既往国家对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矽尘,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粉尘危害分级管理(经常性卫生监督) 级:粉尘浓度接近国家卫生标准(如超标不大于2倍):抽查监督 级:粉尘浓度比较高(如超标不大于 5倍):抽查监督 级:粉尘浓度高(如超标大于 5倍):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的重点对象既往标准的不足 总分级指数与新的粉尘接触限值的不配套 粉尘浓度测定和工人肺通气量不同步
8、粉尘接触剂量 效应关系的更新 没有考虑呼吸性粉尘量 与日常监测不同步,现场评价比较烦琐 缺乏粉尘危害管理的指导主要修改和依据 提出时间加权粉尘浓度的测定,反映了粉尘致病的长期效应 提倡进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体现粉尘中主要导致健康损害部分的作用 采用最新的接尘剂量效应关系,更新了分级权数 危害由5级改为4级,方便粉尘分级操作的实施 增加了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管理指导生产性粉尘危害分级依据以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引起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而进行分级,同时也重视粉尘有无致癌性,至于生产性粉尘溶解度、致敏作用引起的危害,仅作为参考因素。粉尘的健康危害程度游离二氧化硅劳动者接触程度职业接触比值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及时区分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按轻重缓急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和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减轻职业危害,最终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达到生产性粉尘时间加权容许浓度的要求,达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目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意义三、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