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 16 号选手,我的说课内容是送元二使安西 ,我将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说课。1、解读文本,说教材送元二使安西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本诗是作者王维为送别友人“元二”而作。诗中没有觥筹交错的酒筵场面,也没有离愁别绪的直抒胸臆,更多的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2、依据学情,说目标根据课文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四点: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注重实效,说教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我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启发式引导法、质疑探究法、以读促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读、圈圈、想想、议议,在读中理解,以读促思,批文入情,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4、注重能力,说学法好的教法要有好的学法与之相匹配。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法
3、、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然后在小组间讨论心中“疑” ,在班上展示心中“得”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洋溢激情和快乐,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五、多元阅读,说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板块。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为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我设计了第一板块:导入新课,质疑课题课伊始,我会引导学生回忆并背诵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并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感已然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
4、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顺势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要求学生和我一起书写课题,读课题,并强调读法:送元二/使安西,引导质疑课题。这样的设计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为整个教学烘托了气氛,订好了基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蓄势和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为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我设计了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出示导学提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插画思考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描述了那几个场景。大约 5 分钟后我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个别读、齐读等多钟方式读,然后
5、引导学生做小老师,提醒哪些生字的读音或写法要特别注意,老师重点指导“浥”等字的写法,重点区分“朝”在“朝阳” “朝廷”中的不同读音。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叠字读并轻打节奏,并提醒学生读诗宁慢勿快,声断意连。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在大胆交流中得出,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于渭城送别友人元二的事,主要描绘了朝雨、新柳、劝酒三个场景。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实效,整体把握古诗,体现了“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古诗教学理念。读准字音、节奏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板块:细读课文,品词赏句我先课件出示导学提示,要求学生默读全诗,结合书中注释理解诗意,并圈出诗歌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的翅膀的翅膀,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6、,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几分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班上大胆展示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如何来推进我的教学呢?我将扎实走好以下三步:第一步:创情景,感诗情。要让学生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在教学中,我会利用课件出示唐朝地图,让学生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并创设情境:这里是长安附近的渭城,这里是元二要去的安西,你们猜一下,这一段距离有多少?3000 公里哪,就是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日夜不停的走,也要走整整半年时间,更何况此时,元二将孤身一人,独自踏上西北的路途!而这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顺势我会继续创设情景:阳关在疆域外,安西更在阳关外。作者说阳关已无故
7、人,那么,在遥远的安西,元二更将孤独凄凉!随后,我会要求同学想像一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投影出示西域风景,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元二路途艰险的处境。接着,我会课堂实情适时点拨:元二此去,可能一两年,可能三四年,也可以上十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既然如此,离别的酒喝一杯就够了吗?随即我将引导学生扣住“更”字,体会作者的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和对友人即将远行的祝福。为让学生在渐进中不断内化对“一杯酒”背后情感的深刻认识,获得语言文字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感悟,我会要求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将王维在劝酒只时会说的话写下来,几分钟后再班上大胆展示。第二步:抓字眼,悟写法。元二即将远赴的西北之地荒芜而让人孤独,
8、而彼时的渭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色呢?我会适时出示句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引导学生扣住“雨”和“柳” ,想像渭城一副色调清新明朗的的图景。随后,我会适时链接相关材料,让学生明白“柳”即“留”的典故,并在相关图片的展示中,让学生进一步想像乐景之下,作者依依惜别的离愁,体会作者“诗中有画”特点。第三步:多诵读,品全诗。在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后,我会播放歌曲送别 ,并创设情境:清晨的渭城小雨淅淅沥沥,窗外的青柳随风摇曳,远行的朋友啊,请饮下这杯酒!前方的路途艰险,望善自珍重!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想像是直抵诗作灵魂的重要途径。该板块从诗中的字、词、句生发开来,调动学生多钟感官,张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在线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第四板块:布置作业,巩固落实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起点”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起点”上。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作业:快乐背诵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佳句快乐写作,将课文改写为一篇记叙文六、凸显主题,说板书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与启辉器。此板书设计力求提炼文章的要点,体现教与学的思路,简单实用又富有艺术性。我的说课稿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各位专家!